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
- 2023(1659)
- 2022(1482)
- 2021(1371)
- 2020(1262)
- 2019(2972)
- 2018(3039)
- 2017(6195)
- 2016(3525)
- 2015(3912)
- 2014(3939)
- 2013(3998)
- 2012(3605)
- 2011(3203)
- 2010(3099)
- 2009(2991)
- 2008(2923)
- 2007(2602)
- 2006(2216)
- 2005(1939)
- 学科
- 济(16555)
- 经济(16539)
- 业(11833)
- 管理(10540)
- 方法(9948)
- 企(9059)
- 企业(9059)
- 数学(9049)
- 数学方法(9012)
- 劳(5003)
- 劳动(4986)
- 中国(4884)
- 财(4737)
- 农(4540)
- 务(3338)
- 财务(3335)
- 财务管理(3331)
- 农业(3319)
- 动(3258)
- 企业财务(3203)
- 贸(3110)
- 贸易(3110)
- 易(3007)
- 学(2535)
- 人口(2453)
- 动力(2421)
- 劳动力(2375)
- 业经(2265)
- 制(2194)
- 农业劳动(2192)
- 机构
- 大学(49557)
- 学院(48903)
- 济(21683)
- 经济(21316)
- 管理(18706)
- 理学(16712)
- 理学院(16518)
- 管理学(16129)
- 管理学院(16058)
- 研究(15641)
- 中国(11924)
- 京(9878)
- 科学(9849)
- 财(9713)
- 农(8746)
- 所(8426)
- 财经(8135)
- 业大(7806)
- 研究所(7551)
- 经(7440)
- 经济学(7201)
- 农业(6999)
- 中心(6920)
- 江(6858)
- 经济学院(6534)
- 北京(6146)
- 财经大学(6124)
- 范(5716)
- 师范(5651)
- 商学(5492)
- 基金
- 项目(32640)
- 科学(25880)
- 基金(24881)
- 家(22059)
- 国家(21877)
- 研究(21545)
- 科学基金(18743)
- 社会(14642)
- 社会科(13911)
- 社会科学(13909)
- 基金项目(13089)
- 自然(12784)
- 自然科(12566)
- 自然科学(12563)
- 自然科学基金(12363)
- 省(12047)
- 资助(11085)
- 教育(10438)
- 划(10428)
- 编号(7960)
- 部(7586)
- 重点(7139)
- 教育部(6624)
- 科研(6450)
- 创(6435)
- 成果(6398)
- 人文(6280)
- 计划(6140)
- 国家社会(6135)
- 大学(6094)
共检索到7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学友
问:今年6月中旬,王某与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了3个月试用期。劳动合同中还载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到2个月的时候,王某因男友与她分手而感情受挫,一度情绪不好、有时精神恍惚,虽未明显影响工作,但也因去医院看病请假两次(各半天时间)。据此,单位怀疑其可能患有精神病,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的作法有法律依据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爱春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劳动合同自试用期开始第一天就是有效成立的,当事人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内(包括试用期)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立法规定当事人在试用期内符合一定条件或履行一定程序的情况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于其没有遵守相应的条件、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因其行为违法更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能因为《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就简单地认为,在试用期内,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如霞
见习期、学徒期和试用期制度(以下简称"三期"制度)是我国劳动法领域中极易被混淆的三项法律制度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三项法律制度的内容经常将见习期、学徒期和试用期混合规定于劳动合同中,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其实",三期"制度作为用人单位考核初入职场的劳动者是否合格的制度,有着自己独特的适用规则,若适用不当,非但不能给用人单位带来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重要的条款之一,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互相考察彼此认可的一个重要阶段,《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订立、期限、解除都作出了比较严厉的限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对试用期条款应当特别谨慎。本文总结了劳动合同试用期极具争议的几个特殊问题,并对《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劳动合同 试用期 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秋红 冉艳
试用期制度是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重要的人才筛选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筛选机制作用的发挥。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试用期筛选机制的原理,并结合合同法中对试用期长度、试用期待遇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提出了正式录用后的工资率的制定标准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试用期的筛选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同时指出,要想试用期筛选机制更好的运行,用人单位应该采取多种激励考核手段、同时劳动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雇佣双方的共同努力来保证试用期筛选功
关键词:
试用期制度 筛选机制 经济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一、如何理解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个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试用期就是劳动合同期限。凡是劳动合同期限里能做的事情,试用期里大多数也能做。比如,劳动合同期限内允许协商解除劳动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实行的是“仲裁前置,一裁两审”的制度,并将调解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辅助程序置于仲裁之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最大特点是试图将调解、仲裁、诉讼三者结合,并形成以仲裁为中心的互补关系。然而实行至今,这一程序却因为其体制繁杂、期限冗长的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