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6)
- 2023(4132)
- 2022(3583)
- 2021(3441)
- 2020(2816)
- 2019(6266)
- 2018(6317)
- 2017(11592)
- 2016(6659)
- 2015(7448)
- 2014(7378)
- 2013(7266)
- 2012(7070)
- 2011(6464)
- 2010(6762)
- 2009(6335)
- 2008(6595)
- 2007(6267)
- 2006(5749)
- 2005(5295)
- 学科
- 济(26933)
- 经济(26899)
- 管理(18872)
- 业(16014)
- 企(11678)
- 企业(11678)
- 农(9602)
- 地方(9478)
- 学(9424)
- 方法(9247)
- 税(9206)
- 环境(8859)
- 税收(8608)
- 收(8561)
- 数学(7593)
- 财(7532)
- 数学方法(7405)
- 中国(6831)
- 农业(6677)
- 生态(6088)
- 业经(5495)
- 和(5305)
- 地方经济(5259)
- 制(5195)
- 划(4972)
- 资源(4766)
- 理论(4281)
- 发(4211)
- 融(3929)
- 金融(3928)
- 机构
- 大学(98948)
- 学院(98811)
- 研究(38557)
- 济(34933)
- 经济(33975)
- 管理(32881)
- 中国(29709)
- 理学(27466)
- 科学(27327)
- 理学院(27010)
- 管理学(26211)
- 管理学院(26046)
- 京(22521)
- 所(21398)
- 农(21067)
- 研究所(19475)
- 财(19151)
- 中心(18047)
- 江(16755)
- 业大(16505)
- 农业(16441)
- 范(15263)
- 师范(15085)
- 北京(14516)
- 省(14495)
- 财经(14231)
- 院(13922)
- 州(13708)
- 经(12659)
- 科学院(12257)
- 基金
- 项目(65086)
- 科学(50189)
- 基金(46613)
- 研究(44723)
- 家(42919)
- 国家(42606)
- 科学基金(34687)
- 社会(27138)
- 社会科(25514)
- 社会科学(25506)
- 基金项目(25034)
- 省(24782)
- 自然(23521)
- 自然科(22805)
- 自然科学(22800)
- 自然科学基金(22348)
- 划(22106)
- 教育(19399)
- 资助(18835)
- 编号(17724)
- 重点(15673)
- 成果(15119)
- 发(14894)
- 部(13641)
- 计划(13224)
- 科研(12651)
- 课题(12596)
- 创(12589)
- 科技(11963)
- 创新(11887)
共检索到158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望北
本文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认为西部地区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从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出发,提出应当从“两江”、黄河下游地区水价中征收西收西部生态补偿资金。在论证其可行性的基础上,建议西部生态环境补偿应按照“简化方式,折亩到人;以补定收,按需征集工;长期管护,按年发放”的思路实施。
关键词:
水价 西部 生态环境 补偿资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永芳 刘玉振 艾少伟
文章采用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征收补偿中都存在着生态补偿缺失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征收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如补偿理论支持不足、补偿范围小、补偿额度低、补偿不到位等。这种制度缺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流失,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土地使用权人——农民的相关利益,如土地被征收导致土地分割,形成不经济的土地规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降低了相邻土地的生产力,影响了农民的相邻权;土地又是农民世代生存、繁衍、发展之所在,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来源,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收必然涉及到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到农民的环境权的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对农地生态价值的正确评估,公平、合理的补偿失地农民的损失,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征收 生存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董丽娃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连泰 余文清
在征收集体土地计算补偿款时,应将土地集体所有视为"一束权利",包含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多支权利。随着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属性日趋明显,土地财产权能逐渐从"所有"转向"利用",土地集体所有所含的各支权利在征收补偿程序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平市场价值补偿方法计算。对于不能自由交易的权利,采用收益资本法;对于可以自由交易的权利,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采用可比销售法。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应从专注于集体的权利转向更多专注于成员的权利。
关键词:
集体土地 补偿 农民 财产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亚东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普遍存在于各国的法律之中。综观各国法律,土地征收制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强制将私有土地收为国有并给予补偿的法律制度。显然,“公共利益”这一词语的理解和界定对准确实施法律、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随意侵占农田、拆迁民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征收程序 补偿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志红
美国财产征收补偿以公平市场价值为标准,最高最优使用规则是美国公平市场价值标准中的核心规则;在征收补偿中适用该规则的好处是,补偿价值不受限于财产现有使用状况,而是充分考虑财产未来可能的使用用途及其潜在价值,从而最大限度保护被征收入的利益;我国正在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最高最优使用规则对于合理提高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享的比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引入美国征收补偿中的最高最优使用规则可以将我国农地征收中单纯因为土地用途转变带来的增值收益分配给被征收入,从而利用市场机制区分政府和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界限;当前正在推进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则恰好为此规则的适用带来了契机。
关键词:
征收 补偿 公平市场价值 最高最优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昕
我国现行国家层面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征收补偿没有规定。实践中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予以征收补偿做法不一,并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建议: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以土地出让金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标准;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形成的宅基地应本着尊重历史与事实原则进行补偿;在房屋安置、自拆重建等非货币补偿中要注意补偿宅基地使用权的损失。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宅基地使用权 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翊 黄金玲
由于公益林经营目标的公益性,公益林经营的资金主要只能由非市场的方式给予补偿,财政资金是公益林生态补偿的基本资金来源。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在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需求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本文以全国的数据和东、中、西部的代表省区为具体例子,测算这些差别的情况,为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资金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小映
本文分析了按照公平市场价值和平等待遇原则进行公正补偿的理论含义,并结合我国的农地统征制度对我国法定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实行农地统征制度,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开放范围受到限制,法定的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只考虑农业租金价值而不包含土地的预期增值和选择性价值,导致对农用地的补偿普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改革我国的征地制度,需要改革按照农业租金价值确定补偿标准的传统思路,有序开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并缩小征地范围,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统一市场,显化土地的市场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申山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缺陷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是由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组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土地补偿费是按农地收益来计算,并没有反映农地转为非农地的预期土地收益,单纯以被征收土地年均产值为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丽 文峰
土地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存在重大缺陷。应以市场价格为标准,提高补偿标准;扩大征地补偿范围,增加邻接地、通损地及对土地可预期的未来利益的补偿;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农民所占分配比例,从而切实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补偿范围 市场价格 预期利益 分配比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学军 李健 高鹏 庄国泰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预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慧慧 瞿富强
集体土地征收中的房屋拆迁缺少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各地做法不一且补偿标准普遍较低。拆迁补偿应满足住有所居的要求,遵守等价有偿的原则,结合城乡统筹的目标,本文提出在近期采取经济适用住房和平衡政府收支的补偿方式与标准,最终达到和国有土地房屋拆迁同样的补偿标准,以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拆迁项目的实施和城市建设的推进。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征收 房屋拆迁补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华旭 马卫
土地征收补偿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关注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下"城中村"土地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入出售土地使用权的信托模式,以促进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均衡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