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6)
- 2023(10030)
- 2022(8336)
- 2021(7637)
- 2020(6406)
- 2019(14509)
- 2018(13984)
- 2017(27002)
- 2016(13983)
- 2015(15464)
- 2014(15193)
- 2013(14780)
- 2012(13303)
- 2011(11832)
- 2010(12304)
- 2009(12235)
- 2008(11378)
- 2007(10496)
- 2006(9415)
- 2005(8702)
- 学科
- 业(58677)
- 管理(58282)
- 企(54637)
- 企业(54637)
- 济(51116)
- 经济(51017)
- 融(26735)
- 金融(26733)
- 财(25062)
- 银(24624)
- 银行(24617)
- 行(23772)
- 中国(21341)
- 方法(20636)
- 制(20587)
- 务(18671)
- 财务(18641)
- 财务管理(18611)
- 企业财务(17946)
- 数学(17282)
- 数学方法(17145)
- 技术(16478)
- 业经(15309)
- 体(13811)
- 技术管理(12489)
- 农(12437)
- 体制(12266)
- 中国金融(11085)
- 地方(10773)
- 理论(9834)
- 机构
- 学院(193737)
- 大学(192621)
- 济(84205)
- 经济(82516)
- 管理(78912)
- 理学(67430)
- 理学院(66839)
- 管理学(66106)
- 管理学院(65722)
- 研究(58724)
- 中国(54154)
- 财(46716)
- 京(38440)
- 财经(35834)
- 经(32412)
- 江(30090)
- 科学(30077)
- 中心(29634)
- 所(27275)
- 财经大学(26905)
- 经济学(26564)
- 州(24227)
- 北京(24119)
- 商学(23880)
- 经济学院(23829)
- 研究所(23730)
- 商学院(23662)
- 融(22614)
- 农(22499)
- 金融(22157)
- 基金
- 项目(123256)
- 科学(100008)
- 研究(94744)
- 基金(91499)
- 家(77002)
- 国家(76327)
- 科学基金(68425)
- 社会(63557)
- 社会科(60565)
- 社会科学(60555)
- 省(48893)
- 基金项目(48662)
- 教育(43699)
- 自然(42008)
- 自然科(41092)
- 自然科学(41085)
- 自然科学基金(40445)
- 划(39712)
- 编号(36919)
- 资助(35902)
- 创(32593)
- 成果(30918)
- 制(30427)
- 创新(29465)
- 部(28144)
- 重点(27660)
- 国家社会(26568)
- 课题(26077)
- 发(25897)
- 教育部(25474)
共检索到307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双怡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微观效率还是宏观效率均存在偏低的现象,而且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就应结合这两个方面对融资制度进行创新。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制度 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再融资 过度投资 产权性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静
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做出的承诺及履行状况进行研究,剖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承诺违约的原因,探寻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漏洞,建议通过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加强上市公司自律敦促再融资承诺落到实处,以夯实资本市场的信用基础,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上市公司 再融资 治理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满文
并购融资制度对并购效率起着核心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浪潮的到来,并购市场日益呼唤健全的并购融资制度。本文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并购融资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融资制度 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元林 赵光洲
我国当前的环保投资有限,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以至于环境治理和恢复速度远远落后于环境的破坏速度。必须完善我国的环保投融资体制:合理划分各投资主体的环境事权,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促成融资格局多样化;完善市场机制和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有利于预防污染的投融资机制。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投融资体制 市场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路
一、引言中国资本市场创建于1990年代初期,伴随着过去20年的不断改革、发展与创新,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制度性变革。新股发行制度依次历程3个主要阶段,即从1990年末至1999年7月的"审批制",从1999年7月到2004年2月的"核准制",以及2004年2月至今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宗翰 雷良海 张一纯
研究2008—201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和动机,及其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断点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性,其次分析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动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3%的研发门槛附近存在显著的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现象;第二,研发操纵显著地帮助上市公司缓解融资约束;第三,在研发门槛之上的非研发操纵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显著降低,研发操纵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没有显著提高,说明存在创新资源冗余现象。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的主要动机之一,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过多的创新资源。研究结果以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创新监管效率和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优化。
关键词:
研发操纵 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断点回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勤业 刘宇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本文从行业、目标、财务变化、发行方案以及二级市场表现等方面,剖析了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共性和差异;在阐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再融资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生
融资难制约着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因此,从文化创意产业、行业的角度去分析融资困境形成的原因,发掘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优势,才能为其突破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红忠 汪玉杰
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薇 曹海敏
现金流操纵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异常现象,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背景,研究其对管理层现金流操纵的制约程度。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抑制了企业的现金流操纵,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的检验显示,融资融券制度通过增加管理层自利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现金流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内控水平较低和法律环境较差地区的上市公司,融资融券制度发挥作用更显著。以上结论,一方面验证了融资融券制度的作用;另一方面,旨在为融资融券制度政策的执行力研究提供经验数据。
关键词:
融资融券 现金流操纵 治理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BOT项目融资在我国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并通过与发达国家BOT项目融资方式的对比,指出了我国BOT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将民间资本引入我国基础建设领域的一些新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康涛 张然 徐浩萍
本文考察了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声誉是否影响民营公司的债务融资。基于2002~2007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最终控制人若遭到媒体负面报道,则下一年债务融资规模更低。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决策时,会考虑借款人的声誉。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则声誉对债务融资的影响越弱。这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了对声誉等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即声誉和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关键词:
声誉 债务融资 媒体报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苏
以2005~200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长期借款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长期借款比重正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获取长期借款的作用更为有效。这些经验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债务融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应,当公司外部治理环境较差时,独立董事能够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
关键词:
制度环境 独立董事 长期借款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