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3)
2023(8039)
2022(6650)
2021(6041)
2020(4950)
2019(10812)
2018(10530)
2017(19257)
2016(10105)
2015(10553)
2014(10151)
2013(9786)
2012(8837)
2011(7677)
2010(7429)
2009(6903)
2008(6689)
2007(5862)
2006(4838)
2005(4030)
作者
(29554)
(24625)
(24417)
(22631)
(15516)
(11917)
(10740)
(9528)
(9249)
(8439)
(8342)
(8025)
(7887)
(7592)
(7520)
(7370)
(7360)
(7358)
(7075)
(6952)
(6280)
(5818)
(5722)
(5635)
(5571)
(5400)
(5381)
(5276)
(5004)
(4910)
学科
(35553)
(35316)
经济(35276)
管理(34189)
(31179)
企业(31179)
方法(16305)
技术(15142)
数学(13056)
数学方法(12963)
技术管理(11869)
中国(10968)
业经(10671)
(10367)
(9762)
(8023)
贸易(8018)
(7807)
(7413)
产业(7398)
农业(7357)
理论(6906)
(6722)
地方(6597)
(6385)
(6170)
财务(6166)
(6161)
财务管理(6159)
银行(6130)
机构
学院(140158)
大学(139371)
管理(56927)
(55712)
经济(54757)
理学(50497)
理学院(49935)
管理学(49194)
管理学院(48921)
研究(44259)
中国(31928)
科学(28949)
(27758)
(27703)
业大(24615)
(23619)
农业(22215)
(21691)
(20482)
中心(20454)
研究所(20185)
财经(19488)
(17834)
(17324)
师范(17023)
经济学(16697)
北京(16545)
商学(16325)
商学院(16168)
(16073)
基金
项目(103088)
科学(82317)
基金(75643)
研究(71321)
(68286)
国家(67653)
科学基金(58289)
社会(47948)
社会科(45605)
社会科学(45596)
(42267)
基金项目(41286)
自然(38765)
自然科(37989)
自然科学(37976)
自然科学基金(37389)
(35349)
教育(32315)
(28667)
资助(27847)
编号(26430)
创新(25638)
重点(23272)
(22193)
(22058)
(21746)
计划(20505)
国家社会(20149)
科研(19858)
成果(19698)
期刊
(56029)
经济(56029)
研究(36899)
中国(27740)
学报(26915)
(24164)
科学(24017)
管理(22232)
大学(20011)
学学(19116)
(17532)
农业(16171)
教育(15094)
技术(10964)
科技(10715)
业经(10582)
(10286)
金融(10286)
(9623)
财经(9602)
经济研究(9595)
(8288)
(7848)
技术经济(7646)
商业(7495)
问题(7378)
业大(7363)
农业大学(6381)
(6307)
(6238)
共检索到194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雪飞  
"海派文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都市文化、商业文化、现代文化。"海派文学"则是在"海派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类型,主要表现上海现代都市生活和市民心理,并采用了多种现代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先锋性。"海派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也给现代文学创作带来了本质的转变。具体说来,"海派文学"在创作意识、创作方式和文学性质等方面都受到"海派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海派文化"属性的直接体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丽花  徐仲佳  
海派文学的文化记忆:一方面是《海上花列传》以新器物、日常生活、社会世情等具体记忆建构可资怀旧的上海;另一方面是海派文学对上海进行一种怀旧回忆的审美建构。怀旧是基于回忆之上的价值认同和审美想象。《海上花列传》与海派文学对上海互文回忆的价值认同和审美想象,不仅表明《海上花列传》是海派文学怀旧上海的起点,也呈现海派文学的文化记忆,更重要的是为分析文学文本的审美内部关系开辟了记忆模仿的范式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珊  王媛  许鑫  冯学钢  
文学旅游是具有鲜明文旅融合特征的旅游类型,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文学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本文以上海张爱玲文学为例,从作家生平、文学作品等角度,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可供利用的文学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根据网络游记分析文学旅游者需求偏好,共同构建主题性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包含地名景点、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市井生活、文学旅游动机、旅游设施及成本7个维度。文章利用该模型,设计了“张瑛求学记”“梦回半生缘”“文艺大上海”三条以张爱玲为主题的文学旅游线路。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可以为文旅融合模式提供新型的应用方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铁民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主编的《中国海派经济论坛(2001)》(上海财大出版社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安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了价值观与态度、准则与行为方式、语言、宗教、教育等五个方面对跨国经营带来的深刻影响 ,旨在实现跨文化融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水上旅游是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上海水上旅游产业目前处于城市滨水游憩到城市水上旅游的过渡阶段,其发展面临的是旅游、景观、生态、社区、文化等复合设计的问题。针对上海水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的"一圈四区三带一岛"新格局,将上海滨水区从文化空间角度划分为观光环岛游、传奇外滩游、会展滨江游、活力节事游、田园环湖游、休闲滨湖游、古典园林游、娱乐体验游8个功能分区,并分别对其进行旅游项目创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从4个方面介绍了陈誉教授海派文化的特质:一是“海纳百川”之大者,二是“追求卓越”之高者,三是“开明睿智”之学者,四是“大气谦和”之仁者。指出这些文化特质依然是我们图情事业面向未来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文化财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育强  范武平  范武波  陈炫  魏玉云  
