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5)
- 2023(11309)
- 2022(8808)
- 2021(7976)
- 2020(6736)
- 2019(14616)
- 2018(14914)
- 2017(28415)
- 2016(15571)
- 2015(17486)
- 2014(17785)
- 2013(17147)
- 2012(15375)
- 2011(13534)
- 2010(13952)
- 2009(13387)
- 2008(13514)
- 2007(12661)
- 2006(11517)
- 2005(10655)
- 学科
- 业(81900)
- 济(66199)
- 经济(66093)
- 企(65272)
- 企业(65272)
- 管理(56377)
- 农(45120)
- 农业(30035)
- 业经(29076)
- 方法(23713)
- 财(22737)
- 中国(19498)
- 制(17512)
- 务(16767)
- 财务(16737)
- 财务管理(16721)
- 数学(15916)
- 技术(15896)
- 数学方法(15824)
- 企业财务(15791)
- 体(15495)
- 策(14849)
- 理论(13757)
- 划(12454)
- 和(12365)
- 地方(11753)
- 发(11405)
- 体制(10967)
- 贸(10777)
- 贸易(10771)
- 机构
- 学院(229582)
- 大学(219068)
- 济(96768)
- 经济(94901)
- 管理(91642)
- 理学(78015)
- 理学院(77361)
- 管理学(76332)
- 管理学院(75938)
- 研究(72619)
- 中国(59674)
- 农(54783)
- 京(45784)
- 财(44828)
- 科学(42660)
- 农业(41727)
- 江(38385)
- 业大(38228)
- 所(36692)
- 财经(34718)
- 中心(34245)
- 研究所(32785)
- 经(31307)
- 州(29559)
- 北京(27882)
- 经济学(27720)
- 经济管理(27255)
- 范(27181)
- 师范(26889)
- 省(25533)
- 基金
- 项目(145117)
- 科学(115626)
- 研究(111280)
- 基金(104376)
- 家(89387)
- 国家(88382)
- 科学基金(77320)
- 社会(72300)
- 社会科(68013)
- 社会科学(67996)
- 省(60433)
- 基金项目(55479)
- 教育(49232)
- 自然(47479)
- 划(47455)
- 编号(47271)
- 自然科(46419)
- 自然科学(46408)
- 自然科学基金(45621)
- 资助(40332)
- 成果(37098)
- 业(36144)
- 创(33134)
- 发(32975)
- 部(31744)
- 重点(31683)
- 课题(31662)
- 农(30979)
- 创新(30073)
- 制(29935)
- 期刊
- 济(122761)
- 经济(122761)
- 研究(65839)
- 农(58801)
- 中国(50252)
- 农业(39259)
- 财(37600)
- 管理(36416)
- 学报(33578)
- 科学(32682)
- 业经(28160)
- 大学(26877)
- 学学(25775)
- 融(24430)
- 金融(24430)
- 教育(22835)
- 技术(22201)
- 业(20226)
- 财经(17605)
- 经济研究(17066)
- 问题(16760)
- 经(15250)
- 农村(14480)
- 村(14480)
- 农业经济(14053)
- 技术经济(13362)
- 世界(13218)
- 版(12920)
- 商业(11900)
- 现代(11873)
共检索到35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强
本文分析了农户兼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主体农业现代化的三个阶段,以及我国在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及有利条件,提出了主体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主体农业,农户兼业化,现代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文 江三良
发展我国农业的最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在我国,传统农业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对主体的要求,而当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使得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业主体不是过剩而是短缺,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主体。
关键词:
农业 农业主体 农民素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吕晓燕 张玉梅 吴洪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为基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则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就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它们的关系做了简要的阐述,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赫昊疆 夏咏
构建现代化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式,改善并创新传统的基础农业生产。因此,首先要从政策及金融方面耐心地走好、走稳培育进程,现阶段就是要把政策指向主体、金融辅助主体视为一切行动的基础,与实际切合,与行业联系,最终发展为适合国情、适合农民的高水平农业生产模式,推进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世民 周衍平 景奉水 陈会英 李光提
阐述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少华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合约关系构建,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当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合约签订、履行及违约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风险亟待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伟光 徐晖 郑靖吉
韩国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经历着变迁发展,家庭农场数量减少,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农场主老龄化加深;农业企业数量在增加,农协(合作社)在农业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重要启示是:提高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是重要方向,土地制度创新、政策保障是重要基础,农业后继力量的培养是培育农业新型主体的着力点,农业主体间相互协调是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
韩国 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岳含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却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要素。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土地流转困难、资金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认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基础上,探索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及保证实现的注意事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耀田 李银
试论农业银行的现代化管理王耀田,李银银行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资金的筹集、运用、管理、结算等经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剂等一系列活动。农业银行实施现代化管理是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尤其是办成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烈 管代福 李长斌
农业现代化是要用现代化的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对农业进行改造,以建设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决策:一种是首先借入大量资金,实行全盘农业机械化。一种是先发展生产,扩大资金积累,有选择地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现代化。这两种决策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能否取得应有的经济效果、农民能否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康芸 李晓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本文通过对不同农业状态下社会文化现象的透视,提出了农业与社会文化两者之间相互适应的关系。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对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形成新型的农业自然观,处理好农业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不断努力提高人类自身素质,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社会文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永功 陈汤臣 张芳兰
现代农业是发达的市场农业,是优化资源数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促进工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第一产业。在一定意义说,农业现代化就是对自然资源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的过程,在自然的活动与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野生动物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利用、有效的保护,就能充分发挥野生动物资源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相木 薛兴利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实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发生的深刻变革。基于这一认识前提,本文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分析,揭示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组织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制度涵义、目标、起点及核心内容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卫民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经济的诸多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非农业强国 ,对于目前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明确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本文仅就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以此为政策、规划的制定者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