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0)
2023(8358)
2022(6679)
2021(6358)
2020(5121)
2019(11752)
2018(11932)
2017(22254)
2016(12152)
2015(13873)
2014(13793)
2013(13246)
2012(12024)
2011(10999)
2010(10978)
2009(10140)
2008(10275)
2007(9047)
2006(8530)
2005(7971)
作者
(32259)
(26943)
(26864)
(25948)
(17293)
(12723)
(12371)
(10486)
(10394)
(9493)
(9480)
(9040)
(8904)
(8750)
(8590)
(8316)
(7974)
(7796)
(7717)
(7308)
(7059)
(6498)
(6469)
(6243)
(6145)
(6050)
(5938)
(5806)
(5392)
(5365)
学科
(54947)
经济(54790)
管理(28914)
(27718)
(22357)
企业(22357)
中国(21703)
方法(20255)
(16808)
数学(15940)
数学方法(15849)
业经(14718)
(14224)
(12191)
(11231)
贸易(11220)
(11007)
(10923)
农业(10397)
(9561)
银行(9555)
理论(9502)
(9424)
地方(9424)
(9303)
(9168)
(8978)
金融(8977)
体制(8954)
(8917)
机构
大学(171350)
学院(167807)
(80495)
经济(79231)
研究(67598)
管理(59229)
中国(52652)
理学(49621)
理学院(49011)
管理学(48320)
管理学院(47974)
(38262)
(37982)
科学(36220)
(33820)
研究所(30370)
财经(29117)
中心(28477)
经济学(26885)
(26712)
(25321)
北京(25148)
(24974)
(24415)
师范(24264)
经济学院(24024)
(23701)
财经大学(21623)
师范大学(20089)
社会(19955)
基金
项目(104900)
科学(84280)
研究(81693)
基金(78367)
(68096)
国家(67531)
科学基金(57172)
社会(56690)
社会科(52730)
社会科学(52715)
基金项目(39843)
教育(37903)
(36684)
自然(32431)
(32178)
编号(31852)
自然科(31723)
自然科学(31716)
资助(31576)
自然科学基金(31214)
成果(28045)
(25631)
国家社会(24910)
重点(24351)
中国(24085)
(23614)
课题(23222)
教育部(22637)
(21605)
(21209)
期刊
(94883)
经济(94883)
研究(62417)
中国(41946)
(28970)
(25357)
教育(25180)
管理(24643)
科学(23904)
学报(23819)
大学(19312)
(18618)
金融(18618)
学学(17512)
农业(16981)
经济研究(16716)
财经(16215)
(14222)
技术(14062)
业经(13209)
问题(13049)
(12498)
世界(11900)
国际(11245)
(9888)
技术经济(8050)
经济问题(7843)
改革(7835)
(7835)
(7811)
共检索到277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勤  齐佩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威廉·内林  罗敏  
内林教授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德国引人注目的欧元反对者。这篇文稿已用德文、荚文发表,感谢罗敏先生译成中文。经作者同意,专投我刊。内林教授作为一位资深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德国政界、银行界和学术界知名人士,以其特有的坦率的意识形态视角,针对德国和欧洲社会经济的时弊,揭示了隐藏在社会经济表层下的实质问题,并指出动荡根源的症结所在。虽是一家之言,很有独到见解,读后颇有启示,令人深思。相信对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德国社会经济及其改革问题会有所帮助。特别刊出以飨读者,并向作者和译者致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勇民  
改革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现实。立足于 2 1世纪的时代基点 ,进一步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社会改革的现实原因、思想纲领和根本实质进行深层次的理性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本文以1997年以来决策层有关文献为主要依据,对素质教育推进的决策演进做了梳理和辨析。文章提出有关素质教育推进至今的三个结论性判断: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未发生根本变化;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推进范围和实施重心在决策演化过程中呈游移状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祥炎  
公共地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公共地悲剧"。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公共领域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社会产出,加快社会历史变迁的进程,公共领域的多与少应由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品供给不足的程度决定。中国能否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在于能否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公共领域的范围趋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就是倡导机会均等与公平正义,提倡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和我国近些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承的,都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本理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已成为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作为下个世纪争夺国际地位的基本战略。中国属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必须从现在起,下大决心用高新技术武装各个领域,走“科教兴国”之路。土地管理要跟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如何以及为何成功,是党史与革命史研究永恒的主题。随着党史研究的推进,中外学者对乡村(根据地)之于中共的重要性逐渐达成共识,如史华慈认为中共虽受列宁主义与苏俄革命经验的影响,却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莫斯科的农村革命道路[1]199-201。相关研究中,赛尔登的"延安道路"最具代表性,即中共通过统一战线、社会经济改革、民主建设,在乡村发动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既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又扩大了民众基础[2]262。受限于种种因素,当下研究更多呈现出的是中共与乡村社会的单项互动,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互相影响关注不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如何以及为何成功,是党史与革命史研究永恒的主题。随着党史研究的推进,中外学者对乡村(根据地)之于中共的重要性逐渐达成共识,如史华慈认为中共虽受列宁主义与苏俄革命经验的影响,却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莫斯科的农村革命道路[1]199-201。相关研究中,赛尔登的"延安道路"最具代表性,即中共通过统一战线、社会经济改革、民主建设,在乡村发动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既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又扩大了民众基础[2]262。受限于种种因素,当下研究更多呈现出的是中共与乡村社会的单项互动,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互相影响关注不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昌宇  
尽管遭受“伊拉克门”事件的重创,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仍顺利赢得2005年英国大选,实现历史性的三连任。新工党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其执政以来英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和社会政策改革措施得当。新工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改革确保了英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政策改革推动了传统“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型,增强了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兼顾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龚育之  
19世纪是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斗争、走向振兴的世纪。有三个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20世纪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其目的,一是要推翻腐败的社会制度,二是要改变落后的经济技术状况。前者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革命,后者是产业和科学技术的革命。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推翻封建帝制的胜利,但是没有能够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所以后来他同共产党合作,转向新三民主义,要走这条新路来取得革命胜利。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宏伟壮丽,令人神往。他想要中国补上西欧把世界其他部分甩到后面的产业革命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50年来,西方企业的产权制度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企业产权日益分散化、多元化和社会化,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所有者职能的日益替身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龚鉴尧  
一、信息社会与统计时代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统计科学和统计工作。这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和信息化。西方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当今的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信息”这个词,英文叫做information,翻译成中文,有信息、资料、情报、通知、消息等意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良恕  
一、新技术革命推动农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在其农业发展中,充分注意发挥科学技术的威力。科学技术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绿色革命和商品市场的发展。农业生产正步入工厂化,从资源密集到知识密集,从忽视再生资源到依靠可再生资源,从单项技术到多项技术、多种部门的协作与综合应用,从模仿工业到模仿生物,从单一农业到多层次农业等等,科学技术促使农业生产面貌大大的改观。近十几年兴起的生物技术是农业增产和扩大食物来源的新途径和新潜力。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