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
- 2023(742)
- 2022(659)
- 2021(698)
- 2020(550)
- 2019(1285)
- 2018(1030)
- 2017(1582)
- 2016(1354)
- 2015(1888)
- 2014(2277)
- 2013(1826)
- 2012(1682)
- 2011(1495)
- 2010(1544)
- 2009(941)
- 2008(811)
- 2007(708)
- 2006(610)
- 2005(564)
- 学科
- 教学(3196)
- 学校(2997)
- 理论(2884)
- 学法(2450)
- 教学法(2450)
- 管理(2340)
- 学理(2223)
- 学理论(2223)
- 教育(2150)
- 技术(2018)
- 高等(1957)
- 职业(1886)
- 职业技术(1864)
- 济(1790)
- 经济(1786)
- 技术学校(1764)
- 高等职业(1751)
- 中国(1578)
- 政治(1312)
- 思想(1309)
- 思想政治(1290)
- 政治教育(1290)
- 治教(1290)
- 德育(1288)
- 业(1140)
- 企(949)
- 企业(949)
- 学(628)
- 农(611)
- 业经(582)
- 机构
- 学院(19978)
- 职业(12682)
- 大学(10262)
- 技术(10212)
- 职业技术(9507)
- 技术学院(9269)
- 江(4218)
- 研究(4023)
- 州(3755)
- 教育(3212)
- 管理(2961)
- 济(2860)
- 京(2769)
- 范(2741)
- 师范(2718)
- 经济(2685)
- 职业学院(2685)
- 科学(2618)
- 所(2274)
- 理学(2031)
- 中国(2023)
- 师范大学(2008)
- 理学院(1990)
- 研究所(1944)
- 管理学(1908)
- 管理学院(1887)
- 财(1862)
- 浙(1837)
- 浙江(1835)
- 南(1691)
共检索到27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志河 石璟瑶
为增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性,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文章从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内涵缺失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内涵缺失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从加强专业对接、加强专业复合、突出关键能力培养、延伸职业学习通道、夯实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衔接 内涵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中高职层次衔接即连续性,中高职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构建职教学科体系的基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现实诉求和体现职教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四个主要条件: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中高职一体化理念及实践的不断推进;中高职课程目标一致性和内容递进性;以企业为载体的中高职沟通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内涵 逻辑起点 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文娟 金一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求中高职教育内涵衔接,协调发展,而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研究选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从协同创新、内涵衔接视角,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联合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以此制定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有利于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对接,对于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职教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毅 蒋丽华 罗群
构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是实施中高职衔接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石。运用职业分析方法,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核心,建立中职与高职有效衔接的"三角形"专业结构模型;构建专业结构模型,凸显了中高职分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提高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适应度,降低了专业种类设计的复杂性。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 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武霞 李晓明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包括类型定位的同质性、层次定位的承接性、规格定位的实用性、培养模式的二元性、服务定位的区域性等内在特征,以及两者在区域教育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共生协调关系。当前,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纵向上实现办学(学历)层次的衔接,在横向上实现培养目标规格的类型贯通,以形成相对完整的高职教育类型(5B),并与理论型(5A)高等教育并存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高职专科 应用型本科 教育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骁象 赵哲 许俊峰
本文在对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策划。把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起来的目的是打破目前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中高职 课程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平 陈文香
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理论课程重复、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倒挂等现象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课程开发没有摆脱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没有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以及课程衔接缺乏有效的基础和手段。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体系的经验,为实现中高职课程的和谐衔接,我国可采取如下措施:课程开发打破"三段式"课程模式;建立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兼顾不同生源素质;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关键词:
中职课程 高职课程 和谐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改革 协作 探讨 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链” 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政策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