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2)
- 2023(4754)
- 2022(3906)
- 2021(3851)
- 2020(3014)
- 2019(7244)
- 2018(6935)
- 2017(13062)
- 2016(6772)
- 2015(7910)
- 2014(7654)
- 2013(7888)
- 2012(7488)
- 2011(7171)
- 2010(6999)
- 2009(6527)
- 2008(6460)
- 2007(5354)
- 2006(4924)
- 2005(4635)
- 学科
- 济(39103)
- 经济(39066)
- 管理(17256)
- 中国(16171)
- 方法(15205)
- 数学(14262)
- 数学方法(14225)
- 业(13731)
- 企(9446)
- 企业(9446)
- 贸(9149)
- 贸易(9144)
- 易(8979)
- 农(7829)
- 制(7085)
- 地方(6931)
- 城市(6349)
- 财(6204)
- 环境(6181)
- 发(5897)
- 关系(5573)
- 业经(5420)
- 出(5386)
- 学(5319)
- 银(5316)
- 银行(5316)
- 体(5284)
- 行(5223)
- 融(5033)
- 金融(5033)
- 机构
- 大学(108634)
- 学院(104364)
- 济(56962)
- 经济(56098)
- 研究(44384)
- 管理(38237)
- 中国(34429)
- 理学(32538)
- 理学院(32093)
- 管理学(31834)
- 管理学院(31612)
- 京(24640)
- 财(23177)
- 科学(23071)
- 所(21492)
- 经济学(20088)
- 研究所(19563)
- 财经(19151)
- 中心(18304)
- 经济学院(18076)
- 经(17804)
- 北京(16214)
- 院(15911)
- 财经大学(14404)
- 范(13876)
- 科学院(13843)
- 师范(13820)
- 农(13487)
- 江(13138)
- 研究中心(13132)
- 基金
- 项目(69007)
- 科学(56537)
- 基金(54906)
- 研究(50581)
- 家(48065)
- 国家(47790)
- 科学基金(41001)
- 社会(37055)
- 社会科(35411)
- 社会科学(35404)
- 基金项目(28539)
- 自然(24224)
- 自然科(23728)
- 自然科学(23723)
- 自然科学基金(23324)
- 资助(22557)
- 教育(21742)
- 省(21226)
- 划(19922)
- 中国(18011)
- 国家社会(17591)
- 部(17590)
- 编号(17071)
- 重点(15624)
- 教育部(15494)
- 发(15338)
- 人文(14152)
- 成果(14100)
- 创(13652)
- 社科(13603)
共检索到161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录
试论中国城市住宅的产权调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刘玉录产权是体制的基础,是体制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塑造新的住宅产权体系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笔者试从中国住宅存量产权出发,借用现代产权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国内住宅产权调整做一初步探讨。一、住宅产权的选择在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书桂
城镇经济是近现代工商业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产物,集约利用土地是城镇住宅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城镇住宅产权是一种经济权利。集中居住产生的外部负效应,使得城镇住宅产权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中国城镇住宅产权引发的纠纷,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城镇住宅产权的行使应该局限于市场机制有效作用的范围内。市场化是解决城镇住宅产权纠纷的基本途径。认为城镇住宅产权具有相对性,中国城镇住宅产权纠纷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劣质土地财政是中国城镇住宅产权纠纷的重要原因,是本研究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集中居住 外部性 城镇住宅产权 相对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晨光
从国际大环境的角度研究中国住宅问题──《中国城市住宅的挑战》评介去年(1994年)九月,在第六届国际住宅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进行期间,正在展卖的三本同样开本、同样装帧和封面设计,同样内容而用中文、英文、法文撰写出的书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这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扬
随着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住宅产权问题不断地从各个角度被提出。在中国城镇住宅体制改革中,出售公有住宅、多渠道筹资建房,以及提高公有住宅租金水平,始终构成其最重要的三项内容。就出售现存公房以及新建的商品房来说,既然涉及买卖,买卖对象的性质以及买者对该对象所拥有的权利,无疑必须首先界定清楚。动员各方面的资金来建造住宅也是这样。如果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其投资的积极性绝不可能持久。甚至提租也回避不了住宅产权问题。因为,举凡提租所需的补贴资金来源、提租收入在政府和单位之间的分享,以及这些收入的使用等等问题,都需要在住宅产权界定清楚的基础上方能妥善解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利林 杨俊 胡学东
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历来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住宅价格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内在规律性,探索这一规律信息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本文在总结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与模式、影响因素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深化。研究结论如下:未来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研究应立足于经济转型与制度改革的特殊背景,重视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加强宏观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定量研究以及探索住宅价格低值集聚的内外因素,全面考察各类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强化GIS技术对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特征信息的挖掘,并探索多维空间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GIS模型,实现对住宅价格时空演变与分布的模拟分析与趋势预测;拓展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的普及性应用,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住宅价格监测成果形成动态互补性应用。
关键词:
城市住宅价格 时空演变 研究进展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洋 王德利 刘丽华 闫梅 王少剑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化的新趋势、新格局与新特征,并定量探索土地市场因素对其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PDI分化指数分析、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城市住宅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化现象,分化的主方向是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等级性分化;住宅价格的空间差异格局呈现出行政等级性差异增强,空间集聚性分异减弱的新格局与新特征;土地市场包括的土地供给和土地成本因素同时决定了中国城市间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化,其中土地供给对三线城市的的影响更为显著;土地市场对不同等级城市的影响程度各异,整体来看,对一线城市房价增长的驱动最为明显。研究结论:2009年以来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化显著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向肃一
