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1)
- 2023(7417)
- 2022(5995)
- 2021(5296)
- 2020(4343)
- 2019(9791)
- 2018(9228)
- 2017(17392)
- 2016(9896)
- 2015(11913)
- 2014(11967)
- 2013(11412)
- 2012(10573)
- 2011(9507)
- 2010(9575)
- 2009(8538)
- 2008(8601)
- 2007(7960)
- 2006(6708)
- 2005(5626)
- 学科
- 济(42846)
- 经济(42810)
- 管理(29179)
- 业(25526)
- 方法(23094)
- 企(21926)
- 企业(21926)
- 数学(20086)
- 数学方法(20002)
- 中国(13695)
- 财(12015)
- 农(10383)
- 教育(10250)
- 理论(9806)
- 业经(9583)
- 地方(9433)
- 务(8072)
- 财务(8053)
- 财务管理(8039)
- 企业财务(7803)
- 教学(7518)
- 农业(7175)
- 贸(6890)
- 贸易(6881)
- 易(6639)
- 制(6495)
- 和(6142)
- 产业(6054)
- 技术(5708)
- 融(5636)
- 机构
- 大学(138257)
- 学院(135029)
- 济(53492)
- 经济(52329)
- 管理(50997)
- 理学(43927)
- 理学院(43437)
- 管理学(42761)
- 管理学院(42475)
- 研究(40046)
- 中国(28639)
- 京(28453)
- 财(27400)
- 江(21813)
- 财经(21490)
- 范(21479)
- 师范(21353)
- 科学(20640)
- 经(19611)
- 中心(18995)
- 北京(17892)
- 州(17426)
- 经济学(17357)
- 所(17156)
- 师范大学(17012)
- 教育(16591)
- 业大(16355)
- 农(16313)
- 财经大学(15947)
- 经济学院(15866)
- 基金
- 项目(87873)
- 研究(72353)
- 科学(70010)
- 基金(61315)
- 家(50448)
- 国家(49926)
- 社会(46108)
- 科学基金(44325)
- 社会科(43627)
- 社会科学(43619)
- 教育(38162)
- 省(35888)
- 基金项目(31819)
- 编号(31009)
- 划(29410)
- 成果(26930)
- 自然(25522)
- 资助(25265)
- 自然科(24918)
- 自然科学(24916)
- 自然科学基金(24512)
- 课题(23244)
- 部(20938)
- 重点(20037)
- 大学(19979)
- 年(19958)
- 教育部(19215)
- 项目编号(18941)
- 发(18856)
- 创(18848)
共检索到21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伟文 李亚东
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认证是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剖析专业认证在促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局限,找准全面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专业认证中的大学质量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质量观、管理方法、质量保证和协同治理等方面,同时现实中也存在功利性、工具化和被动性的倾向等局限。大学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需要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模仿追随走向理性推进;二是从制度约束走向自觉行动;三是从价值认同走向自我实现。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质量文化 价值 局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毅
行业背景、地域依存和质量意识,是高等职业院校较为显著的个性特征。促进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质量文化互动融合,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融合,要做到产业与职教,行业与校园,企业与课堂的对接;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要借助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校园文化的整合、引领作用;校园文化与质量文化融合,需关注质量环境和质量形象,提高院校长领导力和教师质量意识,重视人文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等,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目录也随之调整,在价值导向上比以往更加强调适应性、衔接性和数字化。在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着眼点上要增强匹配性、提升适切性、注重超前性;并从对接区域产业链顶层布局和设置专业、融入新培养标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瞄准新技术方向引领技术转化与应用三方面着力,切实提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晓乐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引领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着力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编制"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规划须着眼于问题,当前的问题主要有,社区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对接还需进一步完善;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冲突,存在社会稳定隐患;通过居民自身治理实现社区治理成为新的课题。"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应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推进社区自治,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处理好法治和自治、政府与社会、治理与培育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推进"十三五"时期社区建设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十三五规划 着力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迟福林
开放文化是关系一个国家走向强盛或跌入衰败的大问题。探讨国家兴衰的分析应该有多种视角,从经济学来说,比如说有制度视角,也有利益集团的视角,从世界历史的发展多视角研究国家兴衰成果,目前应该说还是比较少的。文化不仅是开放中应有的要素,并且带有决定性的特征。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社会的区别,不仅在于财富和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应该是人民的价值观念、创造力和文化,文化的差异决定着发展路径的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仕农 庞洪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玲
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将大大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并依托央行建立“一币、两库、三中心”为架构的数字人民币系统和“央行—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的二元运营模式,提升整个金融业甚至社会的效率,助力数字经济实现新飞跃。虽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能促进信息安全、金融科技、电子支付行业迎来新增长,但数字化创新还存在诸多未知,数字人民币释放增长潜力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监管政策不完善、生态链各环节接受度不高等难点。为促进数字人民币稳步落地、加速普及,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和激活产业发展活力,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加快数字货币金融制度建设,以加快数字货币立法为出发点,成立数字货币监管部门;推进数字货币流通环境建设,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加强终端市场和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模式推广创新;从技术层面不断研发创新,强化技术自主性、数据安全性,提升可扩展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德保
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税制的变革。当前正值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有利时期,应该按照“规范税制、降低税负、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指导原则,着力优化税制结构,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规范的税收制度。
关键词:
税制改革 指导原则 着力点 税制结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
本文分析认为,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金融市场中积累了庞大的"有毒资产",目前这种推迟矛盾爆发的做法虽然给美国经济争取到两年的缓冲期,但新的危机仍可能会出现,使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因此,对未来的国际经济环境绝不能过于乐观,2010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线,不应采取紧缩方针,而仍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宏观调控 财政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黄益平 李稻葵 丁志杰 管涛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并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先,以零碳金融创新为契机,积极探索人类历史中前所未有的零碳金融发展模式,推进中国零碳金融体系建设,成为构建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最佳诠释。其次,金融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强国通常都拥有开放的金融体系、货币和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应努力让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与国际市场制度接轨,保持并增强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服务内地的金融强国建设。此外,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更具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来源之一。最后,金融强国建设还须紧紧抓住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做大做强国债市场,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释放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劲松
创建以精品专业为代表的专业品牌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剖析高职精品专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精品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内涵建设应重点从6个方面着力:建立"伺服型"专业培养目标调控机制、加快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适应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以"双师"与"团队"为特征的专业教学队伍、实施专业研究能力建设工程、推进专业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精品专业建设 着力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福明
地方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路径,是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的有效实践,更是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引擎。通过分析地方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三大价值,提出了地方特色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转变高职服务理念、明确产业服务对象、培养产业所需人才、促进师资双向流动、加速技术转化应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六个着力点。
关键词:
高职 特色产业学院 价值逻辑 着力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同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也席卷全球。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如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有效发挥其应有功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立身,是摆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平
本文认为,服务业"营改增"应加快进程,将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进行的试点扩大至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增值税改革的正确思路应是"十二五"时期后三年根据难易程度分期分批整体推进改革,并按照系统改革思维将"营改增"与完善增值税制度和推动增值税立法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增值税 服务业 税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