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6)
- 2023(8771)
- 2022(6673)
- 2021(6567)
- 2020(5117)
- 2019(11857)
- 2018(12301)
- 2017(21042)
- 2016(13077)
- 2015(14842)
- 2014(15127)
- 2013(13454)
- 2012(12370)
- 2011(11242)
- 2010(11722)
- 2009(10527)
- 2008(10657)
- 2007(9916)
- 2006(9376)
- 2005(8970)
- 学科
- 济(39763)
- 经济(39708)
- 管理(29023)
- 业(25030)
- 教育(21478)
- 中国(20757)
- 企(20421)
- 企业(20421)
- 农(13905)
- 理论(12756)
- 制(12336)
- 方法(11669)
- 学(11497)
- 业经(11272)
- 教学(11216)
- 财(10500)
- 体(9794)
- 发(9146)
- 数学(9050)
- 数学方法(8773)
- 农业(8771)
- 地方(8529)
- 发展(8110)
- 展(7986)
- 体制(7694)
- 银(7429)
- 银行(7413)
- 技术(7345)
- 行(7153)
- 融(7093)
- 机构
- 大学(170354)
- 学院(166500)
- 研究(64440)
- 济(57014)
- 经济(55323)
- 管理(52654)
- 中国(43636)
- 理学(43309)
- 理学院(42645)
- 管理学(41445)
- 管理学院(41110)
- 京(39527)
- 科学(38082)
- 教育(35122)
- 范(34693)
- 师范(34454)
- 所(33321)
- 财(30296)
- 江(29811)
- 研究所(29689)
- 师范大学(28106)
- 中心(27769)
- 农(27190)
- 北京(26264)
- 技术(25230)
- 州(23065)
- 院(23013)
- 职业(22504)
- 业大(22174)
- 财经(21885)
- 基金
- 项目(99480)
- 研究(82255)
- 科学(78549)
- 基金(66202)
- 家(57199)
- 国家(56480)
- 社会(47611)
- 教育(47459)
- 科学基金(46915)
- 社会科(44437)
- 社会科学(44426)
- 省(40769)
- 编号(37320)
- 划(36048)
- 成果(34211)
- 基金项目(33213)
- 课题(30436)
- 自然(27630)
- 自然科(27025)
- 自然科学(27017)
- 自然科学基金(26497)
- 资助(26325)
- 年(25873)
- 重点(24396)
- 部(23305)
- 发(22705)
- 规划(22214)
- 性(21930)
- 项目编号(21764)
- 教育部(20578)
- 期刊
- 济(75657)
- 经济(75657)
- 研究(65036)
- 教育(62407)
- 中国(53611)
- 农(26414)
- 学报(26063)
- 财(24726)
- 科学(23140)
- 管理(22608)
- 技术(21761)
- 大学(21434)
- 学学(18112)
- 职业(17501)
- 农业(17323)
- 融(15353)
- 金融(15353)
- 财经(11926)
- 技术教育(11865)
- 职业技术(11865)
- 职业技术教育(11865)
- 业经(11392)
- 经济研究(11146)
- 坛(10666)
- 论坛(10666)
- 经(10508)
- 图书(10035)
- 问题(9407)
- 业(9350)
- 发(8842)
共检索到288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鹰 张喜春 樊晓帆
进行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职业院校的事,还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和社会,涉及职教运行机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文章全面介绍了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如何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具体实践探索。
关键词:
“项目化”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五个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河
2030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点。文章在分析全球化进程对受教育者的未来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和学习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理论,将全面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2030的远景目标。为如期达成这一宏伟目标,建议从战略上实施四大转型:转变发展格局,实现普职教育等值;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现代性增长;转变培养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决策方式,以高质量的研究为支撑。在推进策略上,建议推进世界水平、各具特色的现代化职业院校建设;聚焦包容、优质和公平;构建与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2030年 愿景 目标 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成荣 冯志军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需要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动因、目标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指明了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功能定位,并结合我国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操龙升
文章从财经职业教育出发,将经济改革政策和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入财经职业教育,提出要进一步准确定位办学宗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实现财经职业教育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深刻领会其内涵;构建职业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以经济改革为标杆,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关键词:
财经 高职 经济改革 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纳入了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准确理解《方案》中的该项内容需要把握3个方面,即如何定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如何理解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性地位?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达到甚至超越西方国家水平?对专业教学标准内涵、意义与开发技术的思考,需要跳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思维框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是填补我国专业教学制度性缺失的一项行动,它背后所蕴含的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治理体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成方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沿用了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将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整合成感悟营销、商情调查、商机分析、商计策划、商务实战等相互关联的五个学习情景。实践证明,《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改革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已取得可喜的实践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东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即培养目标:从"教育层次定位"走向"岗位需求定位";教学方式:从"讲授"走向"实践";教材特色:从"教材"走向"学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维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建军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政策和技术层面的运作,更应是思想、理论和方法层面的革命。本文从价值论、认识论角度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当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从外烁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由知识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由单向传授的教学观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只有这样,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才具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理念 知识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雪怡
在《试论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类型和课程改革模式的多样化》一文中,作者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影响,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应扩展为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并对这两类教育的课程进行了论述。作者提出的观点,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吴文婕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处理好五个对接,其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保障,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内涵发展 五个对接 职业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胜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帮困助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环境塑造、国际办学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关键词:
“五个统筹” 职业教育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井文
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是"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本次《方案》的亮点,即超越部委、从国家的高度全盘设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具有跨界性、跨部性和全局性的特征;它是确定职业教育政策的起点;是由四大框架组成的功能完善、有机联系的系统架构。当前,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不仅是一种时代必需,更是一种历史必然。对照现实,我们仍需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分步骤地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骥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遇到许多新问题。为逐一解决人才培养中的上述问题,应进一步改进教学,可以具体从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课程比例、一体化教学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以高职新闻专业为例,在实践教学广泛使用的"工作室制"的模式基础上,进行"递进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和谐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学习性工作任务是对岗位零碎任务进行概括与抽象的结果,项目课程需要超越任务课程,实现具体化回归和整体化实现,让学生能整体理解工作过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项目构建的基本逻辑是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通过岗位定位明确"为啥学",通过任务分析明确"学什么"和通过项目设计明确"如何学"。项目呈现的基本逻辑是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材重于教材"的文本表达及"实践先于理论"的知识表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项目课程 项目设计 工作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