市场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构成了目前中国城市住宅市场的供应体系。依据中国3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开发统计数据,选择吸纳率作为评价住宅市场供需均衡状态的指标,利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重点研究了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给结构的城市差异性。研究发现,在城市住宅市场中,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作为具有政府资助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存在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其政策的设定和实施会对整个住宅市场产生影响,地方政府应在利用比较全面的住宅市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成栋 黄友琴
第二住宅古已有之,而在当代中国出现了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来源和产权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租赁公房为主转变成了多样化的住房来源和产权,并且出现了拥有多套住宅的现象。地理因素影响第二住宅的获得。运用2005年CGSS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自有多套住宅家庭的地理特征,直辖市和省会市辖区自有多套住宅城市家庭比重低于其他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的城市比其他城市自有多套住宅比例高,一线、二线城市低于四线城市。将城市居民分为本地市民、城镇移民、农村移民家庭和其他,本地市民家庭和全体城市家庭地理特征一致,城镇移民家庭和农村移民家庭空间模式有所不同,并且本地市民比移民更可能自有多套住宅。运用LOGIT模型在控制了家庭收入、移民类型等社会经济特征之后,城市行政等级和人口规模、市场等级等地理因素依然是影响全体城市家庭和本地市民家庭自有多套住宅的重要因素。它实际上表示的是地方住房市场,特别是房价和低价住房资源可得性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第二住宅 空间分布 城市 中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晃 杨朝军
基于永久性收入理论,引入家庭可支配预期收入增长率,构建了家庭对房产的可支付模型,推导出房价收入比的动态泡沫临界值区间,利用2002~2013年数据对中国36个城市不动产市场价格泡沫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房价收入比泡沫临界值具有重要影响,并呈正相关,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动态临界值区间是6.33~11.62,城市住宅不动产市场呈结构性泡沫;城市住宅不动产市场价格泡沫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间的传导,2012年开始,部分二、三线城市出现去泡沫化现象。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不动产泡沫 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英楠 吉晓萌
基于永续盘存法,本文创新性地估算了1997—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住宅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城市层面住宅资本存量的基本特征,并估计了住宅资本的回报率。估算结果表明:第一,从城市总体来看,住宅资本存量的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年均涨幅。第二,各地区和各分线城市的人均住宅资本存量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和二线城市的人均住宅资本存量增速更为迅猛。第三,近年来,除一线城市的住宅资本回报率有所上升以外,其他地区的住宅资本回报率均呈大幅下降的趋势,即住宅投资效率在不断下降。但各地区、各分线城市住宅资本回报率的变化呈现收敛特征。综上,应警惕住宅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可能对投资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岐平 王要武
住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首先,住宅是人类"衣、食、住、行"四大消费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的生存资料,而且是人类的发展与享受资料。发展住宅产业对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住宅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容量大的特点,其适度的发展规模,既可以促进建材、建筑、房地产、轻工、化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刺激金融业、商业的繁荣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我国1994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一洺 杨永春 李甜甜
转型期,中国城市住宅供给日益多元化,城市居民的个体需求因素对住房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从居民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等层面提出对住宅区位选择影响的理论假设。以成都市为例,通过深度访谈方法获取原始资料,并提取居民住区选择的影响因子,完成定量调查表,对所提出的相关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转型期居民属性因素通过通勤、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及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区位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并呈现出城市社会各阶层住宅区位选择的趋同化趋势。
关键词:
转型期 居民属性 住宅区位选择 成都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成栋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市场分配机制的建立,住房市场细分研究变得越来越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在引进和应用国外市场细分理论方面成果很多,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行为的独特性很少;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学术成果还很少,并且从细分标准、细分方法等方面需要新的突破,细分结果比较粗略,需要更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
住宅 市场细分 中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易成栋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市场的发展,住房市场细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世代细分理论,中国城镇住房消费者可分为五个世代,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为依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此世代细分标准在中国城镇住宅市场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城镇住宅市场 市场细分 世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