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1)
2023(7955)
2022(6332)
2021(6299)
2020(4858)
2019(11114)
2018(10586)
2017(19402)
2016(10399)
2015(12090)
2014(11912)
2013(11951)
2012(11207)
2011(9928)
2010(9877)
2009(9169)
2008(9472)
2007(8296)
2006(7446)
2005(6516)
作者
(27574)
(23059)
(23013)
(22180)
(14659)
(10810)
(10404)
(8930)
(8783)
(8282)
(8011)
(7655)
(7496)
(7488)
(7201)
(6981)
(6789)
(6775)
(6343)
(6213)
(5861)
(5625)
(5497)
(5237)
(5188)
(5175)
(5110)
(4936)
(4635)
(4542)
学科
(45058)
经济(45019)
管理(31927)
(26781)
(23846)
(20951)
企业(20951)
中国(19310)
方法(17598)
数学(15811)
数学方法(15736)
(14200)
财政(12392)
(11269)
(10397)
贸易(10388)
(10253)
(10002)
(9993)
财务(9972)
财务管理(9932)
地方(9616)
业经(9531)
企业财务(9494)
农业(8758)
(8419)
银行(8419)
(8065)
(8035)
(7852)
机构
大学(145658)
学院(144828)
(69174)
经济(68101)
研究(55168)
管理(51334)
中国(44751)
理学(43095)
理学院(42636)
管理学(42196)
管理学院(41914)
(39855)
(31640)
科学(29260)
财经(27745)
(27057)
(25405)
中心(24183)
研究所(23976)
经济学(23349)
(21166)
经济学院(20994)
北京(20987)
财经大学(20382)
(19935)
(19216)
(18759)
师范(18634)
(16462)
科学院(16301)
基金
项目(90904)
研究(72295)
科学(71964)
基金(66596)
(57252)
国家(56765)
社会(48117)
科学基金(48007)
社会科(45602)
社会科学(45593)
基金项目(33730)
教育(33294)
(32351)
编号(28563)
(27803)
资助(27522)
自然(26838)
自然科(26195)
自然科学(26190)
自然科学基金(25745)
成果(24988)
(22225)
中国(21402)
国家社会(21204)
课题(21040)
重点(21021)
(20440)
(19797)
教育部(19639)
(18899)
期刊
(79585)
经济(79585)
研究(53184)
中国(35060)
(34574)
管理(19745)
学报(18980)
(18665)
教育(18552)
科学(18547)
大学(15700)
财经(15077)
(14957)
金融(14957)
经济研究(14518)
学学(14350)
(13128)
农业(12928)
技术(12298)
(11259)
问题(10768)
业经(10725)
世界(9770)
国际(9365)
会计(8195)
(7560)
财政(7560)
(7159)
技术经济(6946)
图书(6897)
共检索到23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一花  樊丽明  
无论主张公共财政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张馨,1999)的观点,抑或强调公共财政是"取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高培勇,2001)的提法,都一致认为"民主性"是公共财政的实质。公共财政的民主性体现了财政活动中纳税人对收支安排的根本决定权和监督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傅道忠  
民主财政是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中国财政的民主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如何选取最为合适的民主财政形式,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主财政路径,是现阶段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推进财政的民主化,必须进一步增强财政的透明度,完善财政的民意表达机制,坚持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合理限制国家财政权,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财政权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必福  
财政立宪不仅是世界宪政国家的源头,也是一国实行宪政的基础,在我国更是推动法治国家和宪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指出财政立宪是通向法治和宪政的重要途径,并对西方财政立宪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立宪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财政立宪的事项安排和方式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乡镇财政是我国基层一级财政,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推进,国家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任务艰巨,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日益重要。建设乡镇财政必须按照民生型、服务型、节约型、效益型、公开性、数字型财政的发展要求,从健全机构、强化职能、改善服务、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推进乡镇财政建设,确保乡镇财政科学理财、为民办事、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志宇  敖涛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民主财政,不应该以现代民主的概念加以套用。文章通过对古代的财政制度加以梳理,得出民主财政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结论。我们当前的民主财政建设需要以史为鉴,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李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包括观念、举措、制度等在内的中国财政实践都将在未来发生深刻变化,必然要求中国财政学科能提供更多有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本文分析了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系统梳理和全面反思了中国财政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知识体系形成视角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范式转换以构建中国财政学科理论基础体系;从知识生产方式视角提出要坚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创造逻辑,采取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等综合研究方法以构建中国财政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从知识生产过程视角提出应着眼财政实践和财政学科的特殊性,综合考虑决定财政学科知识生产相关要素的积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加强财政学科人才培养并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学术活动体系和开放性的学术制度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向宇  陶维斌  徐红梅  
财政专户资金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完全游离于国库监督之外,不仅制约了国库单一账户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针对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现状,提出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路径方法,以利于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边曦  
所谓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民主决策机制。由于财政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因此,财政民主既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亦是政治民主的体现。以公共物品为基础来分析,财政民主似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决定了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而税收则是人们消费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财政资源应当由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它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财政民主不仅结合了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更是统一了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要求,其实现对政府行为法治和公民权利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财政民主的宪政逻辑、剖析中国财政民主的制度缺失,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财政民主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当前,"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已经勾画出湖北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框架。文章就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湖北发展战略转型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珊  
中央财政加大对科技的转移支付力度,是增强地方科技实力,带动地方科技发展,落实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在分级分税财政体制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财政对科技进行转移支付的现状,探讨了我国财政对科技的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财政对科技进行转移支付,运用转移支付资金提高地方科技实力,以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苑梅  
本文在对我国、美国、日本等三国财政对农业保险支持的运行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重点就构建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路径选择做出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全  宋高雅  贾康  
我国财政正处于紧平衡的运行状态,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是对财政治理在新时代提出的明确要求与现实挑战。本文从财税体制改革、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预算考核的运行机制,以及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债务化解路径展开分析,提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形成以传统产业的有序转型反哺新兴产业发展;以适应经济增长的节奏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以产业创新发展和ESG转型考核经济结构质量;以总量控制、融资路径拓展弥合区域间差异,从而实现地方债务的良性管控。本文建议通过制度优化和实施路径选择来寻找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债务高效管控的最大公约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慧波  
一、法制型财政与法治型财政辨析法制型财政与法治型财政主要有四个区别点。一是法制型财政主要指静态的财政运行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型财政所讲的法除静态的财政法律、法规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财政立法、行政执法以及依法理财等活动。二是法制型财政中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瀚尧  王乔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