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5)
- 2023(9069)
- 2022(7365)
- 2021(6641)
- 2020(5606)
- 2019(12490)
- 2018(12397)
- 2017(23478)
- 2016(12422)
- 2015(13940)
- 2014(13770)
- 2013(13565)
- 2012(12348)
- 2011(10637)
- 2010(11138)
- 2009(10303)
- 2008(10774)
- 2007(10124)
- 2006(8948)
- 2005(8508)
- 学科
- 业(78079)
- 企(74564)
- 企业(74564)
- 济(60556)
- 经济(60492)
- 管理(58632)
- 业经(26265)
- 方法(26252)
- 财(23227)
- 技术(20856)
- 农(20790)
- 务(18283)
- 财务(18260)
- 财务管理(18244)
- 数学(18232)
- 数学方法(18014)
- 企业财务(17191)
- 农业(15708)
- 贸(14804)
- 贸易(14799)
- 易(14537)
- 策(13554)
- 划(13022)
- 理论(12704)
- 中国(12656)
- 技术管理(12582)
- 制(12315)
- 企业经济(12162)
- 和(12061)
- 经营(11932)
- 机构
- 学院(189123)
- 大学(179762)
- 济(83300)
- 经济(81811)
- 管理(80982)
- 理学(68953)
- 理学院(68402)
- 管理学(67626)
- 管理学院(67262)
- 研究(54919)
- 中国(45458)
- 财(38658)
- 京(37692)
- 江(30687)
- 科学(30687)
- 财经(30412)
- 农(29132)
- 经(27416)
- 所(27013)
- 中心(25194)
- 业大(24660)
- 经济学(24047)
- 州(24009)
- 商学(23924)
- 研究所(23853)
- 商学院(23739)
- 北京(23483)
- 农业(22744)
- 经济管理(22094)
- 财经大学(21921)
- 基金
- 项目(116610)
- 科学(94000)
- 研究(89375)
- 基金(85039)
- 家(71841)
- 国家(71126)
- 科学基金(63892)
- 社会(57947)
- 社会科(55274)
- 社会科学(55261)
- 省(47663)
- 基金项目(44430)
- 自然(40140)
- 教育(40075)
- 自然科(39309)
- 自然科学(39302)
- 自然科学基金(38673)
- 划(37327)
- 编号(36234)
- 资助(34488)
- 业(31524)
- 创(28809)
- 成果(27353)
- 创新(25908)
- 发(25808)
- 部(25708)
- 重点(25559)
- 课题(24331)
- 制(23998)
- 国家社会(23989)
共检索到291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晓青
企业的技术引进、输出与专利战略的运用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从专利战略的角度看,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与输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应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与输出中对专利战略的运用。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引进与输出 专利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吉存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对外联系将会大量增加,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谈判对手。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系统总结和介绍了企业技术引进项目的谈判经验,可供企业实际工作者参考。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实际工作者来稿介绍你们在各种经营谈判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以广泛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我国企业的谈判水平,开拓企业商机,维护企业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巨涛 艾民 张浩敏
引进技术必须注重技术的良性循环,以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专利保护技术的局限性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扩散效应,使得引进技术企业利用专利战略促进引进技术的良性循环成为可能和必要。这具体体现在对引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扩散等各个阶段。
关键词:
企业 专利 战略 引进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究试图解释国内技术引进怪圈现象,认为企业只有在不同阶段转变技术获取策略才能赢得竞争。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企业决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企业决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企业决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康荣平
在当代,技术引进在后发展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中已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尤其中共11届3中全会以来,中国已把技术引进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但是,许多年来的技术引进时常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为此,我们进行了这项以技术引进的宏观分析和战略模式探讨为主的国际比较研究。从对中国的可比性和可借鉴性角度出发,在研究的对象国的选择标准上尽量符合:(1)后发展,(2)大国,等等。我们选定的是:美国(19世纪为主)、前苏联(30年代以来)、日本(二战后为主)、巴西、印度、南朝鲜,当然还有中国,后来又补充了一个小国——新加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一、问题的提出技术引进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已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仅1980年至1989年十年间,我国技术引进就有17063个项目,共用汇270多亿美元。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技术引进已成为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主旋律。所谓技术改造,在很多场合,实际上就是技术引进的代名词。但是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和思考。这些问题除了人们所常常论及的重复引进,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之外,还有: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不佳;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效果不明显;引进技术的迅速退化,等等。显然,如果我们对技术引进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的筹划,一个统盘的打算,我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钱利 崇曦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策略,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会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技术引进,选择何种技术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自主创新 对策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翔 姚黎
专利技术引进是企业离不开的永恒话题,国际上优秀的大企业也不乏技术引进的案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面临外部世界的冲击,如何运用专利引进战略进行专利技术的引进工作,尽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专利引进战略 引进方式 企业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倪一宁 孟宁 马野青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扩大的技术引进规模,不仅在数量层面影响企业创新水平,更在质量层面对企业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进口竞争如何通过对外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研究发现:第一,进口竞争水平的降低促进了企业对外技术引进,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强度低的企业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在进口竞争水平下降后,更有动机通过引进技术提升创新质量。第三,以中国对外反倾销作为政策冲击,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导致的进口竞争水平下降较好保护了国内企业实现技术引进以提升创新质量。第四,技术吸收能力更强的企业,在面对进口竞争带来的对外技术引进规模下降的同时,企业创新质量下降幅度更大;同时,出口企业能够通过增加出口额来缓解对外技术引进下降对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第五,知识溢出是进口竞争下降通过扩大对外技术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重要渠道,并且大规模企业对周边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呈现“辐射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明显。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对外技术引进 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晔 王国海
技术引进是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在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中,地方政府主导企业技术引进活动,引进企业与技术输出方目标完全不一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总体利益存在冲突。各利益相关主体相互多重博弈的结果使地方政府处于博弈的核心地位,因此,为企业能够合理引进技术,应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努力限制技术输出方的非合作博弈行为,通过制度创新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构。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珣,刘春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南申
随着我国近年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程迅速发展,新设立的三资企业急剧增加。其中确有不少三资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成为技术集点高的先进技术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也是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正是我国举办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目标之一。但三资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