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9)
- 2023(5678)
- 2022(4756)
- 2021(4171)
- 2020(3162)
- 2019(7327)
- 2018(7138)
- 2017(13396)
- 2016(7199)
- 2015(8134)
- 2014(8287)
- 2013(8253)
- 2012(8193)
- 2011(7727)
- 2010(7970)
- 2009(7257)
- 2008(7236)
- 2007(6617)
- 2006(6282)
- 2005(6091)
- 学科
- 济(39998)
- 经济(39965)
- 业(17816)
- 地方(17563)
- 管理(17466)
- 中国(15110)
- 企(11907)
- 企业(11907)
- 农(11722)
- 业经(10288)
- 地方经济(9802)
- 发(8959)
- 方法(8582)
- 农业(8307)
- 融(8207)
- 金融(8207)
- 银(7566)
- 银行(7558)
- 行(7490)
- 环境(7211)
- 数学(7017)
- 数学方法(6966)
- 贸(6736)
- 贸易(6725)
- 发展(6710)
- 展(6690)
- 制(6429)
- 学(6411)
- 易(6383)
- 技术(6115)
- 机构
- 学院(108026)
- 大学(105252)
- 济(47647)
- 经济(46526)
- 研究(44589)
- 管理(37233)
- 中国(33814)
- 理学(30070)
- 理学院(29630)
- 管理学(29237)
- 管理学院(29006)
- 科学(26236)
- 京(24033)
- 所(23548)
- 财(21108)
- 研究所(20885)
- 中心(19572)
- 农(18755)
- 江(18462)
- 范(17245)
- 师范(17087)
- 北京(16097)
- 院(15974)
- 财经(15602)
- 州(15364)
- 省(14714)
- 农业(14235)
- 业大(14120)
- 经济学(14083)
- 经(13978)
- 基金
- 项目(64044)
- 科学(50148)
- 研究(49982)
- 基金(43572)
- 家(37377)
- 国家(36994)
- 社会(31449)
- 科学基金(31101)
- 社会科(29800)
- 社会科学(29796)
- 省(26481)
- 基金项目(22484)
- 划(21959)
- 教育(21817)
- 发(21435)
- 编号(20794)
- 自然(17782)
- 发展(17758)
- 资助(17632)
- 展(17440)
- 成果(17364)
- 自然科(17323)
- 自然科学(17321)
- 自然科学基金(16977)
- 课题(16022)
- 重点(15018)
- 创(13495)
- 部(13335)
- 年(12822)
- 国家社会(12657)
共检索到19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建龙
当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然而,自进入80年代以来,上海钢铁工业却在一步一步地走向萎缩和衰落。固定资产原值从1985年的21.80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38.24亿元,净增16.44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净值从1985年的13.20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4.84亿元,净增11.64亿元,增长88%;钢材产量从1985年的451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475万吨,净增24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在美
中央关于沿海地区坚决实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设想,对我们钢铁工业深入改革、加快发展、加速改造指明了战略方向。一、长期国内自循环的封闭状态是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模式的要查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和它的经济运行模式是有密切关系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表明,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 陆心贤 沈玉芳
上海,是目前国内钢和钢材产量仅次于鞍钢并在全国承担着独特生产专业化任务(以生产中小型钢材为主)的九大钢铁基地之一;又是近代在当地一无铁矿、二无焦煤的情况下,为适应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位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钢铁工业老基地。作为老基地,一方面基础雄厚,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先天不足,尤其在涉及宏观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布局上,存在着一些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厚柏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广西的钢铁工业起步于1958年,到现在有了很大发展,但因广西没有工业炼焦用煤,富铁矿资源少而分散,且有害杂质含量高,虽经很大努力,但至今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1992年,全自治区产钢量为67万吨,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22位,人均钢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当年全自治区钢材缺口近50万吨。故不少人曾认为钢铁工业在广西产业结构中属配套产业,只能创造条件相应发展,不足部分可通过国内区际间交换解决。笔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从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墨阿侠 张浩 刘桔
前言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是基础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钢铁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因此,研究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准确地预测钢铁工业的发展,预测未来钢铁需求量,不仅对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钢铁生产计划和冶金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进出口计划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国家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也有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明旭 杨建新
目前世界上的炼钢流程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二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本文从可持续技术评价的角度,对转炉和电炉炼钢技术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电炉炼钢技术的可持续度要显著高于转炉炼钢技术。因此,发展电炉炼钢技术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我国发展电炉炼钢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大力发展电炉炼钢技术的政策建议,推进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
电炉炼钢 评价 可持续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莫菊林
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我国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5190万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钢铁工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期,约有80-90%的钢铁产量集中在东北一带。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占全国的94.5%,铁产量占全国的88%。全国解放以后的1952年,沿海地区的钢产量仍占全国的85.8%,其中辽宁一省就占70%,而西南、西北两大地区合起来也只占3.8%。党和国家为此从战略上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局面,在沿海一带扩建鞍山、上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熊志军
从1992年开始的全国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扩张,推动了钢铁工业快速、健康的发展,钢的年产量在1992年达到8093万吨的新水平后,1993年又达到8830万吨,两年增长近1800万吨。钢材产量在1992年净增1056万吨的基础上,1993年又比上年净增906万吨。据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1993年上半年我国钢产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产钢大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品种质量上、在市场竞争力上,我们还称不上是产钢强国,在国际钢铁市场也没有应有的地位。面对这样强烈的反差,我国钢铁工业如何确定90年代的发展战略,实现从产钢大国到产钢强国的质的飞跃,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海宁 齐二石
文章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引入我国钢铁工业综合效率评价,以每年钢铁工业综合发展情况作为决策单元,对其1986年~2006年发展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总结了钢铁工业20年来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钢铁 效率评价 DEA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阳 杨云超
我国钢铁工业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工艺装备、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以及能耗、物耗、劳动生产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不高、环保建设滞后、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未来钢铁工业应该走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其根本途径是淘汰生产过程中的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钢材质量,逐步实现产钢的高效化和用钢的减量化,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减少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
关键词:
钢铁工业 低碳经济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