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9)
- 2023(8112)
- 2022(6625)
- 2021(5916)
- 2020(4533)
- 2019(10143)
- 2018(9510)
- 2017(18283)
- 2016(9346)
- 2015(10434)
- 2014(10245)
- 2013(10158)
- 2012(9633)
- 2011(9109)
- 2010(9340)
- 2009(8673)
- 2008(8225)
- 2007(7400)
- 2006(6996)
- 2005(6456)
- 学科
- 济(68246)
- 经济(68204)
- 管理(24166)
- 地方(21294)
- 业(20563)
- 方法(16721)
- 中国(14974)
- 数学(14814)
- 数学方法(14709)
- 地方经济(14619)
- 农(14456)
- 企(14194)
- 企业(14194)
- 业经(12211)
- 学(10797)
- 农业(10647)
- 环境(9162)
- 制(8861)
- 体(8093)
- 发(8051)
- 融(8019)
- 金融(8017)
- 经济学(7588)
- 财(7519)
- 贸(7439)
- 贸易(7432)
- 和(7086)
- 易(7007)
- 银(6842)
- 银行(6838)
- 机构
- 学院(145075)
- 大学(142400)
- 济(72626)
- 经济(71288)
- 研究(55917)
- 管理(51232)
- 理学(43258)
- 理学院(42650)
- 管理学(42059)
- 管理学院(41766)
- 中国(41141)
- 京(32645)
- 科学(31332)
- 财(29404)
- 所(27874)
- 研究所(25122)
- 中心(24193)
- 经济学(23733)
- 财经(23317)
- 江(21908)
- 北京(21466)
- 经(20984)
- 经济学院(20951)
- 范(20186)
- 院(20152)
- 师范(20075)
- 农(20022)
- 业大(17967)
- 州(17471)
- 科学院(17418)
- 基金
- 项目(92854)
- 科学(74082)
- 研究(72140)
- 基金(66432)
- 家(56769)
- 国家(56274)
- 社会(48894)
- 科学基金(48200)
- 社会科(46352)
- 社会科学(46343)
- 省(35907)
- 基金项目(34461)
- 教育(31919)
- 划(30473)
- 编号(28930)
- 自然(27020)
- 自然科(26295)
- 自然科学(26291)
- 资助(26138)
- 自然科学基金(25792)
- 发(23765)
- 成果(23680)
- 重点(21565)
- 课题(21200)
- 国家社会(20686)
- 发展(20340)
- 部(20236)
- 展(20050)
- 创(19196)
- 性(18226)
共检索到23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稳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的展开,国内的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京津冀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代表,由于存在诸多的原因而未能发挥其作为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因此,分析京津冀经济合作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对实现此区域更好的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 合作 困境 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冬梅 李春成 赵莉晓
区域产业合作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定位与合作模式,提出了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电子信息产业 合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新峰 袁宗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关键词:
京津冀 大气污染治理 区域政府 协同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虎军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久文 邓慧慧 叶振宇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和进程,指出京津冀都市圈处在加速向全面一体化演变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京津冀合作的思路、途径与政策重点。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冉 周文通 陆军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本文选取2004年和2012年京津冀区域内184个区县单元的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等8项指标,利用SPSS 21.0软件、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分析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两个年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认为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尤其是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差距是扩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赫胜彬 杨开忠
文章针对空间权重矩阵的传统设定方式,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设定方法:(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聚集点位置;(2)对不同类型的道路设定不同的速度,得到基于时间距离的网络数据集;(3)以负指数时间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接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为例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合理和准确;京津冀区域经济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2000—2010年间自相关程度在增大,"高-高"区域由北京周边向沿海区域转移,"低-低"区域由河北省的西北部向中部和东南部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嵘 杨安 李彩侠
本文借助2007-2016年京津冀地区32个区及11个市的面板数据,利用Theil指数一阶分解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差异偏高,在2015-2016年间有下降趋势。其省(市)间差异总体较大,但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就省(市)内差异而言,总体来看天津市经济发展差异最大,其次是河北省和北京市;京津冀地区内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空间正相关关系,市(区)级行政单位经济差异部分呈现高-低型和低-低型分布。在此基础上,为京津冀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作为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统筹的主要抓手,区域高校联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三年来京津冀区域已建成九大高校联盟,呈现出以专业或行业为中心、体量较小、以协议方式结盟、合作框架较全面等特点,但也显露出形式大于内容、主体参与热度不均、联盟伙伴责任分担不均、组织与行动框架不明晰等问题。这主要源于三地资源不均、发展落差显著、利益复杂、制度壁垒及统筹不足等因素。鉴于此,京津冀高校联盟亟待从"分散"走向"统筹",从"上位"走向"下位",从"目标导向"走向"问题导向",从"硬环境共建"走向"软文化共鸣"。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京津冀 高校联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茂初 潘丽青
以"环京津贫困带"为案例,分析"环京津贫困带"的成因,提出生态-经济合作机制的缺失是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提出了京津冀基于生态联系的经济合作的对策:基于正外部性的科斯交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基于博弈原理建立生态维护与贫困治理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联系,整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哲
京津冀作为中国第三大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其经济的一体化离不开区域金融合作。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为探索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道路提供了条件,共同构建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区域金融合作 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放眼国内,以宁波港为代表的新一轮港口群整合潮正在悄然兴起,目前国内已有多地提出了明确的港口重组与整合计划。伴随着《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获得国务院批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共同作用下,津冀港口群一体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津冀港口群区位相近,腹地交叉,岸线资源紧密相连,具有实现港口群一体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既有行政分割体制限制,两地港口群协同发展进程缓慢,存在一系列制约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桎梏。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津冀港口群一体化进程,加快沿海区域综合功能开发,实现沿海现代产业合理布局,打造现代化沿海产业带,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从体...
关键词:
津冀港口群 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