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7)
2023(7075)
2022(5874)
2021(5162)
2020(4074)
2019(9146)
2018(8888)
2017(16491)
2016(8869)
2015(9985)
2014(9936)
2013(10021)
2012(9878)
2011(9253)
2010(9535)
2009(8600)
2008(8559)
2007(7812)
2006(7248)
2005(7004)
作者
(28516)
(23715)
(23602)
(22241)
(15132)
(11391)
(10526)
(9193)
(9064)
(8551)
(8225)
(7948)
(7753)
(7739)
(7442)
(7288)
(6942)
(6905)
(6852)
(6800)
(6210)
(5961)
(5806)
(5505)
(5388)
(5340)
(5283)
(5249)
(4776)
(4760)
学科
(44905)
经济(44864)
(21216)
管理(19960)
地方(17799)
中国(16647)
(14761)
企业(14761)
(13672)
业经(11388)
地方经济(10122)
方法(10122)
(9615)
(9610)
农业(9564)
(8944)
金融(8944)
(8781)
银行(8767)
(8670)
(8144)
贸易(8133)
数学(7931)
数学方法(7854)
(7747)
(7725)
环境(7465)
发展(7123)
(7092)
(6857)
机构
学院(132102)
大学(129318)
研究(56295)
(55111)
经济(53846)
管理(44497)
中国(42994)
理学(36174)
理学院(35590)
管理学(34976)
管理学院(34710)
科学(34636)
(30136)
(30084)
研究所(27106)
(25175)
(25104)
中心(25065)
(22670)
(21360)
师范(21155)
(20524)
北京(19889)
农业(19310)
(18604)
财经(18592)
业大(18533)
(18509)
科学院(17400)
师范大学(17031)
基金
项目(81660)
科学(64166)
研究(61016)
基金(56772)
(50272)
国家(49801)
科学基金(41361)
社会(37904)
社会科(35874)
社会科学(35870)
(33232)
基金项目(29797)
(28097)
教育(26712)
自然(25435)
编号(25125)
(24982)
自然科(24790)
自然科学(24787)
自然科学基金(24308)
资助(22376)
成果(21236)
发展(19948)
重点(19600)
(19588)
课题(18977)
(17023)
(16908)
创新(15864)
国家社会(15388)
期刊
(73789)
经济(73789)
研究(46661)
中国(34619)
(24657)
学报(20396)
科学(20203)
教育(18864)
管理(18528)
(17139)
农业(16975)
(16408)
金融(16408)
大学(15177)
学学(14004)
业经(13381)
经济研究(11717)
技术(11549)
问题(9427)
(9212)
财经(8967)
资源(7882)
(7809)
(7547)
世界(7529)
国际(7448)
图书(7245)
(7003)
论坛(7003)
(6904)
共检索到227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允镇  李文娇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文交流是发展国家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人文交流经历了初期开创、全面发展、深化认知三个历史变迁阶段,2019年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的构建,带领双边关系步入新时期。中日关系与人文交流恰如一枚硬币两个方面,国家间的矛盾将会引起人文交流起伏波动。反之,持续的人文交流对于国家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同样具有累积调控效应。各个领域的人文交流"量"的积累最终会带动国家关系"质"的飞跃。因此,要重构中日关系,除了"要超越现代化"的矛盾,还要寻求中日之间长期人文交流的"共同文化遗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建山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我国各地区在外贸进出口能力上的差异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潜力。本文借用重心转移分析方法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空间动态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合理化改进提出了政策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祥州  程国强  齐皓天  
美国将保障奶农利益、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统称为奶业安全网。美国奶业安全网先后经历严格管制期、市场化改革期和现代成型期三个发展阶段。为保障奶农收入和促进健康乳品的稳定供应,奶业安全网各政策配套协调,分别侧重生产、消费和贸易环节;销售订单体系对生鲜乳实行分类定价,实现收益共享;国内支持计划实现了由价格支持向利润保障的转型;边境贸易措施实现了从进口限制向出口促进的转变。未来运用保险工具保障奶农经营利润的国内支持计划将成为奶业安全网的核心,而销售订单体系和边境贸易措施的作用将继续弱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雷磊  高秋香  杨晨  
了解与掌握海域使用规模、结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对于海洋资源的合理使用,海域空间的有效配置及探索相应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洛伦兹曲线的集中化指数、信息熵模型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2—2015年全国海域使用规模和结构时空差异特征,并进行了动态趋势预测。结果表明:(1)全国海域使用规模持续上升、空间集聚度高、新增用海规模波动增长且区域差异加大;(2)渔业、工业和交通等传统用海比重高、相对增长速度随时间加快、海域使用结构优势度增强并趋于有序;(3)未来14年(2016—2029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中兵  邓运  李松华  杨雪  田阳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产业、城市发展以及产城融合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开发区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为动能、以产城融合为核心来推动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卢中原  
为了准确把握新时期中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我们以1995年5月-2002年6月的月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月度宏观经济形势计量分析模型,对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和2002年上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蓝海平  
高频交易作为电子化交易的最新方式,其高盈利性与高争议性的特点引发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文考察了海外市场高频交易的风险、利弊、技术要素以及策略特征,着重分析高频交易对市场效率、市场波动的影响,梳理了低延迟技术、硬件与软件等高频交易关键技术的特征,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高频交易在我国应用的机会和挑战。我们认为高频交易本质上是先进信息技术在证券交易模式上的创新,是交易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高频交易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应遵从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主导的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转型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出现向实体经济回归动向,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发展模式转换问题,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可能呈现五大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杰  张粒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推动现代工业发展的动力。世界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与能源密不可分。为了合理规划利用能源、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归纳总结了现代能源的十大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能源发展的五大趋势,对我国能源发展规划、开发和利用提出三点建议。本文的研究为国家制定正确的能源发展路线提供了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群联  
我国服务业就人数和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新业态快速兴起提升了服务业就业弹性。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动能转化、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和应用,经济、人口和技术三大因素将对服务业就业产生深刻影响。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培训、鼓励"双创",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强劳动力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变化以及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提升我国服务业就业容量和质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颜爱民  黄丹华  齐建湘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物业管理在房地产消费的价值链环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我国物业服务消费特征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物业服务消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家宝  黄益俊  
新零售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融合,提高零售效率的商业模式,其能够有效弥补纯网络电商的虚拟性、滞后性等不足和实体零售运营成本高等缺点。本文在对新零售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特点、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和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来源、投资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的变动特征,试图揭示国际直接投资运动的现实和潜在的变化脉络及发展趋势,以便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减少或避免外商投资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升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燕  
首先简要界定了多中心都市区的概念。从国家层面分析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阐述了联邦政府引导大都市区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并以莱茵鲁尔和柏林为例,从城市区域层面具体说明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现行的国际投资体系是由国际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s)、避免双重征税协议(DTTs)以及其他双边和区域间与投资相关的协议(如自由贸易协定或者经济合作协定)等众多的国际投资协定(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IIAs)所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