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3)
- 2023(8431)
- 2022(7015)
- 2021(6354)
- 2020(5486)
- 2019(12404)
- 2018(12081)
- 2017(22669)
- 2016(12262)
- 2015(13425)
- 2014(13372)
- 2013(13059)
- 2012(12352)
- 2011(11228)
- 2010(11430)
- 2009(10592)
- 2008(10653)
- 2007(9732)
- 2006(8523)
- 2005(8060)
- 学科
- 济(45982)
- 经济(45913)
- 管理(34289)
- 业(30470)
- 企(25774)
- 企业(25774)
- 方法(18119)
- 学(15185)
- 数学(14818)
- 数学方法(14567)
- 中国(13767)
- 财(13497)
- 制(11745)
- 农(11306)
- 理论(9987)
- 体(9500)
- 业经(9460)
- 银(9044)
- 银行(9006)
- 融(8822)
- 金融(8815)
- 行(8664)
- 务(8291)
- 财务(8262)
- 财务管理(8241)
- 教育(7958)
- 企业财务(7925)
- 地方(7560)
- 贸(7402)
- 贸易(7398)
- 机构
- 大学(176490)
- 学院(173045)
- 研究(68348)
- 济(65492)
- 经济(63923)
- 管理(58609)
- 中国(50430)
- 理学(49551)
- 理学院(48841)
- 管理学(47649)
- 管理学院(47321)
- 科学(44888)
- 京(39944)
- 农(37415)
- 所(36703)
- 研究所(33502)
- 财(33280)
- 农业(29856)
- 中心(29839)
- 业大(29395)
- 江(27976)
- 财经(25448)
- 北京(25365)
- 院(25069)
- 范(24115)
- 师范(23699)
- 经(23169)
- 省(22306)
- 州(21961)
- 技术(21029)
- 基金
- 项目(116231)
- 科学(90233)
- 基金(83864)
- 研究(80399)
- 家(77081)
- 国家(76460)
- 科学基金(62923)
- 社会(49401)
- 社会科(46599)
- 社会科学(46584)
- 省(44915)
- 基金项目(42813)
- 自然(42516)
- 自然科(41564)
- 自然科学(41543)
- 自然科学基金(40816)
- 划(39498)
- 教育(37694)
- 资助(35231)
- 编号(30991)
- 重点(27526)
- 成果(26885)
- 部(25421)
- 发(24475)
- 创(23885)
- 课题(23468)
- 计划(23416)
- 科研(22781)
- 创新(22340)
- 性(21960)
共检索到276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科学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理性水平上的关于价值认识的思想体系,它包括革命理想、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观、科学健康的审美观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青年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始终是这一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科学价值观的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晓林
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艳 袁颖
Incorporating the viewpoints of different readers and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nsion,extension,essence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user's leading role,and expounds their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library work.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五云
劳本价值观是以劳动为本的价值观 ,最早由配第等人提出 ,经过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补充和发展 ,最终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劳本价值观奠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首创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和价值转形学说 ,解决了价值理论上的一系列难题 ,使之最终确立了科学的地位。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
劳本价值观 无本价值观 劳动 按劳分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角色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主导性体现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思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应该具有其主体属性,并且正是其主体属性决定它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形成主体性产权。但是,学术界缺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受西方经济学传统的限制,要突破这种限制必须把经济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构建企业主体性产权理论。企业主体性产权是其相关属性产权与自主属性产权的统一。企业相关属性及其产权是基础和结果,主要说明企业主体性产权的共性;企业自主属性及其产权是原动力和境界,主要说明企业主体性产权的个性。它们的互补和统一突出地体现在企业家及其产权上。企业主体性产权的目的是在防止“蛋糕”缩小的同时把“蛋糕”做大,其核心是基于相互关系的约束而进行自主创造的激励,其模型的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主体性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得到推广,但传统的旧教育观念及其教育方法,在目前的学校中仍时有表现。有的教师不爱护学生,不尊重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和语侮;有的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造成学生责任心的缺乏;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岩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坚持“灌输”和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含义和实质,坚持在灌输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自觉接受灌输有机统一起来,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 主体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战明
高校党建价值主体性指大学生党员主体经过培养、学习和锻炼,自觉提高党的理论修养,批判性地分析历史和现实,超越"纯粹经验世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极奋斗。党员主体的需要、目的和能力是学生党建价值的制约因素。学生党员作为主体尺度的作用,使学生党建价值主体性凸显独特性、多维性和时代性。探索大学生党员管理、服务和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有效机制,发挥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党建价值主体性的生成。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建价值 主体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人的发展主体性是个体在自主、自觉、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带领下,促使自身实现精神完满与自由幸福的特性。个体在通过职业路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主体性的被遮蔽致使"职业囚徒"现象的产生,而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破解此种困境的可能。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价值的极大强调,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也亟需在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回归、"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具的完满职业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覆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路获得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更加强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得以彰显、职业与生活理想能够实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利光
图书馆价值主体性原则代表着图书馆价值研究从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变。贯彻这一原则是解决当今图书馆价值领域诸多问题的一个出发点,它对构建真正属于图书馆职业自身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从概念发展的脉络上看,交互主体性主要是人类的一种共同体特性,它是在对单子主体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交互主体性的认识需要澄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交互主体性是一种类特性,交互主体性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交互主体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主体—主体”的平等交往关系。以往很多的研究对交互主体性概念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识偏差,需要进一步审视和反思。交互主体性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应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问题的探讨上。
关键词:
交互主体性 主体性 交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和学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的构建和完善。一、活动是人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