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7)
2023(7838)
2022(6518)
2021(5893)
2020(4787)
2019(10951)
2018(10727)
2017(18833)
2016(10813)
2015(12360)
2014(12297)
2013(11715)
2012(11252)
2011(10614)
2010(11119)
2009(9901)
2008(9842)
2007(8990)
2006(8501)
2005(8061)
作者
(30771)
(25681)
(25471)
(24280)
(16456)
(12232)
(11620)
(9983)
(9908)
(9611)
(8735)
(8580)
(8537)
(8342)
(8020)
(7870)
(7637)
(7593)
(7531)
(7463)
(6803)
(6450)
(6373)
(6089)
(6059)
(5790)
(5782)
(5777)
(5380)
(5093)
学科
(46226)
经济(46184)
管理(23125)
(22181)
中国(19455)
地方(17744)
(15557)
企业(15557)
(14314)
教育(11764)
业经(11557)
理论(10465)
地方经济(10096)
方法(10036)
农业(9889)
(9666)
(8918)
金融(8918)
(8631)
银行(8613)
(8570)
(8514)
教学(8240)
数学(7830)
(7726)
贸易(7713)
数学方法(7671)
(7623)
(7337)
发展(7294)
机构
大学(147871)
学院(146954)
研究(59049)
(56141)
经济(54668)
管理(47105)
中国(42482)
理学(38290)
理学院(37672)
管理学(36732)
管理学院(36434)
科学(35047)
(34420)
(30543)
研究所(27200)
(26430)
(26328)
(26165)
师范(26113)
(25815)
中心(25372)
北京(23161)
(21615)
(21320)
教育(21076)
师范大学(20655)
业大(20127)
技术(19867)
农业(19592)
财经(19336)
基金
项目(88252)
研究(71668)
科学(68315)
基金(57294)
(48978)
国家(48420)
社会(42020)
科学基金(40235)
社会科(39570)
社会科学(39560)
(38177)
教育(36227)
(31731)
编号(31491)
基金项目(29185)
成果(27939)
(25777)
课题(25399)
资助(23471)
自然(22973)
自然科(22420)
自然科学(22415)
自然科学基金(21954)
(21390)
重点(21231)
发展(21160)
(20755)
(19115)
规划(18764)
(18702)
期刊
(76079)
经济(76079)
研究(55704)
中国(47009)
教育(40627)
(26131)
学报(22644)
管理(20715)
科学(20255)
(19227)
大学(18617)
农业(18184)
(16402)
金融(16402)
技术(16117)
学学(15541)
业经(13771)
经济研究(12031)
职业(10920)
图书(10356)
(10049)
财经(9857)
问题(9396)
(8896)
论坛(8896)
(8645)
(8403)
(7905)
书馆(7866)
图书馆(7866)
共检索到261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凯  
随着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加快,如何正确审视高等学校科研、教学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把一流人才的培养与一流大学的内涵建设统合起来,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一环。作者从一流大学的使命与定位、办学理念和特色、人才培养的文化底蕴、名师文化、追求卓越的培养思路等五个方面,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文化和人才培养经验,分析了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对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清时  
取法务上发展内涵创建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于1958年。当时主管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方面,必须大力培养新生力量,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谷贤林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亚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样都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组成。本文以牛漳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个案,探讨了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观念文化对其人才培养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守恩  
理想信念是人才的首要标准,政治素质是人才的核心素质。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永远保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奋斗姿态。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抓好"3项基础性工作"的重大任务,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好大学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论述,高屋建瓴,意蕴深刻,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十八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十八大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庆伟  
2015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双一流"的号角奏响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冲锋号";也标志着中国大学建设开始回归理性,从注重量的发展、外延式扩张开始转向质的提升。和外延式发展相比,内涵式发展不是显性的,但却是实质性的、科学的、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飞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责任是教书育人。首先论述了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本分和本然价值,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职能定位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本分上来。其次,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轻通识、重术轻道、把"育人"径直等同于"育才",以及大学被各种排行榜"绑架"等价值迷失和异化,明确指出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石。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在重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一流大学必然是一流人才的摇篮,一流大学也必然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能否培养出经国济世的卓越人才已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的重要尺度,也是一流大学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严淞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正确理解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需之举。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具有导向价值、标识价值和激励价值。通过对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普遍重视人才的九大特质与六大类型,重点强调人才的国家性与社会性、创新性与视野性以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目标方向不明确、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等问题,而这也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着力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晓萍  
"双一流"不仅体现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内核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流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教育是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的事业。在"育人——化人"过程中实现传承人类文明、创造创新知识、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实际上,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学术生产力+人才培养力+文化创新力+社会服务力,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术是核心,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伟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谋划高瞻远瞩的学科布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育人文化;抓好基础性工作,把教师培养成“大先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亚群  王婕  吴祝武  谢卫宁  王帅  刘怀宇  逯启昌  
在"双一流"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深度开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构建校级共享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网络预约—软硬件联动—自主测试—远程管理"全方位开放的管理运行模式;发挥分析测试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进而在本科生中开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并配合独立设课的大型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和其他本科生创新实践,拓展本科生的科学视野与分析方法手段,为突破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层次的瓶颈,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石明  
跨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实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趋。探究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选取七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大学,通过文献搜集和调查分析,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构建完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在课程体系、跨学科培养项目、组织形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而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还有诸多不足,甚至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健全学科群、增加跨学科教育多元投入,以及改革教学方式和壮大跨学科师资队伍,是我国大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长禄  
如何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要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以加强党的领导把方向,以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为核心,以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为互动支撑,以管理服务体系为保障,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