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02)
- 2022(1099)
- 2021(1095)
- 2020(935)
- 2019(2221)
- 2018(2206)
- 2017(4028)
- 2016(2444)
- 2015(2794)
- 2014(2838)
- 2013(2799)
- 2012(2860)
- 2011(2764)
- 2010(2937)
- 2009(2723)
- 2008(3043)
- 2007(2740)
- 2006(2625)
- 2005(2376)
- 2004(2082)
- 学科
- 济(9869)
- 经济(9851)
- 管理(6086)
- 业(5969)
- 企(4789)
- 企业(4789)
- 学(4219)
- 方法(4121)
- 数学(3162)
- 数学方法(3076)
- 农(3051)
- 中国(2546)
- 理论(2324)
- 业经(2201)
- 财(2178)
- 制(2027)
- 农业(2018)
- 融(1872)
- 金融(1871)
- 贸(1858)
- 贸易(1858)
- 和(1808)
- 银(1783)
- 易(1774)
- 银行(1770)
- 地方(1720)
- 行(1714)
- 教育(1648)
- 环境(1502)
- 策(1470)
- 机构
- 大学(44323)
- 学院(42375)
- 研究(17324)
- 济(14796)
- 经济(14460)
- 管理(13676)
- 科学(12210)
- 中国(12025)
- 理学(11615)
- 理学院(11384)
- 管理学(11012)
- 管理学院(10934)
- 京(10120)
- 所(10037)
- 农(9829)
- 研究所(9344)
- 农业(7884)
- 江(7527)
- 财(7484)
- 范(7414)
- 师范(7329)
- 业大(7275)
- 中心(6907)
- 北京(6318)
- 师范大学(6057)
- 财经(5951)
- 院(5853)
- 州(5719)
- 科学院(5410)
- 省(5349)
共检索到6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吴荣政
《资治通鉴》有六项优点、两大特点。其成功编撰的客观原因:百年太平;两位皇帝支持;丰富的官私文献;时间充裕;先贤名著的影响。其成功的主观原因:司马光极具文献编撰才能与素养;同修与校对都是硕学宏儒;编撰部署周密。
关键词:
原始资料 文献编撰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甲标
《资治通鉴》的反奢倡俭思想陈甲标反奢倡俭,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经验。被称为“中国帝王学”的《贞观政要》,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自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所谓“奉自身”,也就是满足自己的奢欲。《资治通鉴》作为帮助帝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雷奇彪
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包含丰富的统计数据,涵盖户籍人口、赋税徭役、军情战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政府统计演变历程极为宝贵的史料基础。为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本文基于对《资治通鉴》中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细致钩沉与深入解读,聚焦典型案例,突出数据治理,从政府统计工作组织开展情况、政府统计的主要内容,以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等三个部分对五代及以前时期我国政府统计的状况加以刻画与总结。研究发现:我国古代政府统计起步时间早,渐趋成熟和稳定;统计工作历来备受重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和相关决策的重要基础;统计造假问题时有发生,防范和惩处力度较大;统计数据的收集利用程度与经济社会状况高度相关;统计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专门的统计问题研究较为欠缺。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政府统计 数据治理 统计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郝侠君
我校赵凌云教授任主编、马德茂副教授和胡江滨研究员任副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一书出版以来 ,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刊特约几位从事不同专业研究的专家就本书发表评论 ,以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凡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藏明刻本《资治通鉴大全》382卷,该书为[明]路进校辑并出版,为史学专科丛书。此书以时为纲记事为目,记载了中国古代上迄伏羲氏下至明崇祯元年以前近七千年的历史。目前在国内外未见有完整著录或存藏,被视为辽宁省珍贵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及历史文献价值。
关键词:
明刻本 资治通鉴大全 路进 沈阳师范大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致忠
国家图书馆藏司马光《资治通鉴稿》一帙,长130厘米,高33.8厘米,凡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资治通鉴》修于北宋英宗时期,司马光主修,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为属官,历经十九年书成。此件藏品系北宋时期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手稿,记事起于东晋首帝司马睿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将作乱,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其子慕容皝入令支还,凡一年间史事。卷尾有任希夷跋、赵汝述跋,葛洪、程珌、赵崇龢三人合跋;又有元人柳贯、黄溍、宇文公谅、朱德润、郑元祐等人跋或题诗,表明此件在宋元时期流传有绪。明清两朝历经袁忠彻、项子京、梁清标等人收藏,后来被征入清廷内府。清朝覆灭后,流出宫外,后从香港卖出,归入国家图书馆。与司马光同时期的黄庭坚参加过《资治通鉴》校正事宜,目睹大量《资治通鉴》稿草,他总结司马光的书体特征是"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从《资治通鉴稿》书体看,"隶"中有"楷","楷"中又"隶"意十足,正与黄说相合。参考文献12。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稿 国家图书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之
中国古代书目的编撰特点有四 ,即连续性、时代性、学术性和技术性。参考文献 8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之
《东观汉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官修史书。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之考证,说明该书的编撰分为初创、续修、再续、成书四个时期。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东观汉记》 古典文献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显斌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关键词:
七略 别录 编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之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目录学家和图书编撰家。自幼生活困苦,天资迟钝,“十四受室,尚未卒业四子书”。21岁后,大量阅读史书,对史书产生了浓厚兴趣。23岁之后,屡试不第,曾从朱筠习文,并结交了一些京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