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5)
- 2023(13922)
- 2022(11058)
- 2021(10001)
- 2020(8468)
- 2019(18636)
- 2018(18768)
- 2017(35930)
- 2016(19539)
- 2015(21822)
- 2014(22194)
- 2013(21807)
- 2012(19881)
- 2011(17597)
- 2010(17999)
- 2009(16945)
- 2008(16940)
- 2007(15797)
- 2006(14263)
- 2005(13055)
- 学科
- 业(89040)
- 济(86535)
- 经济(86421)
- 企(71821)
- 企业(71821)
- 管理(65816)
- 农(46666)
- 业经(33110)
- 农业(31131)
- 方法(30830)
- 财(26183)
- 中国(25217)
- 数学(22232)
- 数学方法(22084)
- 制(20460)
- 地方(19586)
- 技术(19303)
- 务(18412)
- 财务(18371)
- 财务管理(18348)
- 体(17373)
- 企业财务(17354)
- 策(16094)
- 理论(15821)
- 和(15124)
- 划(14512)
- 产业(14297)
- 学(14117)
- 贸(13619)
- 贸易(13609)
- 机构
- 学院(284606)
- 大学(274024)
- 济(121388)
- 经济(119052)
- 管理(112080)
- 理学(95285)
- 理学院(94400)
- 研究(93720)
- 管理学(93097)
- 管理学院(92594)
- 中国(74656)
- 农(61423)
- 京(58002)
- 科学(55203)
- 财(55014)
- 江(47603)
- 农业(46984)
- 所(46881)
- 业大(45588)
- 中心(43569)
- 财经(42517)
- 研究所(42010)
- 经(38298)
- 州(36678)
- 北京(35669)
- 经济学(35657)
- 范(34711)
- 师范(34313)
- 院(33537)
- 经济管理(32556)
- 基金
- 项目(182976)
- 科学(145413)
- 研究(139653)
- 基金(130779)
- 家(112330)
- 国家(111176)
- 科学基金(96765)
- 社会(90296)
- 社会科(85217)
- 社会科学(85197)
- 省(76139)
- 基金项目(69628)
- 教育(61922)
- 划(60403)
- 自然(59408)
- 编号(58356)
- 自然科(58025)
- 自然科学(58011)
- 自然科学基金(57041)
- 资助(51046)
- 成果(46001)
- 发(42678)
- 创(41245)
- 业(40876)
- 重点(40763)
- 课题(40208)
- 部(39806)
- 创新(37712)
- 国家社会(36947)
- 制(36287)
- 期刊
- 济(151313)
- 经济(151313)
- 研究(83205)
- 中国(63670)
- 农(63587)
- 管理(45289)
- 财(45113)
- 农业(42646)
- 学报(41319)
- 科学(40280)
- 大学(32848)
- 业经(32322)
- 学学(31233)
- 教育(29732)
- 融(28919)
- 金融(28919)
- 技术(28163)
- 业(22507)
- 经济研究(21851)
- 财经(21602)
- 问题(20664)
- 经(18906)
- 技术经济(16485)
- 世界(15273)
- 农村(15113)
- 村(15113)
- 版(14855)
- 商业(14701)
- 农业经济(14680)
- 现代(14550)
共检索到443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君望
试论三高农业的总体结构与农业机械化产业建设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刘君望一、三高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的发展,对于象我们这样人口众多、耕地相对较少的大国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农业的高产任何时候都在提倡,并取得了以占有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明栋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农业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但因家庭经营的局限,客观上造成了对农业机械化建设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机具总量虽有较大发展,但养机户根据利之大小确定机之所往,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导致机为农服务很困难。据某村调查,所有购机户购机目的并不在于直接服务农业,而是以投向非农产业为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立新
关于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四川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任立新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专业化、系列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而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乃是整个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环节。没有发达的农业机械服务,便没有发达的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 傅泽田 穆维松
在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呈现的一致性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 一致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悟然
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机装备现代化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机装备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及农业生产应用与管理服务上,以改善农机装备制造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自铎
应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孙自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1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的目标50年代我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把农机化强调在高于一切之上,而当时的农业机械作雕主要是替代劳动力,以石油换农产品,不符合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波 李伟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作用 现状 思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君望 胡祚和 邓富强
山区贫困的症结是农业生产能力低与商品生产梗塞跨川、黔、湘、鄂四省的武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低产田土占40—50%,低温冷害、病虫灾害、春旱与伏旱等自然灾害频繁,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七五”期间,国家通过财政拔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方平 张喻 裴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