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5)
- 2023(13435)
- 2022(11393)
- 2021(10498)
- 2020(8604)
- 2019(19958)
- 2018(19451)
- 2017(37405)
- 2016(20462)
- 2015(23441)
- 2014(23990)
- 2013(24136)
- 2012(23124)
- 2011(21192)
- 2010(21846)
- 2009(20618)
- 2008(20869)
- 2007(19020)
- 2006(16974)
- 2005(16012)
- 学科
- 济(109056)
- 经济(108960)
- 管理(58343)
- 业(55072)
- 企(43472)
- 企业(43472)
- 方法(39451)
- 数学(34041)
- 数学方法(33785)
- 财(32043)
- 中国(30479)
- 地方(28916)
- 农(26817)
- 业经(21881)
- 学(21454)
- 制(20256)
- 农业(17721)
- 银(17479)
- 银行(17441)
- 融(17415)
- 金融(17413)
- 贸(17336)
- 贸易(17323)
- 行(16762)
- 易(16615)
- 地方经济(16566)
- 务(15887)
- 财务(15860)
- 财务管理(15803)
- 企业财务(15048)
- 机构
- 大学(309678)
- 学院(309623)
- 济(139254)
- 经济(136359)
- 研究(114776)
- 管理(112077)
- 理学(93957)
- 理学院(92816)
- 管理学(91387)
- 管理学院(90796)
- 中国(89204)
- 财(70231)
- 科学(67509)
- 京(67031)
- 所(60539)
- 研究所(53942)
- 农(52833)
- 财经(51729)
- 中心(51280)
- 江(49581)
- 经(46632)
- 经济学(44315)
- 北京(43588)
- 业大(42325)
- 范(41614)
- 师范(41240)
- 农业(41042)
- 院(39984)
- 经济学院(39630)
- 州(39201)
- 基金
- 项目(187635)
- 科学(145934)
- 研究(139430)
- 基金(133530)
- 家(115411)
- 国家(114363)
- 科学基金(96431)
- 社会(88510)
- 社会科(83822)
- 社会科学(83799)
- 省(73626)
- 基金项目(69631)
- 教育(63492)
- 划(61565)
- 自然(59225)
- 自然科(57795)
- 自然科学(57775)
- 编号(57137)
- 自然科学基金(56741)
- 资助(55736)
- 成果(48559)
- 发(46034)
- 重点(42898)
- 部(42024)
- 课题(40573)
- 创(38190)
- 发展(37443)
- 展(36861)
- 国家社会(36355)
- 性(36300)
- 期刊
- 济(170195)
- 经济(170195)
- 研究(103106)
- 中国(68562)
- 财(58394)
- 农(48982)
- 学报(46579)
- 科学(42563)
- 管理(42335)
- 融(35295)
- 金融(35295)
- 大学(34941)
- 教育(33163)
- 学学(32760)
- 农业(32631)
- 经济研究(28175)
- 财经(27583)
- 技术(26788)
- 业经(25694)
- 经(23873)
- 问题(22004)
- 贸(18034)
- 业(17470)
- 技术经济(17286)
- 世界(16040)
- 国际(15442)
- 商业(15232)
- 统计(15150)
- 理论(14872)
- 图书(14403)
共检索到501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潮镇 李平
近年来,我国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全国内地各省区市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面向"十三五"时期,西藏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新市场财政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当前西藏经济发展进行嵌入思考分析,认为其存在增长动力单一、产业结构薄弱、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不足、缺少高素质人才以及财政资本薄弱等五方面的问题。西藏应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将自己作为市场平台众多参与者中的成员,才能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以及市场规则的合理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爱东 唐静 焦忠武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美好中国的生态建设理念,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发展太阳能产业既是建设小康西藏的需要,又是建设生态西藏的需要。要大力发挥财政对资源配置的职能,支持西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格桑次仁
2000年以来,西藏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中央的支持下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也证实了这一点。本文以西藏税收收入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分析了西藏宏观经济状况、城乡居民收入、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等,阐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加快西藏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西藏 税收数据 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形成,必然要求经济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作为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的财政学理论也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和发展,乃至重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理论的更新略谈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尤元文
在西藏搞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政治高度集中前提下的社会化经济体制 ,在基础设施和垄断性行业中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在生产经营性产业中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垄断 ,发展城市和城镇 ,在城市和城镇中大力发展企业 ,用城市和城镇及其企业吸收农牧区剩余劳动力 ,在减少农牧区人口的基础上发展一个现代的农牧业 ,改变生育观念和提高人口素质 ,以强劲的企业成长推进西藏的工业化 ,最终形成西藏自我发展的与国内密不可分的经济体系 ,这就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西藏经济发展 战略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树海