从上海公园的起源及上海近现代公园海派特征的形成历程,分析了上海近现代公园的海派特征:设计风格多元化、功能设置多样化、富含政治色彩;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吸收与扬弃、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展望了上海现代公园的未来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包亚钧  
1995年11月27日,由上海市经济学会和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海派经济论坛”在宝钢成立并举行题为“产权变革与强化管理”的首次研讨会,上海一批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一、产权改革的内含及首要地位 一些与会者分析产权改革的内含和实质,并认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变革仍然居首位。顾功耘教授认为,产权制度的改革包括产权管理制度、产权组织制度、产权转让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纪阳  
从陈映真的“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出发,将陈映真作为乡土文学的特殊个案,置于六、七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流变和七十年代末乡土文学论战的背景中考察,探讨陈映真介入乡土文学的独特方式,以及他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文学作家的内在心理机制和现实因素;并简要勾勒台湾乡土文学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揭示陈映真在这一过程中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环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雄胜  
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为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而言只是一个实施手段,这种认识严重束缚了内部控制实务的发展,更使内控理论研究迷失了正确方向。传统的内控理论是基于信息滞后条件下的内控实践而产生的。它特别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和监督检查;控制的主要特征是岗位分设和流程的完整记载,借以减少错弊发生并提高遏制错弊的可能性。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变滞后信息为实时信息,此时原本意义上实体、财务、信息三分离带来的传统管理所面对的内在矛盾不复存在,实体活动、财务收支、信息反映几乎是在同一时点上完成的,信息对实体与财务的反映能力完全达到了一一对应的水平,这时内控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切实反映并改善经济活动。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继尊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洪流,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一场突飞猛进的信息革命,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认真研究这次变革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从"深阅读""浅阅读"的释义出发,阐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在阅读推广研究领域给"深阅读"进行界定,应该扩大"深阅读"的内涵和外延,着重关注4个维度的特征,即文本媒介维度、信息获取维度、文化交流维度和感受体验维度。提出在全民阅读语境下,新环境、新媒介、新读者呼唤新的"深阅读"思维模式,"深阅读"应该着眼于"多元"和"整合",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景交融、体验愉悦、交流共鸣为导向来策划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并且以"海尚悦读寻梦上海——海派文化阅读推广"为例,说明"文化阅读推广"由于主题明确,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果以引导读者"深阅读"为目的,在策划时充分考虑"深阅读"推广4个维度特征,多途径整合图书馆媒介资源,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可以说是对"深阅读"推广的一种很好的践行,值得更多的图书馆从适合本馆或本地方文化的方面去尝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奎  
程恩富教授较早地指出了我国在传统和现有经济学理论模式分析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弊病,并主张科学地重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以世界经济和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类模式相对照,重点从中外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实践中,实证地描述出经济事物变动的基本现象,科学地提练和抽象出合乎经济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范畴和原理。为此,程教授首创了现代政治经济学"五过程法体系",领军创立了海派经济学和大文化经济学,并撰写发表了大量的独创性、高品位学术著作,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