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
- 2023(1093)
- 2022(909)
- 2021(925)
- 2019(1767)
- 2018(1616)
- 2017(3570)
- 2016(1779)
- 2015(2211)
- 2014(2273)
- 2013(2238)
- 2012(2116)
- 2011(1955)
- 2010(1932)
- 2009(1894)
- 2008(2122)
- 2007(1999)
- 2006(2003)
- 2005(2045)
- 2004(1963)
- 学科
- 银(13847)
- 银行(13702)
- 行(12554)
- 制(10216)
- 业务(8653)
- 度(7867)
- 制度(7866)
- 银行制(7556)
- 融(6140)
- 金融(6140)
- 济(5732)
- 经济(5723)
- 管理(3869)
- 业(3458)
- 企(3317)
- 企业(3317)
- 方法(3107)
- 数学(2685)
- 数学方法(2674)
- 体(2611)
- 体制(2508)
- 中国(2411)
- 财(1990)
- 中国金融(1355)
- 组织(1337)
- 理论(1244)
- 业经(1220)
- 会计(1078)
- 务(1033)
- 财务(1032)
- 机构
- 大学(25363)
- 学院(23851)
- 银(15820)
- 银行(15188)
- 中国(14554)
- 行(14095)
- 济(10907)
- 经济(10598)
- 管理(8969)
- 财(7912)
- 研究(7797)
- 融(7170)
- 金融(7089)
- 理学(6549)
- 理学院(6483)
- 管理学(6457)
- 管理学院(6399)
- 财经(5757)
- 人民(5704)
- 京(5688)
- 分行(5303)
- 经(5206)
- 江(5098)
- 农(5070)
- 中心(4999)
- 国人(4976)
- 中国人(4947)
- 中国人民(4897)
- 州(4640)
- 财经大学(4507)
共检索到5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念斋
试论中央银行的双重职能李念斋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对此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稳定信用关系和稳定币值这双重职能。这里所讲的信用关系是指信用货币(现金和存款)所体现的信用关系,为避免重复,其具体涵义见文章中的分析。由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亚 王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革莉
文章认为,要建立中央银行对其它银行行长任职资格审查制,确立中央银行的领导权威;实行金融领导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配制,树立中央银行的行政权威;分离中央银行监督管理职能与其它银行经营管理职能,确立中央银行的监督权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金融法规体系,确立中央银行的管理权威;建立中央银行管理下的结算中心,形成畅通无阻的资金清算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凌庆 谢杭生 汪来仁
从地市人民银行角度看中央银行职能的转换洪凌庆,谢杭生,汪来仁1994年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明确人民银行各级机构的职责,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这将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的重大转换,必将对今后人民银行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从基层人民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志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盛林 桂彦中
我国中央银行职能弱化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改革的迟滞,管理体制的制约,自身素质的局限和法律规范的缺陷。强化中央银行职能,必须确立其在货币信用领域的四大权威:通过建立对其它银行行长任职条件审查制,确立其领导权威;通过实行自身金融管理干部上岗资格考核制,确立其行政权威;通过分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与经营管理职能,确立其监督权威;通过构建适应新体制的金融法规体系,确立其管理权威。并配套建立中央银行管理下的联行结算中心,形成畅通无阻的资金清算机制,促进金融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传智
关于深化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职能转换的研究裴传智1993年下半年以来开始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职能转换工作,其显著特征是去掉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分配保证经济发展重点所需的信贷资金和调剂贷款规模的职能,强化并丰富了传统的金融监管职能。由于计划资金部门专司信贷资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曙辉 俞红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关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转换职能的思考编者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不再拥有资金调控权,主要职责就是实行金融监督和管理。”这一举措是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来的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谱丰
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财政政策传导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在受到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天然职能和法定职能,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经历了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小军
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的分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是对传统中央银行职能的重大调整,对此人们既有顾虑又有期望,有批评也有赞赏。本文拟从央行职能的形成与演变的规律,分析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冲突,提出职能分拆后中国人民银行的角色定位及与银监会的关系协调。
关键词:
银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巍
当代中央银行职能的一个重要变革就是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分析了这一历史性的变化,认为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虚拟资本扩张与金融危机加重、放松管制带来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变化以及混业经营引致的综合性监管是中央银行职能变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中央银行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联盛
"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体系存在显著的制度弊端,物价稳定不是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货币政策不是系统性风险应对最具针对性的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应成为金融稳定的主导政策。系统性风险应对需要强化央行金融稳定职能,但是,面对多目标权衡,中央银行需拓展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重点发挥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互补性,以实现"多工具"与"多目标"的匹配。宏观审慎政策主体选择存在多样性,基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三支柱"选择的金融稳定治理体系存在单一机构、双支柱、超级央行和责任共担等模式,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拓展的核心是通过完善治理机制来强化其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链接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冯伟
中央银行转变职能中不可立即放弃现有手段许健,冯伟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国有银行的经济杠杆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发挥重要经济杠杆功能的银行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发挥其效能呢?这是我们值得研究和认真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认真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茂
银监会成立后,随着监管职能已经慢慢从中央银行内部分离出来,监管职能分离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首先从监管职能的分离谈起,从防止潜在的通货膨胀,科学、民主地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加强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地位的必要性。文章还论述了在加强整个央行体系与政府的独立地位的同时,也要给予地方央行一定的货币政策制订的自主性。
关键词:
银行监管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