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8)
- 2023(6543)
- 2022(5347)
- 2021(5401)
- 2020(4166)
- 2019(9774)
- 2018(9595)
- 2017(15964)
- 2016(9446)
- 2015(10932)
- 2014(10723)
- 2013(9991)
- 2012(9453)
- 2011(8982)
- 2010(9081)
- 2009(8017)
- 2008(7696)
- 2007(6675)
- 2006(6080)
- 2005(5818)
- 学科
- 济(33389)
- 经济(33361)
- 中国(19744)
- 教育(19058)
- 管理(16885)
- 业(14024)
- 方法(14024)
- 数学(12809)
- 数学方法(12709)
- 贸(9736)
- 贸易(9730)
- 易(9611)
- 企(9506)
- 企业(9506)
- 农(9037)
- 学(8261)
- 理论(7706)
- 发(7452)
- 财(6518)
- 发展(6398)
- 展(6276)
- 教学(6258)
- 关系(6221)
- 制(6177)
- 业经(5750)
- 农业(5594)
- 出(5526)
- 银(5526)
- 银行(5526)
- 行(5447)
- 机构
- 大学(132292)
- 学院(125059)
- 济(54635)
- 研究(54221)
- 经济(53694)
- 管理(38495)
- 中国(35983)
- 理学(32658)
- 理学院(32137)
- 管理学(31614)
- 管理学院(31342)
- 京(30871)
- 科学(29065)
- 教育(28211)
- 范(27608)
- 师范(27515)
- 所(26538)
- 研究所(24298)
- 财(23481)
- 师范大学(23153)
- 中心(21819)
- 北京(21307)
- 院(19397)
- 财经(18977)
- 经济学(18649)
- 江(17980)
- 经(17632)
- 经济学院(16791)
- 研究院(14944)
- 研究中心(14875)
- 基金
- 项目(78701)
- 研究(66789)
- 科学(64774)
- 基金(56546)
- 家(48704)
- 国家(48216)
- 社会(42475)
- 社会科(40098)
- 社会科学(40091)
- 科学基金(40080)
- 教育(38569)
- 基金项目(28100)
- 编号(28029)
- 省(27447)
- 划(26802)
- 成果(25877)
- 资助(23242)
- 课题(22931)
- 自然(22016)
- 自然科(21530)
- 自然科学(21524)
- 部(21261)
- 自然科学基金(21175)
- 重点(19698)
- 中国(19478)
- 教育部(19358)
- 年(19168)
- 发(18731)
- 性(18045)
- 国家社会(18019)
共检索到204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凌
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兴起的最直接动因是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御侮图强的需要;同时,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积极借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传统则是近代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文化基础;从自然科学本身来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具有异域的流传性和可接受性。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就是在上述诸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关键词:
近代 科学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科学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对科学的认识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较为片面的、功利的科学观,进而发展为宣扬科学万能的唯科学主义。在这些科学观的影响下,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服务于考试的指挥,缺少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科学观 科学教育 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启定
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及文化渗透,使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被近代教育所取代。近代教育在缓慢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跨越式突进,均出现在中国与列强的战争遭受重大失败和耻辱之后。其发展线索是:由举办专业技术教育开始,与传统教育并行发展;到拓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最终形成近代教育体系和废除科举,传统教育在体制上消亡。在此过程,西学东渐导致的教育思想观念起到先行的促进作用。鸦片战争后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学校产生的方针。从师夷的"技"到"术",再到"学",最终归为"中体西用",成为清末近代学制体系建立的宗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水木
浙江商帮与中国近代商业的产生陶水木(杭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310036)如果说传统商业是与农副业、家庭手工业相联系,以贵卖贱买获取收益为特征的话,那么近代商业则与近代产业资本相关联,随产业资本的产生而产生,从属并服务于产业资本,以通过正常的购销差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宏观背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探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留学教育的兴起,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本文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部分,下期续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优秀遗产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之一 ;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前 ,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即已传入中国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1 9世纪后半叶至 2 0世纪前半叶 ,康有为、严复 ,特别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进人士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 ,开始导入和传播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 ,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努力将其转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 ,从而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康德 中国 近代教育思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勇 郭玉松
明末清初,受政治背景、文化前提等因素的制约,耶稣会士采取了“科学传教”的在华传教策略。他们的“科学传教”活动历时200余年,其间经历了初始、兴盛、衰落三个阶段的起伏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他们的传教活动达到其前辈们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耶稣会士 科学传教 科学 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林德发
中国近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的形成,是一个主动探索与对世界先进管理理论的学习、借鉴和吸收相伴随的过程。一直到今天,如何结合中国企业的现实环境和实际需要来有效地引进、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上世纪前叶中国民族企业界对当时新兴的科学管理思想探究和实践,虽已成往事,但今天读来,仍不乏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卿玉弢 王黎 朱俊波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关键词:
图书馆 近代 中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季小琛
中国近代国门洞开后 ,大批外国人来华。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教育都很关注 ,并对之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评价 ,对中国的新教育提出了可供采择的意见和建议。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仁、孝、忠”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和日本人看待中西关系有三种情况 :吸纳、舍弃、融合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 东西方视野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林
道无言而恒在,学待论而益明。昔者,漆园尝叹百家之往而不返,道术将为天下裂;至于孟坚,则谓诸子相灭而相生,相反而相成,洵为至论。学术者,常与时代相应,而为其时代运会升沉之钤键也。近世以还,知识领域越益展拓,学术分科日趋细密。一人之见,何其偏狭!往圣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之说,于今尤见其实。教育历史之学,既称教育学之基础门类,而膺作成英才之使命;亦属历史学之专门分野,因具穷究天人之职志。从事于斯,至者必求融通史论,综赅今古,折衷东西:是故其学似狭实广,似浅实深。清季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代教育史新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洪港
中国近代教育出版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崛起。从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到编辑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从出版单行本到推出大型丛书,从出版机构单方面运作到出版界与学术界合作互动,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的发展轨迹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出版家群体"立商务以文化理想,倡出版以教育使命",他们大多驰骋于教书育人和编辑出版两大领域,以教育和出版为双轮开拓了一条"智民之路",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教育出版 教育出版家群体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艳平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函授教育模式的引进,陈栩应时而动创立"栩园编译社"指导文学创作。所创社刊《文苑导游录》成为其主要文学培育基地,该刊体例编排与内容刊登,丰富而全面,充分体现了跳脱出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陈栩将文学指导借助现代报刊媒介的优势加以广泛传播,其兼收并蓄、包容自由的教育理念为民国文坛培养出一批文学新人,助推了新的文学创作潮流的形成;在近代文化、教育转型之际,陈栩所施行的中西、古今、新旧融合共生的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学的内容与价值进行了整合与规范,初步确立了文学教育的模式与文类细分标准,对近代文学教育的建立产生了推进作用,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欧阳峣 易思维
本文整理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新式金融企业的面板数据,并将其与人力资本数据匹配,对人力资本影响中国近代产业升级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近代中国通过新式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工业和新式金融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人力资本对工业部门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较低的轻工业部门,而对技术水平较高的重工业和化学品制造部门无显著影响,说明人力资本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门槛效应。另外,本文还发现,近代人力资本能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