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8)
2023(11983)
2022(9950)
2021(9067)
2020(7409)
2019(16612)
2018(15975)
2017(30436)
2016(16323)
2015(18182)
2014(18191)
2013(17908)
2012(17337)
2011(15792)
2010(16493)
2009(15587)
2008(14840)
2007(13670)
2006(12351)
2005(11672)
作者
(49487)
(41329)
(40807)
(38792)
(26210)
(19786)
(18698)
(15996)
(15770)
(14934)
(14063)
(13811)
(13291)
(13193)
(12917)
(12706)
(12146)
(12027)
(11853)
(11731)
(10500)
(10195)
(10020)
(9407)
(9347)
(9207)
(9167)
(9161)
(8552)
(8224)
学科
(76036)
经济(75959)
(46601)
管理(44300)
(37264)
企业(37264)
中国(28916)
(27162)
金融(27162)
(25365)
银行(25343)
地方(25308)
(24670)
方法(24407)
(20797)
数学(20214)
数学方法(19951)
业经(19414)
(17537)
(17419)
(15166)
农业(14489)
地方经济(13459)
产业(13247)
(13023)
贸易(13007)
技术(12521)
(12481)
(12029)
理论(11878)
机构
学院(237368)
大学(234729)
(99686)
经济(97471)
研究(87725)
管理(84469)
中国(72539)
理学(70857)
理学院(69896)
管理学(68569)
管理学院(68127)
(54067)
科学(53333)
(47132)
(45699)
(42589)
中心(41207)
研究所(41035)
(37614)
财经(36315)
北京(35396)
业大(34615)
农业(33113)
(32747)
(32536)
师范(32159)
(31326)
(31224)
经济学(31028)
经济学院(27791)
基金
项目(150379)
科学(118097)
研究(110052)
基金(107116)
(93479)
国家(92630)
科学基金(78836)
社会(70366)
社会科(66876)
社会科学(66864)
(60122)
基金项目(56055)
(50419)
自然(49426)
教育(48978)
自然科(48328)
自然科学(48316)
自然科学基金(47463)
资助(44240)
编号(43574)
(38809)
成果(35974)
重点(34548)
课题(32078)
(32039)
(31945)
发展(31463)
(30957)
创新(29989)
(29183)
期刊
(120584)
经济(120584)
研究(77048)
中国(56108)
(41087)
(39283)
金融(39283)
学报(38711)
(35784)
科学(35533)
管理(33967)
大学(29547)
教育(27945)
学学(27734)
农业(27174)
业经(20595)
技术(20567)
经济研究(19270)
财经(18831)
(16374)
问题(15656)
(14093)
(12178)
技术经济(11934)
商业(11607)
科技(11457)
国际(11326)
现代(11264)
世界(11119)
(11079)
共检索到386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财战  冯秀清  谭颖玲  齐红霞  陈永光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产业集群发展不力是重要因素。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运用开发性金融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在支持京津冀都市圈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文章对产业集群理论做了简要介绍,并从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开发性金融支持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先行、区域政策协调、基础设施保障、融资支持模式,试图找到一条促进本区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志清  欧阳杰  宁宣熙  李晓津  
本文研究了民航产业集群的构成和民航产业集群(包括民航产业链)的区域经济特征,再分析和总结出机场与产业集群的经济关系,然后论证了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的优势,一并提出在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的设想及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裕民  李彦军  倪稞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特征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京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充分享受了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纳的聚集效应,但是由于行政分割,生产要素的扩散作用却被弱化,没有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文章认为,构建京津冀城市圈区域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核心任务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并提出"四步走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口流动管理机制;以"三个集中"谋求聚集经济效应;为广大乡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祥  
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已进入全面启动、积极推动的实质性操作阶段。众多专家、教授聚集一堂,针对有关机制、政策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创新发展,共谋大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位于京津冀地区,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理论研究和发展服务责无旁贷,而且为发展学科建设、区域经济理论、实践问题提供交流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新功  刘桦玮  朱青  高婧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并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倡导健康生活,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出了营造健身氛围,发挥体育锻炼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新功  刘桦玮  朱青  高婧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并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倡导健康生活,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出了营造健身氛围,发挥体育锻炼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中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凯  周密  
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经验显示:互惠性偏好是在权威、外部性与利益合理整合基础上,由内生的城市发展压力推动而成;空间通达性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便利性上;双重互补性包括产业互补与城市功能互补;外部介入体现为以法律-规划-报告-评估为主体的正式制度约束以及协商、社会组织等多元机制。在上述四元概念模型框架下,区域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李彦晓  王丽艳  严佳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发展天津都市圈成为天津深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都市圈建设的互动关系基础上,借鉴日本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依据“核心—边缘”理论,构建“禀赋差异—制度冲击—经济集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都市圈建设逻辑框架,分析天津都市圈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天津都市圈发展路径与对策:一是加快推进天津都市圈规划编制,完善都市圈协同治理机制;二是以优化产业分工推动产业链发展,提升转移产业对接能力;三是强化点对点交通与市郊铁路建设,提高都市圈空间通达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凤娇  
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丰富,包括产业升级转移、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作为协同发展的最核心领域——产业升级转移的研究和战略部署尤为重要。产业升级转移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务、依赖适当的金融引导,同时产业的创新要求金融创新与之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