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0)
2023(11171)
2022(8993)
2021(7988)
2020(6537)
2019(14459)
2018(14101)
2017(26813)
2016(14254)
2015(16080)
2014(16016)
2013(16014)
2012(14945)
2011(13296)
2010(13840)
2009(12826)
2008(13072)
2007(12022)
2006(10971)
2005(10480)
作者
(42637)
(35508)
(35463)
(33090)
(22886)
(16853)
(15976)
(13768)
(13425)
(12999)
(12150)
(11847)
(11706)
(11433)
(11073)
(10691)
(10672)
(10305)
(10299)
(10162)
(8949)
(8903)
(8683)
(8289)
(8197)
(8044)
(7871)
(7821)
(7166)
(7069)
学科
(78167)
(75030)
经济(74949)
(72700)
企业(72700)
管理(60154)
业经(29396)
方法(25095)
(24159)
(22664)
技术(21539)
中国(20761)
地方(19105)
农业(18224)
(18040)
财务(18012)
财务管理(17998)
企业财务(17055)
数学(16908)
数学方法(16804)
(14425)
(14232)
(14121)
理论(13739)
(13430)
技术管理(12884)
企业经济(12124)
(11938)
贸易(11925)
(11824)
机构
学院(218061)
大学(207942)
(95307)
经济(93532)
管理(87973)
理学(73876)
理学院(73161)
管理学(72376)
管理学院(71954)
研究(71787)
中国(57361)
(44867)
(43937)
科学(40999)
(36374)
(36271)
(36227)
财经(33841)
中心(32556)
研究所(32171)
(30475)
业大(29150)
(28932)
北京(28808)
农业(27984)
经济学(27542)
(26563)
师范(26305)
(25758)
商学(25575)
基金
项目(133358)
科学(107111)
研究(103222)
基金(94837)
(80701)
国家(79823)
科学基金(70539)
社会(66653)
社会科(63326)
社会科学(63314)
(56016)
基金项目(49952)
教育(46154)
(44273)
自然(43057)
编号(42116)
自然科(42094)
自然科学(42087)
自然科学基金(41393)
资助(37380)
(35145)
(33967)
成果(32750)
(32590)
重点(29956)
课题(29835)
创新(29492)
发展(29112)
(28769)
(28592)
期刊
(119899)
经济(119899)
研究(67707)
中国(49841)
管理(40572)
(37635)
(35588)
科学(28149)
学报(26017)
技术(25576)
教育(25188)
农业(24800)
业经(22954)
(22498)
金融(22498)
大学(20904)
学学(19816)
经济研究(18068)
财经(17504)
(15469)
技术经济(15363)
(15269)
问题(15063)
现代(12052)
商业(11894)
世界(11755)
(11657)
科技(11621)
经济管理(11210)
财会(10999)
共检索到35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强化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获得发展的关键,也是科技界、经济界在改革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在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时,首先会遇到什么是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如何评价这种能力等问题,对此笔者谈些看法。一、何谓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企业运用自身积累的技术或消化引进外部软件技术,以解决本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困难以及为开拓市场或满足市场需求而创新工艺、创新产品的综合技术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2、企业使用的技术可以是自身研究开发、积累的,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臣  
如何才能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的现实能力呢?我们认为:一、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的组织机构对策一:打破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格局,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狠抓用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开发,保证产品质优价廉地大量生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柏藩  
技术开发———企业生命之源新昌县合成化工厂胡柏藩浙江省新昌县合成化工厂于1988年11月底创办,当时,由大市聚职业中学和城关中学分别解决了五万元借款,靠着这10万元起家,现已成为国内有一定地位的医药中间体专业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三甲基氢醌,甲叉、异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兴元  
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分析评价及其对策山东工业大学管理系王兴元一、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及现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搞活大中型企业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是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仲良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促进和强化企业技术开发,在资金投入上通常为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仲银  
如何才能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的现实能力呢?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九个方面的对策.对策一:打破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格局,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狠抓用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开发,保证产品质优价廉地大量生产.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与生产在组织上是分离的,大部分技术开发人员被集中在专门的科研机构中.据统计,我国县级以上(不含县级)科研机构共有5819个,拥有职工100多万人.由于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大多数成果不是片面追求高精尖,就是仅仅停留在研制阶段.而企业不能及时得到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使我国的工业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低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德江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和强化企业技术开发,在资金投入上通常为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投入是指国家预算资金通过项目补贴、借贷、风险支持、贷款担保等方式向企业转移,间接投入是表现在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上。近10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总的趋势是更多地使用以减税为重要特征的间接鼓励政策和措施。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开发要坚持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并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以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基础,用技术开发带动企业发展是企业迅速发展乃至国民经济高效发展的主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和治理整顿的深入,各界人士对此观点已基本取得共识,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应运而生。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以技术开发为主要手段,大面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生产出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对行业其它企业具有技术带动和扩散作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市场需求,将先进而适用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开发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并为社会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花霞萍  
技术开发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了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是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长期以来,技术开发工作在企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技术开发作为科技成果向适度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过渡的桥梁作用没有得以发挥,技术开发在企业技术进步中的先行地位没有真正体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陈金贤  
搞好技术开发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中,一般涉及到两类技术的开发:一类是旨在降低生产过程成本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其中包括管理技术),另一类是旨在生产出新产品的产品技术的开发.无论是对哪一类技术进行开发,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因此,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应当将所投入的资源与最终产生的输出效果进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景奇  
国有流通企业狠抓技术开发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电子商务广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掌握真正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和无形资本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国有流通企业技术开发方面存在的差距和解决途径。提出符合国情的综合商社———商科工农联营体是国有流通企业增加技术进步投入的组织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建章  
日本政府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1973年又进行了修订。这项法规规定:凡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资本在1亿日元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因此,在日本有99.4%的工业企业被划定为中小企业,有81.4写的职工在中小企业供职。如此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钱三强  
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而工农业生产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支柱,因此工农业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都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工作。我国解放前工业十分落后。五十年代,苏联向我国提供了156项基础工业的援助,使我们的工业有了较合理的布局,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工业基础。这些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技术大都是成套进口,在建设过程中也使我们较快地掌握了这些技术,缩短了我国同当时一些先进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如苏联五十年代初提供给我们的技术很多是他们四十年代末的成熟技术。这些建设项目推动了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它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还应当看到,因为来的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