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9)
- 2023(9253)
- 2022(7834)
- 2021(7013)
- 2020(5573)
- 2019(12648)
- 2018(12519)
- 2017(23878)
- 2016(12547)
- 2015(14150)
- 2014(14268)
- 2013(14345)
- 2012(13846)
- 2011(13125)
- 2010(13647)
- 2009(12851)
- 2008(12493)
- 2007(11286)
- 2006(10709)
- 2005(10135)
- 学科
- 济(80313)
- 经济(80242)
- 管理(38298)
- 业(32533)
- 地方(24933)
- 企(24871)
- 企业(24871)
- 中国(23213)
- 方法(22256)
- 数学(18755)
- 数学方法(18650)
- 农(17276)
- 业经(16178)
- 环境(15780)
- 地方经济(15770)
- 学(15023)
- 发(12983)
- 农业(12293)
- 财(11487)
- 制(11471)
- 融(11434)
- 金融(11434)
- 和(11014)
- 银(10708)
- 银行(10693)
- 资源(10649)
- 行(10523)
- 贸(10327)
- 贸易(10316)
- 划(10028)
- 机构
- 学院(196328)
- 大学(195289)
- 济(92238)
- 经济(90406)
- 研究(77324)
- 管理(70765)
- 理学(59115)
- 中国(58635)
- 理学院(58338)
- 管理学(57492)
- 管理学院(57124)
- 科学(45023)
- 京(43124)
- 所(40697)
- 财(39978)
- 研究所(36422)
- 中心(33270)
- 江(31347)
- 财经(30961)
- 农(30337)
- 经济学(29164)
- 北京(28435)
- 范(28147)
- 师范(27931)
- 经(27846)
- 院(27201)
- 经济学院(25772)
- 州(25496)
- 业大(24737)
- 科学院(24034)
- 基金
- 项目(120263)
- 科学(94825)
- 研究(89813)
- 基金(85957)
- 家(74400)
- 国家(73742)
- 科学基金(62572)
- 社会(59673)
- 社会科(56532)
- 社会科学(56518)
- 省(47248)
- 基金项目(44762)
- 教育(39150)
- 划(38957)
- 自然(37453)
- 自然科(36372)
- 自然科学(36361)
- 自然科学基金(35713)
- 编号(35604)
- 资助(35223)
- 发(33020)
- 成果(29482)
- 重点(27404)
- 发展(27171)
- 展(26726)
- 部(26208)
- 课题(25677)
- 国家社会(25002)
- 创(24225)
- 创新(22710)
- 期刊
- 济(118866)
- 经济(118866)
- 研究(67450)
- 中国(46717)
- 财(29134)
- 管理(28978)
- 农(28854)
- 科学(28096)
- 学报(27587)
- 大学(20692)
- 融(20651)
- 金融(20651)
- 教育(20305)
- 经济研究(19725)
- 农业(19722)
- 学学(19232)
- 业经(18483)
- 技术(17401)
- 财经(16461)
- 问题(15085)
- 经(14388)
- 资源(11648)
- 技术经济(11545)
- 世界(11181)
- 贸(11140)
- 图书(10625)
- 商业(10350)
- 业(10218)
- 国际(10212)
- 统计(9659)
共检索到326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熙保
关于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学家中存在着争论,一派观点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其实,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害还是有利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对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的丰歉程度没有关系: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起来了,而有不少资源丰裕的国家却至今仍然贫穷落后。但是,如果不是从个别国家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发展可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但它也可以有助于环境的改善;环境的破坏可能阻碍经济发展,但环境的改善也...
关键词: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师谦友
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协调的可行性、探讨了协调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实现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和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赵波 和瑞芳 刘树芬 杨小燕 李会仙
为揭示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借助"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区域资源环境负荷指数,应用脱钩理论及基于弹性分析法改进的脱钩程度判定标准,以1998-2008年为时间界限,以T1、T2、T3、T4和T5 5个时期为时间尺度,以全国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空间尺度,试图对中国及各省区资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进行定量判定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从时间演变还是从空间演变来看,中国及其绝大多数省区资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演变主要从相对脱钩Ⅰ→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Ⅳ→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Ⅱ的呈近"正态分布曲线"的规律。②按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4大地带划分,各省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与全国比较的空间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相对较低,但有上升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则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而逐渐下降,其下降速度的顺序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随着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的有力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正呈现良性互动,二者有望实现绝对脱钩,这对中国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博 李海波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已经成为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本文以"能源-环境-经济"的"3E"系统理论为出发点,构建环境约束下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型,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探究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结论。短期内,经济发展会造成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但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意识的提升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使得经济发展在长期内重新恢复生态平衡,进而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朱莉
一、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态势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然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剑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规律是人口规律的基本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共有的一般规律,它的运动形式体现在一系列具体规律之中。其中,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以下简称相适应规律)就是一系列具体规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文就相适应规律的内涵、运动的形式和要求作一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天军 白亚娟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协调双方均衡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国家明确了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中“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的总原则。为此,本文根据近7年来土地锐减的现状,分析了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耕地基本现状,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总方针,紧紧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耕地保护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耕地资源 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靖宸 王丹丹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德国极端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它们把提高产品质量和更新产品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使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和市场化,并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利用原有设备相结合。
关键词:
德国 科学技术 科技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盼强 谢富纪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中国山东省为例,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要素流动性的强弱及要素流动成本的大小有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艾野
—个国家经济发展快慢,不取决于人口和资源,主要取决于社会结构和人口素质。从世界分析,各种国家都有发展快的,内陆国家有瑞士,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美国,资源缺乏的国家有日本和西德。中国的资源条件不算很坏。我们的建设搞了不少,但效益差,没有提高多少经济实力,这是我们的要害,结果使积累消费的矛盾尖锐。广东汕头过去总说人落后,很悲观,现在变了,外面人口还往那里流,这说明并不是人口多经济就不能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内陆国家 广东汕头 社会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宁海 付致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两大压力。是先控制高速增长的人口,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还是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化进程,静候经济发展带来自然的人口转变;抑或将两者结合起来,制定全面协调的发展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涤新
(一)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1949年末大陆人口总数是5亿4100多万。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到1982年7月1日,大陆人口为10亿零817万,比1949年末增长4亿6000多万,快要增加一倍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实 孙立达 梁延丽 郭建宁 李永吉
该文以宁夏西吉县11个小流域以及黄家二岔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人口的体力素质、文化素质和消费等方面分析了小流域人口质量因素对流域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质量因素对流域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在流域经济水平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时,体力素质是影响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口的消费与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科技、提高人口质量,是提高人口生活水平和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口质量 经济发展 流域 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