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5)
2023(18827)
2022(16178)
2021(15466)
2020(13111)
2019(30565)
2018(30393)
2017(56803)
2016(31621)
2015(36230)
2014(36635)
2013(35800)
2012(33072)
2011(30090)
2010(30004)
2009(27404)
2008(27059)
2007(23842)
2006(20648)
2005(18401)
作者
(91620)
(76527)
(75873)
(72676)
(48639)
(36791)
(34919)
(29973)
(29148)
(27277)
(25995)
(25736)
(24220)
(24171)
(23870)
(23674)
(23418)
(22772)
(21943)
(21920)
(19017)
(18965)
(18504)
(17365)
(17081)
(17001)
(16993)
(16902)
(15484)
(15300)
学科
(124811)
经济(124674)
管理(85909)
(81643)
(66758)
企业(66758)
方法(60254)
数学(52747)
数学方法(52041)
中国(37259)
(33836)
(30846)
(29897)
业经(26614)
(24382)
贸易(24372)
教育(24290)
地方(23816)
(23699)
理论(22903)
农业(22466)
(21434)
技术(20003)
(19544)
(19289)
财务(19207)
财务管理(19159)
环境(18678)
企业财务(18099)
(17982)
机构
大学(456992)
学院(451483)
(177510)
经济(173629)
管理(172346)
研究(155623)
理学(149719)
理学院(147931)
管理学(145111)
管理学院(144280)
中国(111365)
(98544)
科学(98056)
(79261)
(78779)
(75866)
研究所(72896)
中心(69711)
业大(68989)
(66697)
师范(66088)
(65863)
财经(64069)
北京(62607)
农业(59901)
(58265)
(55756)
师范大学(53883)
经济学(53820)
(53056)
基金
项目(307442)
科学(241618)
研究(224837)
基金(221274)
(193873)
国家(192254)
科学基金(163586)
社会(139358)
社会科(131875)
社会科学(131838)
(119784)
基金项目(116630)
教育(108557)
自然(106908)
自然科(104431)
自然科学(104401)
(102852)
自然科学基金(102528)
编号(92485)
资助(92162)
成果(76862)
重点(70021)
(69151)
(65737)
课题(65659)
(63334)
教育部(59265)
创新(59026)
科研(59016)
大学(57956)
期刊
(187030)
经济(187030)
研究(135099)
中国(87703)
学报(74757)
教育(70304)
(67807)
科学(67280)
管理(60419)
(59615)
大学(56592)
学学(52162)
农业(47227)
技术(42255)
(33418)
金融(33418)
财经(30883)
经济研究(30503)
业经(29805)
(26484)
(25571)
问题(24670)
图书(24204)
技术经济(21748)
(21575)
科技(20804)
统计(20602)
(20334)
理论(20203)
资源(19630)
共检索到65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时晨晨  
从知识生产三要素理论看,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已经到达了转向的临界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和国家发展新战略对比较教育知识的新需求使转向具备迫切性;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积累的丰富和实践应用的多元奠定了转向的可行性;研究队伍数量的壮大和质量的提升保障了转向的可能性。这三股转向动力正在推动未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生如下转向:研究目的与功能定位调整为"生产教育理论"和"服务国家战略";研究技术路线变革为开展真正的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研究人员培养转变成兼重外语语种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培训。这三大转向如果顺利实现,将会产生重大的时代意义:帮助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摆脱"学科危机",重获新生;指导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科学化发展;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知识咨询服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健  李澎  
在传统两要素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的基础上,把土地要素纳入研究框架中,形成三要素投入随机前沿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分析2000—2013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的生产效率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城市整体的生产效率水平从2000年的29.8%稳步提高到2013年的54.9%,城市生产效率不断得到改善,但整体水平偏低;东北三省城市的生产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辽宁、黑龙江和吉林,辽宁省城市平均生产效率显著高于黑龙江省城市26.7%,而吉林省城市平均生产效率显著低于黑龙江省城市1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劲  
发展规划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纲领。优秀的企业发展规划不能只局限于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和价值创造,还应该建立充分利用国家、社会、企业与员工相互联系的经济关系。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基础是合理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准确定位的企业发展战略,完善良好的社会公德准则和践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为动力、战略为纲领、公德为规范的发展规划是具有智慧和生命力的企业发展思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颖   李诗雨  
构建包容性绿色低碳经济,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绿色经济热潮的到来,探究ESG与“碳”之间的关系、考虑ESG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价值等命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案例,将10个指标划入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大维度中,采用cs QCA(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验证ESG三因素不同组合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效益型和管理驱动型两个条件组态均能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企业不论是趋向注重环境绩效与完善治理机制,还是偏好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治理能力,都有助于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积极围绕“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将ESG理念贯穿公司战略与决策,加强内部控制和部门合作,进一步增强我国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鸣  
