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6)
2023(6403)
2022(5065)
2021(4444)
2020(3889)
2019(8609)
2018(8405)
2017(16664)
2016(8752)
2015(9625)
2014(9435)
2013(9565)
2012(8508)
2011(7102)
2010(7442)
2009(7331)
2008(7863)
2007(7180)
2006(6322)
2005(6178)
作者
(24559)
(20591)
(20326)
(18978)
(13379)
(9688)
(9212)
(7884)
(7707)
(7496)
(7001)
(6933)
(6856)
(6437)
(6367)
(6122)
(6122)
(6010)
(5866)
(5783)
(5049)
(4970)
(4915)
(4805)
(4647)
(4603)
(4557)
(4458)
(4024)
(3840)
学科
(68578)
(66625)
企业(66625)
管理(48097)
(45239)
经济(45175)
业经(23519)
(20269)
方法(19269)
(17977)
财务(17958)
财务管理(17947)
(17186)
企业财务(17013)
技术(14087)
农业(13483)
数学(12078)
数学方法(12038)
企业经济(11788)
(11623)
(10943)
经营(10603)
(10399)
(10142)
技术管理(9750)
理论(9549)
(9009)
中国(8765)
决策(8408)
体制(8252)
机构
学院(134484)
大学(126588)
(61334)
管理(60498)
经济(60375)
理学(51090)
理学院(50744)
管理学(50385)
管理学院(50135)
研究(35673)
中国(32560)
(31082)
(25718)
财经(24150)
(21784)
(21682)
(21273)
商学(18826)
商学院(18676)
科学(18634)
经济学(17561)
财经大学(17528)
(17205)
业大(17051)
(16892)
经济管理(16739)
农业(16589)
中心(16541)
北京(15997)
经济学院(15967)
基金
项目(79988)
科学(65711)
研究(61233)
基金(60148)
(49998)
国家(49437)
科学基金(45793)
社会(41145)
社会科(39139)
社会科学(39129)
(32577)
基金项目(31913)
自然(29211)
自然科(28547)
自然科学(28537)
自然科学基金(28140)
(26477)
教育(26321)
(25028)
编号(24079)
资助(23696)
(20842)
创新(18353)
(17877)
成果(17634)
(17610)
(17311)
重点(17058)
国家社会(16943)
(16309)
期刊
(74687)
经济(74687)
研究(39458)
(30092)
管理(28846)
中国(23634)
(20934)
科学(15348)
业经(14979)
(14829)
金融(14829)
技术(14627)
农业(14397)
财经(12896)
学报(12751)
(11156)
经济研究(11098)
大学(11051)
学学(10854)
财会(10810)
(10282)
技术经济(10268)
问题(9477)
现代(8604)
会计(8460)
商业(7870)
世界(7834)
经济管理(7449)
通讯(7329)
会通(7321)
共检索到206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老企业,都出现技术落后,厂房破旧,设备磨损,生产能力下降,企业固定资产更改资金不足,无力进行更新改造的现象。以致严重地影响生产的发展。究其原因,就是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管理体制不善,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造成。要解决以上矛盾,我认为必须采取以下三条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宗焜  
我国老企业,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的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这个现象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缺乏自行补偿和更新改造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缺乏,除了体制上的其他原因,就是旧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直接后果。本文拟考察这种折旧制度的实际状况和症结所在。一、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管理制度的演变要了解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实际状况和症结所在,须对企业提取的基本折旧基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向丽  
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新政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还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如何合理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新政,使企业能够充分享受新政优惠是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在介绍新政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就一般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给出了折旧政策选择的建议,以期为有关企业合理运用所得税优惠新政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宁惠兰  胡世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恒书  刘俊秀  程余圣鸿  
文章以"财税[2014]75号"文件为背景,研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模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推导证明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与企业价值存在内在联系,研究结论表明,采用加速折旧模式、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均能提高企业价值,即固定资产折旧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而企业所得税率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利用案例验证了其研究结论的正确性。本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结论亦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柳宇燕  何惕  喻采平  张鼎祖  
为推进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电价管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固定资产定价折旧作为输配电准许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电网企业的准许收入。在平均年限法下,监管定价折旧年限和会计折旧年限将共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对公司产生的收益现值。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购销差价"与"成本加收益"两种盈利模式下固定资产折旧对公司收益现值的影响,建立单项固定资产和投资情景下多项固定资产折旧收益现值模型,探求会计折旧年限与定价折旧年限之间的关系,为输配电改革环境下的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洪连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范,但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折旧开始时间等方面,分析这些差异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海生  
理论上说,不同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其经济利益实现方式相适合的折旧方法。但当前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企业普遍偏好且采用平均折旧法,从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技术进步产生着负面影响。其表层原因,是我国现行相关会计制度缺乏刚性,现行税收政策采取了限制加速折旧的导向;而其深层原因,可能还在于国家税收利益方面的考虑。因此,本文建议调整税收政策导向,同时完善现行会计折旧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孔东民  季绵绵  周妍  
本文考察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尽管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旨在通过降低税负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加速企业设备更新,但企业间异质性可能会使得这一政策对不同企业的产能产生差异化影响。为了评估这一政策的净效应,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经济后果。结果显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显著加剧了试点行业所在上市公司的产能过剩。进一步,该政策发布后,企业资本性支出显著增加,固定资产利用率降低,并在其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考虑地区和行业竞争的影响,上述结果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加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投资效率降低、业绩下滑。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政策含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产能过剩并降低企业投资效率和企业绩效,需要对企业投资决策进行恰当的引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嵬  
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探析姚嵬企业固定资产在它执行职能的全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这种损耗的价值按一定比例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以折旧费的形式,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通过产品销售的实现,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资产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上去的那部分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响  
近些年,政府陆续发布多项减税降费措施来拉动实体经济增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加速折旧政策,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税收政策,在减轻企业税负,缓解实体经济压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的影响,从企业价值切入,选择2010—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加速折旧政策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企业价值在企业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形势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税收政策是否有效的衡量归宿应延伸到能否切实提升企业价值,帮助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邵春燕  许阳阳  
中国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需要企业增加投资,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国家部署完善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本文拟从净利润、所得税及现金流量三个方面,分析新政策实施对企业的影响,进而为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如何利用新政策获利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洪波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加速折旧法在中国企业使用率极低和加速折旧政策效用不明显的现实,并分析了企业摒弃加速折旧法的四个方面原因,建议国家尽快启动分类折旧模式向个别折旧模式的改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