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3)
2023(12192)
2022(10189)
2021(9450)
2020(7615)
2019(17151)
2018(17082)
2017(31233)
2016(17002)
2015(19442)
2014(19596)
2013(19309)
2012(18707)
2011(17647)
2010(17781)
2009(16514)
2008(16194)
2007(14570)
2006(13501)
2005(12670)
作者
(51644)
(42904)
(42858)
(40774)
(27728)
(20431)
(19332)
(16732)
(16667)
(15420)
(14996)
(14298)
(14117)
(14032)
(13804)
(13253)
(12817)
(12503)
(12440)
(12009)
(11378)
(10561)
(10442)
(10050)
(9665)
(9618)
(9536)
(9404)
(8869)
(8749)
学科
(92730)
经济(92637)
管理(41731)
(36846)
中国(29678)
方法(27808)
(26911)
企业(26911)
地方(25895)
数学(24078)
数学方法(23929)
(21926)
(19997)
业经(18487)
(16333)
贸易(16318)
(16064)
地方经济(16011)
(15761)
(15242)
金融(15235)
(15147)
银行(15119)
(14983)
(14873)
农业(14588)
(13979)
环境(13469)
(12435)
(11822)
机构
大学(253573)
学院(253095)
(116992)
经济(114777)
研究(102811)
管理(86653)
中国(78730)
理学(71634)
理学院(70680)
管理学(69657)
管理学院(69161)
科学(59525)
(56540)
(53579)
(52275)
研究所(48268)
中心(44214)
(43277)
财经(40158)
(39823)
经济学(37799)
北京(37147)
(36744)
(36431)
(36359)
师范(35979)
经济学院(33667)
农业(33631)
业大(33618)
(31746)
基金
项目(157281)
科学(122965)
研究(118621)
基金(112277)
(98463)
国家(97629)
科学基金(81179)
社会(76861)
社会科(72874)
社会科学(72860)
(60487)
基金项目(57376)
教育(53749)
(51175)
自然(47636)
编号(47130)
资助(46655)
自然科(46488)
自然科学(46470)
自然科学基金(45645)
成果(40593)
(40578)
重点(36414)
(35353)
课题(35145)
发展(33398)
国家社会(33028)
(32884)
(32024)
中国(31247)
期刊
(144894)
经济(144894)
研究(88181)
中国(61595)
(41644)
学报(40099)
(38241)
科学(37035)
管理(35320)
教育(32836)
大学(30159)
农业(28515)
(28172)
金融(28172)
学学(28033)
经济研究(24831)
技术(22967)
业经(21743)
财经(21505)
问题(18955)
(18894)
(16751)
世界(16205)
(15619)
国际(15596)
技术经济(13443)
图书(13068)
(12238)
论坛(12238)
统计(12131)
共检索到420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海啸  康振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更是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成为众星捧月,各国学术界都对中国经济学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探索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有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之说;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局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学有责任和使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指导。文章正是立足于探索中国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与其历史使命两个方面去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体系构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科范  
一、当前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近年来,我国的技术经济学研究与应用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过于乐观。技术经济学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1、洋味太浓;2、内容无体系;3、方法不严格;4、研究不够深入。 1、洋味太浓技术经济学并非中国所独有,例如,Kuhl等人就写过一本叫《Technical Economics for Metallugist Calitarnia》的书。我国的技术经济学应该具有中国特色。但是,从目前我国出版的技术经济著作看,其内容大体如下:方案比较与选优(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云宏  
"中国经济学"及其建立或重建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学界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却存在着教条主义、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形式主义、时空绝对等多方面的误区,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并且逐步确立好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习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问题,引起我们诸多反思。回顾中国经济学过去60多年的发展,我们感到倍受鼓舞,也明确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在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一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上做了许多新探索。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特别是以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习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问题,引起我们诸多反思。回顾中国经济学过去60多年的发展,我们感到倍受鼓舞,也明确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在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一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上做了许多新探索。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特别是以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徐刚  刘书祥  
中国的经济学过去所以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不能融入国际经济学界,也不能恰当地指导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中已经形成的规范,来研究中国活生生的现实,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规范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针对实践从现实中提出问题,以假定条件限定所研究经济现象的范围;建立说明经济现象关系的理论模型;从模型推导出理论假说;进行统计事实检验;得出明确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以这样的思路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经济研究》创刊60周年,实在是可喜可贺。在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能够发展到目前这样的水平,《经济研究》作为国内最顶级的经济学期刊在其中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之后,《经济研究》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经济学发展的新形势,面向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前沿,注重引导对于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禹飞  
中国经济学不可能在短期内构建成一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中国的经济理论具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的缺陷;二是中国目前市场经济形态的不成熟性和不确定性;三是理论界自身的素质亟待提高,而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四是中国经济学“主流”体系的形成既要找准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结合点,又要在理论界达成基本共识,这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当务之急并非是忙于建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而应当是“过渡政治经济学”的“百家争鸣”及其相互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垠  刘灿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源自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东欧以及前苏联三十余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大规模变迁的观察、比较、反思以及综合归纳,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拓展与研究主题的深化决定了转型经济学必然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的趋势。本文评述了转型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制度-演进学派研究范式"、"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认为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应是对其学科体系进行简单的内容置换,而应当是使这些既有的理论范式逐渐融合为一体并突出强调转型经济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内核、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客观公允的转型绩效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在此,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所提出的基本判断或假设能否在现实中得到经验检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一些简单的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董春诗  
经济学研究中的均衡主义与演化主义历来存在争论。本文在对经济均衡主义和演化主义的形成、内容及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检讨。本文认为,对均衡主义与演化主义在一个更为一般的框架内进行整合和创造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在此,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所提出的基本判断或假设能否在现实中得到经验检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一些简单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泽涛  
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经济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回归和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中国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它不仅需要末端治理,还需要源头清理;不仅要制度激励,还需要文化引导。在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就构建以绿色技术体系建设和运用为基础、拓展产业绿色化发展空间为支撑、绿色文化为引导、绿色制度为保障、绿色文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绿色化发展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次芳  叶艳妹  岳文泽  
研究目的:推进土地利用工程学科的发展,完善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文献查询法、专家征询法。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工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长远影响和现实意义。(2)土地利用工程是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土地效能和优化土地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措施总和。(3)土地利用工程可续分为土地开发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土地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4)土地利用工程的发展方向包括理论体系、技术标准、可持续性工程模式、多元化融资模式、后评价、公益性项目效益评价、景观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16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