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5)
2023(9687)
2022(8111)
2021(7173)
2020(6082)
2019(13389)
2018(12788)
2017(24665)
2016(13399)
2015(14469)
2014(13855)
2013(13859)
2012(12818)
2011(11640)
2010(11522)
2009(10334)
2008(10125)
2007(8972)
2006(7976)
2005(7034)
作者
(43457)
(36256)
(36192)
(33865)
(22668)
(17536)
(16199)
(14119)
(13770)
(12707)
(12476)
(12087)
(11758)
(11496)
(11467)
(11257)
(10987)
(10809)
(10462)
(10444)
(9344)
(8948)
(8831)
(8323)
(8272)
(7969)
(7940)
(7665)
(7300)
(7292)
学科
(58369)
经济(58305)
(36743)
管理(34985)
(28929)
企业(28929)
方法(25034)
数学(22002)
数学方法(21809)
(16484)
中国(15195)
(14997)
业经(14104)
(13500)
地方(11998)
产业(11801)
农业(11236)
(11141)
贸易(11138)
(10799)
(10745)
技术(9963)
环境(8517)
(8041)
财务(8038)
(8032)
财务管理(8021)
(7831)
结构(7790)
银行(7775)
机构
大学(197837)
学院(196144)
(82784)
经济(81389)
研究(74594)
管理(72313)
理学(63745)
理学院(62916)
管理学(61695)
管理学院(61368)
中国(53172)
科学(50039)
(45269)
(42258)
(40166)
研究所(37316)
业大(36775)
农业(36421)
(34387)
中心(32640)
(29196)
财经(28186)
(26903)
经济学(26106)
北京(26008)
(25742)
(24821)
师范(24343)
农业大学(23925)
经济学院(23805)
基金
项目(142828)
科学(112603)
基金(106026)
(97764)
国家(97022)
研究(93718)
科学基金(81287)
社会(61770)
社会科(58787)
社会科学(58772)
基金项目(56790)
(55797)
自然(55740)
自然科(54487)
自然科学(54468)
自然科学基金(53580)
(48427)
资助(42290)
教育(41473)
编号(33747)
重点(33525)
(32061)
(30802)
(30293)
计划(29975)
创新(28450)
科研(28246)
国家社会(26666)
科技(26469)
(26284)
期刊
(84880)
经济(84880)
研究(55043)
学报(42445)
(39447)
科学(37729)
中国(36271)
大学(30699)
学学(29588)
农业(26802)
管理(25473)
(24328)
经济研究(15072)
(14602)
业经(14523)
(14214)
金融(14214)
财经(14113)
教育(14105)
技术(13653)
(12317)
业大(12030)
问题(11910)
科技(10923)
(10876)
农业大学(10030)
技术经济(9732)
商业(9558)
资源(9443)
(8943)
共检索到279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纯元  
一 人口产业结构及其发展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所构成的比例关系。这里说的人口,不是指全体人口,仅指经济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宽  郭沛  
文章基于三次产业的就业和产出份额,测算2008—2018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产业结构扭曲指数,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产业结构扭曲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扭曲明显缓解;从全域视角来看,产业结构扭曲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特征;从局域视角来看,产业结构扭曲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且“高-高”集聚的城市占比逐渐下降,“低-低”集聚的城市占比逐渐上升;从影响因素来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和纵向财政失衡能够显著加剧产业结构扭曲,而金融发展和投资能够显著抑制产业结构扭曲;忽视空间溢出效应,将会低估各因素对产业结构扭曲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占华  谷国锋  
基于集中指数、人口重心迁移和ESDA分析方法,对2003—2014年东北三省36个地级市的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多数地区年均增长量出现负值;人口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势,且人口集中指数在不断增大;人口分布存在较强的正的空间关联性,但这种态势有所弱化。在研究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经判别检验后,确立SLM为最优模型,SLM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第二、三产业比重,基础教育质量,医疗服务水平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产生正效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产生负效应。因此,要想促进东北地区人口合理分布,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二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育配套的第三产业,实现就业需求大增;加大对基础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在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提升市场化程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苟利民  
本文基于修正后Lilien指数模型,测度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并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表现为先波动提升(2010~2016年),后平稳增长(2016~2020年)的发展态势,并呈现出东-东北-西-中部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在空间上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高高集聚”省(区、市)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区、市)则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科技投入、经济基础、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则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苟利民  
本文基于修正后Lilien指数模型,测度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并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表现为先波动提升(2010~2016年),后平稳增长(2016~2020年)的发展态势,并呈现出东-东北-西-中部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在空间上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高高集聚”省(区、市)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区、市)则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科技投入、经济基础、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则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乾  李竞博  
文章运用多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人口综合因素,即人口活跃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评价人口综合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服务化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长江中下游各经济发达省份人口活跃程度偏高,而东北三省、西北地区各省市人口活跃度偏低;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条件下,人口活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祯琪  欧国立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交通,地租、工资等要素价格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放入同一模型,分别从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交通对要素价格、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考虑到交通在复杂的经济系统中起到的直接性或间接性作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交通可以影响要素价格,并通过影响要素价格影响产业结构,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对人口流入速度的影响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发现交通对人口流入速度具有间接影响作用。政府应当重视交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以产业政策为指导,构建多层次的综合交通网络,引导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移,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呈现出集聚效益,经济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流入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采取适当措施吸引优质劳动力流入,以防劳动力过度流失带来恶性循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谌新民,吴森富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同时流动人口的各种结构特征愈加明显。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劳动力来源、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力图在充分认识广东省流动人口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对隐藏在流动人口结构特征后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现象的经济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龙冬平  李同昇  苗园园  刘超  李晓越  孟欢欢  
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间维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78以来,全国与"四大板块"先后经历了倒"U"型增长→波动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的演替;②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空间维度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③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增长的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即增长热点先后历经了"两核集聚"→"一核极化"→"中心辐射递减"的时空演变;④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差异主要受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个因子影响,并且各因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⑤面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新形势与新挑战,地理学界在理论成果及应对措施方面应该作出更多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揭示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2002-2012年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2002年以来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水平小幅下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表明二者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同期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对生态环境水平演变产生明显的"胁迫"影响,但胁迫程度逐渐减小。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环保投入增加及海洋保护区面积比重加大等因素对胁迫程度减小具有推动作用,其中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立国  周国华  
城市形态研究一直就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根据1992、1999、2007年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怀化市1∶10000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ArcGIS 9.2平台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采用空间形态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扇分析、景观测度及分形理论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部铁路枢纽城市怀化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整体以正东、西南、正北方位的扩展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外部形态的紧凑度、分维数偏低,形状指数偏大,城市内部形态演化中,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比较明显,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定圈层,而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各时期随圈层面积变化较大,公共设施用地各时期随圈层面积变化较小;在此基础上探寻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认为怀化城市形态的演变是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发展、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等多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李久平  石娟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80年代以来四川省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效益结构)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归纳出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一般规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耿小娟  
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甘肃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波形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分析,将甘肃产业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其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为华  于俊  陈玉娟  
本文立足于地区层面,分析了2001-2012年间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区域海洋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且发展模式不一。同时,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和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表明,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据此,本文将沿海11个地区划分为五个区域,"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地区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