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3)
2023(6904)
2022(5543)
2021(5197)
2020(4006)
2019(9145)
2018(9343)
2017(15758)
2016(9432)
2015(10922)
2014(10911)
2013(10140)
2012(9610)
2011(8613)
2010(8935)
2009(8028)
2008(7919)
2007(7297)
2006(6736)
2005(6023)
作者
(24827)
(20731)
(20495)
(19573)
(13134)
(9913)
(9592)
(7982)
(7885)
(7816)
(7140)
(6971)
(6740)
(6470)
(6377)
(6332)
(6253)
(6224)
(6004)
(5933)
(5271)
(5015)
(4991)
(4981)
(4970)
(4677)
(4651)
(4598)
(4236)
(4219)
学科
(28471)
经济(28428)
管理(23968)
(17133)
(13222)
企业(13222)
中国(12406)
(11677)
地方(11565)
教育(10409)
理论(8566)
环境(8165)
业经(8149)
教学(7943)
农业(7674)
(7465)
(6919)
方法(6908)
(6545)
(5923)
(5627)
(5398)
银行(5392)
(5363)
(5179)
数学(5122)
(5106)
金融(5104)
工作(5103)
学法(4988)
机构
大学(117977)
学院(116008)
研究(40573)
管理(38515)
(36092)
经济(34680)
理学(30952)
中国(30908)
理学院(30443)
管理学(29647)
管理学院(29408)
(27468)
科学(25166)
(22907)
(22116)
师范(21943)
中心(20635)
(19653)
(19106)
(18815)
(18413)
北京(17778)
师范大学(17415)
教育(17186)
研究所(16858)
业大(16424)
技术(15937)
(15690)
(15342)
职业(14412)
基金
项目(72312)
研究(60340)
科学(55341)
基金(46139)
(38730)
国家(38212)
社会(34307)
科学基金(32627)
社会科(32015)
社会科学(32006)
(31651)
教育(30605)
编号(27375)
(25960)
成果(24834)
基金项目(24318)
课题(21473)
自然(19135)
(18926)
自然科(18583)
自然科学(18580)
自然科学基金(18189)
资助(17638)
重点(16538)
(16367)
大学(15953)
项目编号(15916)
规划(15743)
(15455)
(15014)
期刊
(51597)
经济(51597)
研究(42422)
中国(38302)
教育(35881)
(18261)
学报(17173)
(16470)
管理(15229)
科学(14566)
大学(14452)
技术(13560)
图书(13426)
(12218)
金融(12218)
农业(12190)
学学(11238)
书馆(10526)
图书馆(10526)
职业(10050)
业经(9047)
(7686)
(7348)
论坛(7348)
高等(6852)
问题(6705)
(6667)
财经(6561)
资源(6323)
(6314)
共检索到206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梁立军  刘超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构想,强调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围绕绿色人才培养和绿色科技研发,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十余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清华大学不断探索和践行绿色大学理念,丰富和发展绿色大学的内涵,在开展"绿色教育"、实施"绿色科技"和建设"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郑燕康  
清华大学 1998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实践作了考察和回顾 ,特别对“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等方面的进展作了介绍和说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剑平  刘强  
清华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体育理念与实践经验。着眼新世纪新形势新情况,清华大学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育人至上,人格与体魄并重"的体育观。这一体育观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根本属性,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并在清华大学通过体育课程、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学生运动员培养、体育学科建设、体育硬件建设、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和方法创新得以充分体现。清华大学新时期的体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我国高校体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丽风  张秋  
近几年来,为弥补传统的以文献类型组织资源建设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资源建设,推动资源建设学科化、专业化,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资源建设工作按学科来组织的模式。在此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探索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实践,分析学科馆员参与资源建设的实施策略,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科资源建设、优化学科服务的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蕾  李蔚  段远源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课程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回顾了二十多年来清华大学课程建设的历程,分析了学校、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初步思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爱红  邵敏  赵阳  
分析了大学图书馆网站的重要性与特点,提出了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基本功能与核心设计理念,并结合网站改版实践,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网站的特色、思路及改版实施流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薛玉琴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再兴  
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90多年艺术教育历程说明,要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就是要坚持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两全方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邵敏  
本文从电子资源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引进原则、电子资源的优势、配套信息服务及使用效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思路和已取得的成果,以及通过电子资源建设实践所得到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东成  刁庆军  孙学伟  严继昌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状况以及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提出了面向新世纪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发展定位、原则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所需研究的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傅林  胡显章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办学中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也是几代清华人追寻大学理想、殚力于大学内在价值追求的过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清华大学是现代中国的一个传奇,而清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清华理念。清华理念最核心的思想和精神当包括学术独立、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均衡和谐。今天重温清华理念不仅是要为清华新百年开辟新境界,也为中国大学寻求应有的价值和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兆雪   任奕   王媛   林佳   韩丽风  
[目的 /意义]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双碳”(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双碳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发展迅速,信息更新快,且来源相对分散,对于用户全面、精准获取该领域信息资源带来较大困扰。研究以双碳领域为例,探索图书馆构建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信息资源导航、深化交叉领域学科服务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方法 /过程]经过对校内相关院系师生的详细调研,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丰富馆藏资源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各类专业信息资源,使用Lib Guides平台初步建成双碳资源专题导航。[结果 /结论 ]总结双碳导航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提出进一步深化交叉、前沿、挑战性学科领域导航服务的思路,包括转变用户角色、吸引用户深度参与,技术和传统多途径并举、保障导航的时效性、有效性、准确性,以及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合力深化知识服务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丽风  王媛  刘春红  王云  
学生读者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图书馆因此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该文全面介绍学生深度参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案例,探讨相关经验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