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资本三要素"投入的视角来看,在中非农业合作中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中国非常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投入活动,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农产品加工创新、双边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来推动非洲农业的进步,是实现中非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利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超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仅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对普通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偿。然而,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却令人堪忧,这在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职业教育的三要素方面均有鲜明表现。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应从这三要素入手,具体措施是需要加强对学生特点的研究,建立职业教育内外衔接通道;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职业教育机构任教,创立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的"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制度;优化教育措施,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其整体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庆利  张健  孙维胜  
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企业的决策、管理及技术三个要素在企业运营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宏伟  李桂芹  陈红  
本文测算了197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历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对三次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次产业TFP存在差异。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率(TRE)模型测算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率,分析中国产业间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趋势为正,应把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敏  银路  
新兴技术演化是在技术自身、市场需求、配套环境、企业能力等众多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本文对企业能力、市场需求和配套环境与新兴技术之间的共生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新兴技术"三要素多层次共生演化"模型,旨在通过研究本模型为揭示新兴技术演化过程的特征提供一个多视角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为进一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入研究新兴技术演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志全  朱殿霄  侯丽薇  王东阳  
本文基于生产的基本三要素角度,对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本利用率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业与工业生产率的差距年限为17年;农业土地产出率远低于工业,易造成土地要素的流失;农业资本利用率低,农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本要素。基于此,本文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要素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农民职业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非农资本介入农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韧  王润华  
信息作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与纽带,把市场经济中各个独立、分散的要素联结成一个市场整体,愈是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社会,愈是日臻完善的市场机制,信息的牵一发而制全身的作用愈发明显突出。因此,在考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出发点时,仅仅单一、孤立地分析市场的各个生产要素的作用是不够的,而应以信息为纽带,沟通各要素的关连,才能使经济运行机制趋于合理完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交换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体现价格竞争,优胜劣汰。价格左右着市场供求关系,自动地调节产品的交换。这里的价格,也就是一种信息,当某种商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荷芳  查吉德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包括培养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人才规格方面的有效信息。人才类型定位,有助于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区别,体现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的分工和使命,当前宜定位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人才层次定位,有助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合理分工,避免各层次职业教育交叉重复,中职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未来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则培养专家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人才规格定位,旨在增强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应避免培养规格缺位、虚化、理想化和现实化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解振明  
从“人群、技术和管理系统”三个要素分析造成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 ,在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地方 ,首先 ,有一定规模的男孩偏好的人群 ;其次 ,有可以获得的性别选择信息和技术服务 ;同时 ,存在着对性别选择行为疏于管理的系统。这三要素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生育政策的大环境下发挥着作用 ,因此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工作必须从这三要素入手 ,同时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出生性别比治理工作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策环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中国市场波动三要素论(1953-1990)陈乐一市场波动是市场不断扩张、收缩的循环过程。扩张来自于政府的“赶超压力”和企业的“企业压力”,收缩则是由于受到了“基础瓶颈”的制约。因此,政府、企业和“基础瓶颈”成为市场波动的三要素。本文的分析就是立足于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