- 年份
- 2024(6035)
- 2023(8196)
- 2022(6564)
- 2021(6018)
- 2020(5230)
- 2019(11888)
- 2018(11883)
- 2017(23758)
- 2016(12605)
- 2015(14191)
- 2014(13955)
- 2013(13791)
- 2012(12086)
- 2011(10362)
- 2010(10798)
- 2009(10420)
- 2008(10669)
- 2007(9623)
- 2006(8360)
- 2005(7841)
- 学科
- 业(76108)
- 企(72682)
- 企业(72682)
- 济(63018)
- 经济(62944)
- 管理(58047)
- 方法(31229)
- 业经(25674)
- 数学(23766)
- 数学方法(23293)
- 财(22751)
- 农(20625)
- 务(19364)
- 财务(19333)
- 财务管理(19320)
- 企业财务(18094)
- 技术(15797)
- 农业(15311)
- 策(13089)
- 理论(13076)
- 划(12585)
- 企业经济(12124)
- 制(11988)
- 中国(11932)
- 经营(11715)
- 和(11690)
- 技术管理(10513)
- 体(9936)
- 贸(9454)
- 贸易(9446)
- 机构
- 学院(187032)
- 大学(178354)
- 管理(82691)
- 济(81373)
- 经济(80036)
- 理学(71313)
- 理学院(70772)
- 管理学(69633)
- 管理学院(69308)
- 研究(50069)
- 中国(42310)
- 财(38164)
- 京(36454)
- 财经(30292)
- 江(28990)
- 农(28532)
- 科学(28420)
- 经(27369)
- 业大(25382)
- 所(24161)
- 商学(24055)
- 商学院(23849)
- 中心(23571)
- 经济学(23464)
- 经济管理(22788)
- 州(22685)
- 北京(22548)
- 农业(22303)
- 财经大学(22089)
- 研究所(21401)
- 基金
- 项目(118440)
- 科学(96242)
- 研究(88032)
- 基金(87791)
- 家(74053)
- 国家(73375)
- 科学基金(67013)
- 社会(57829)
- 社会科(55110)
- 社会科学(55097)
- 省(48605)
- 基金项目(45986)
- 自然(43733)
- 自然科(42868)
- 自然科学(42861)
- 自然科学基金(42173)
- 教育(40359)
- 划(38140)
- 资助(36602)
- 编号(35501)
- 业(30999)
- 创(28462)
- 成果(26149)
- 重点(25816)
- 部(25797)
- 创新(25551)
- 发(24995)
- 国家社会(23682)
- 课题(23587)
- 制(23554)
共检索到273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恭祺
试论企业规模与成本水平冯恭祺工业企业的规模适度与否,同全社会产品平均成本(即成本水平)的升降有着密切的关联。多年以来,我们对成本管理的研究,着重于企业个别成本而忽视社会的整体成本,使成本总水平雪上加霜,殊不知工业企业的规模失当是一个潜在的大患。近年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试论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特点及重组目标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何自力工业企业规模结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基础,它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存量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进而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水平和质量。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要想实现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力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能否尽快增强竞争力。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说明企业集团化不是合适的手段;正确的途径应该是提高科技水平。
关键词:
规模经济 企业集团化 科技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培
工业企业规模是制约我国工业产品成本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往往决定着工业产品的“先天成本”。企业的日常成本控制,仅限于防止浪费、降低消耗、节约支出等措施,而对于因企业规模不合理而导致的成本偏高,则是无能为力的,“先天不足”会造成“后患无穷”。因此,重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领域——企业规模成本具有“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良益
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效率原则具有一致性的假设条件下 ,作者以“企业———中间性组织———市场”三分法为理论基础 ,提出规模边界及制度的二重性。并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征出发 ,对规模、制度应如何协调变化以提高企业效率进行了具体地分析与审视。
关键词:
企业边界 中间性组织 制度 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盛宇明
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和应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问题的奠基之作。该文提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说明企业制度形成是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但笔者认为科斯对企业为什么存在及企业性质的具体解释和对企业规模的决定理论却是值得质疑的。囿于篇幅,本文将集中分析企业规模是否如科斯所认为的那样由交易成本所决定,分析的对象为市场经济中自然产生的私有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立人
一、引言就技术创新的贡献而言,究竟是大企业的贡献大还是小企业的贡献大,是熊彼特创新学派长期争议的一个基本问题。熊彼特在其早期理论——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提出:有洞察力、敢冒风险、赋有企业家精神的小企业的作用导致了重大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推动了新产业的诞生和经济增长。然而,其晚期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50)则转而强调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主导作用,其根据是大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到了60年代,随着微电子领域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再度看到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的作用,于是以EF·Schu-maker为代表的——“企业规模小的就是好”由然而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东日
1、引言 经济学家A.Morshall 1904年在《经济学原理》中利用局部均衡理论,通过成本函数的分析,从理论角度解决了规模经济的界定问题。1959年,G.Marx和A、Silberston通过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arx-Silberston曲线,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远未达到行业规模经济的标准,我国进入WTO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影响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红岩 孙国浩
企业成长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制约企业成长的因素极为复杂,既有内部的、经济性的制约因素,也有外部的、制度性的制约因素。在现阶段,加强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企业规模与成长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西方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元智 马鸣萧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关键词:
企业规模 纵向一体化 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光大
关于化工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多建设些大型企业,有人认为应该多建设些中、小型企业。主张多建设些大型企业的同志认为大厂技术先进,综合利用好,用人少、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利润大,大厂是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