论我国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丛树海我国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其中以50年代为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我国的财政思想和财政学理论体系受前苏联经济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较大,初步形成我国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钟永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发端的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已经开始了它的第三阶段,经济学家们运用博弈论方法重新解释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经济问题都被理解为理性的人们之间交互作用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本锋 唐文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西藏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化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从西藏“三大经济区”的现实出发,当前应采取以拉萨带动日喀则、拉日领跑藏中、藏中辐射全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积极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推进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西藏 藏中核心经济区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斌 潘明清
西藏是我国唯一没有铁路运输的省份,随着经济的发展,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交通运输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西藏交通运输条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西藏交通运输条件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了青藏铁路建设对西藏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青藏铁路 促进 西藏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曹明星 白云真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如火如荼,经合组织设计了"双支柱"的基本方案,力图建立市场国征税权和全球最低税制度以改善国际税收秩序。针对上述改革,基于探索中的新市场财政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形成三个方面的创新性认知:一是形成平台市场范畴,创新解释数字经济新市场的平台主体及其联结度意义、数字经济新平台的市场机制及其税法规制特点;二是形成可比政府范畴,探索政府生产性角色的正名与征税权正当性的证明、跨境交易可比性全景的还原与可比政府税基的匡算;三是具化收益控制权范畴,分别剖析经合组织改革方案中跨国企业与政府的税收利益博弈、数字经济中国家及其集团的产业格局竞争。根据上述逻辑和基本国情,提出中国初步的应对政策,强调应从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好反避税中的全球竞争与合作、数字和工业经济的全球大循环以及落后地区和新兴行业的经济成长等方面的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海滨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实践探索,而且需要理论重塑。然而,要重塑并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理论,却面临着不同寻常的困难。一方面,传统解释在特定境域的构造,意味着要有足够的理论勇气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习惯意向在思维深层的凝结,反映出要用超常的智慧探思化解先验误导。令人欣喜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博士点导师们经过数十载艰辛研究和探讨,结集出版的《重构财政理论的探索》(吴俊培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俊生 姚东旻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是重大的财政理论问题,而且也属于长期困扰各个国家政府的重大财政实践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新市场财政学的"国家观""政府观"为理论起点,通过回顾、梳理和分析对比国家分配论学派、盎格鲁-萨克森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财政理论发展史中的主要文献,发现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学理论有着共同的"国家观"与"政府观",二者共同持有"政府与市场二元对立"的观点;而由欧洲大陆学派的理论可以推导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实际上是财政行为主体与财政活动"场地"之间的关系。新市场财政学借鉴欧洲大陆学派的理论,重构
关键词:
新市场财政学 国家观 政府观 市场平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俊生 姚东旻
"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目前互联网搜索服务质量乃至道德方面的强烈质疑。"魏则西"事件暴露出的百度搜索服务问题的实质是互联网搜索服务商与互联网搜索服务需求者(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属于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型"的市场失灵问题。按照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逻辑基础的主流财政学所开出的药方,解决这类信息不对称型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实施政府干预。然而,政府干预往往会由于"规制不足"或者"规制不能"等原因导致"政府失灵",进一步降低互联网搜索服务的质量。从财政学的角度看,导致这种"双失灵"困境的主要根源是以市场失灵理论为基础的主流财政理论对现实财政和经济问题缺乏基本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本文基于我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生
"公共财政学"作为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解释力和预测力严重弱化。"新市场财政学"就是针对当代主流财政理论的这个问题所构建的一个新范式。在论文中,笔者主要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致命缺陷,阐述了新市场财政学通过重新定义市场模型,重新解释政府(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企业(以及以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而为重构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精准预测力的财政学范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论文以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理论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为线索介绍了新市场财政学范式形成的简要过程,同时从核心概念体系、理论渊源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三个维度描述了新市场财政学范式的基本特征,初步阐释了探索构建新市场财政学范式的目的是要增强财政科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这一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宗旨。
关键词:
新市场财政学 主流财政学 解释力预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