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5)
2023(8615)
2022(7034)
2021(6505)
2020(5367)
2019(11972)
2018(11609)
2017(21728)
2016(11485)
2015(12069)
2014(11620)
2013(11099)
2012(9853)
2011(8749)
2010(8934)
2009(8658)
2008(7740)
2007(6447)
2006(5928)
2005(5436)
作者
(32101)
(26647)
(26361)
(25193)
(16798)
(12959)
(11951)
(10378)
(10190)
(9266)
(9112)
(8813)
(8491)
(8411)
(8352)
(8338)
(7949)
(7742)
(7738)
(7589)
(6631)
(6464)
(6414)
(6159)
(6067)
(5950)
(5780)
(5693)
(5295)
(5271)
学科
(40366)
经济(40306)
(32590)
管理(31680)
(27453)
企业(27453)
(25894)
金融(25894)
(23366)
银行(23335)
(22583)
中国(18954)
方法(16622)
(16252)
数学(15084)
(15001)
数学方法(14994)
(11861)
中国金融(11103)
业经(10975)
(10475)
财务(10460)
财务管理(10441)
企业财务(10090)
(9966)
地方(9411)
(9159)
贸易(9151)
(8973)
体制(8717)
机构
学院(150157)
大学(149738)
(65755)
经济(64580)
管理(55568)
研究(52814)
理学(47899)
中国(47697)
理学院(47397)
管理学(46701)
管理学院(46432)
(34053)
科学(31141)
(30601)
(30249)
(26724)
财经(26180)
中心(26127)
研究所(24335)
业大(24308)
农业(24103)
(23951)
(21935)
经济学(21529)
(20563)
金融(20179)
(19950)
财经大学(19769)
经济学院(19642)
银行(19240)
基金
项目(102336)
科学(80100)
基金(75438)
研究(71518)
(67615)
国家(67008)
科学基金(56912)
社会(47703)
社会科(45480)
社会科学(45467)
基金项目(40199)
(39971)
自然(36861)
自然科(36020)
自然科学(36007)
自然科学基金(35409)
(33772)
教育(32221)
资助(29787)
编号(27030)
重点(23569)
(22739)
(22318)
(22272)
创新(21314)
成果(21064)
国家社会(20596)
科研(20113)
计划(19320)
教育部(19275)
期刊
(67673)
经济(67673)
研究(47645)
(33770)
金融(33770)
中国(31299)
学报(27460)
(27003)
(26684)
科学(23087)
大学(20604)
学学(19781)
管理(19450)
农业(16531)
教育(13665)
财经(13599)
经济研究(12340)
(11566)
业经(11030)
技术(9960)
问题(8792)
(8570)
理论(7853)
(7450)
(7364)
国际(7289)
商业(7253)
业大(7085)
实践(6986)
(6986)
共检索到231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兴娟  
试论今年国债改革对金融之影响范兴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央决定从1994年开始对国债发行作重大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①扩大国债发行数额,1994年计划发行1000亿;②在往年的基础上扩大金融机构承销国债的份额,并实行一级自营商组团竞价承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发行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14年底我国各类债券余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债券种类不断丰富,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在推动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金融市场的格局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国债规模过小,没有承担应有责任并发挥应有作用,使财政金融发生扭曲,这些问题亟须研究解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周成跃   杨大力   彭晓播  
机构投资者是一国国债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柱。努力培养机构投资者,对于深化中国的国债金融市场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地位。 机构投资者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各种养老基金、保险基金、银行和外国投资机构等。从理论上讲,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应是政府证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一般地,政府债券的持有者结构应和资金流量及金融资产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红辉  
文章从投资者培育、市场收益率、央行宏观调控以及资本项目放开后的市场流动性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特别国债的发行对金融市场产生的远近影响,认为长期特别国债的利率将成为其他品种定价的重要参考标准,特别国债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必要的市场条件,央行因此能降低调控成本,获得新的干预途径,以稳定金融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改革以来中国国债的实证分析高培勇-、1959-1978年:并非真正的国债“空白”当1979年中国政府再度举借外债,特别是1981年决定在国内发行国库券的时候,它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引起的震动决不是轻微的。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毕竟已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钦先  汪洋  
国债属于财政与金融的双重范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国债的金融属性日益显现。本文分别从金融资产、金融资源、金融功能的角度论证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从本质上认识国债所具有的金融特性,将国债所具有的财政与金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国债的经济功能与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琳  
2002年4月3日央行颁布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本文将就这一《办法》可能产生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展开讨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管圣义  
伴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人们不仅在关注国债的限度与数量问题,更关注着国债发行对金融体制格局的影响和冲击。国债发行对金融格局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这一点首先可以从近几年来我国国债发行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反映出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试论国债期货的恢复周燕明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发出从5月18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通知,在通知中证监会指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从那时起,尤其是进入1996年,随着商品期货交易额的萎缩,上市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捷  
鉴于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有人认为我国的机构改革将会停顿一段时间。但高层次决策者认为,现在经济环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现行机构存在的弊端不无关联,因此决定还是要按原部署推行已定的机构改革政策,以从组织上保证治理整顿的顺利进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合林  
今年几项改革措施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建议缪合林今年我国进行的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几大改革将有利于打破地区分割,形成全国的统一市场,为转机建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充分地体现其作为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邦石  余相冰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金融系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承担着重要功能,这就要求金融系统在兼顾风险与效率的基础上取风险控制、风险防范为首要目标,基于这样的原因,从宏观看,我国目前应取分业经营政策。同时,提出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从业务安排、机构功能、组织合作与试点、体系改革等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制度的取向提出了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