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8)
2023(17378)
2022(14594)
2021(13613)
2020(11587)
2019(26352)
2018(25886)
2017(50683)
2016(27303)
2015(30090)
2014(29957)
2013(29661)
2012(27253)
2011(24198)
2010(24381)
2009(22790)
2008(22584)
2007(20290)
2006(17983)
2005(15973)
作者
(76773)
(64369)
(64119)
(60846)
(41065)
(31033)
(29051)
(25060)
(24602)
(23235)
(22037)
(21923)
(20434)
(20333)
(20068)
(19635)
(19121)
(18845)
(18630)
(18589)
(15944)
(15794)
(15749)
(15008)
(14493)
(14475)
(14152)
(14148)
(13018)
(12808)
学科
(115494)
经济(115371)
(107116)
管理(88540)
(86798)
企业(86798)
方法(51384)
(49715)
数学(42619)
数学方法(42053)
(35173)
业经(34015)
农业(33052)
中国(29341)
(25548)
地方(25240)
(24266)
财务(24217)
财务管理(24181)
企业财务(22971)
(21449)
技术(21155)
(20485)
贸易(20474)
(19842)
(19025)
银行(19010)
(18689)
(18506)
(18329)
机构
学院(384789)
大学(376183)
(162616)
经济(159424)
管理(158632)
理学(136161)
理学院(134823)
管理学(132771)
管理学院(132023)
研究(122491)
中国(100188)
(77711)
(77004)
科学(73388)
(72633)
(62774)
(60709)
财经(60341)
中心(59867)
业大(59043)
农业(55336)
(54827)
研究所(54784)
经济学(48239)
北京(47581)
(47566)
(46298)
师范(45869)
(44644)
财经大学(44357)
基金
项目(259140)
科学(206522)
研究(190886)
基金(189945)
(164222)
国家(162746)
科学基金(142229)
社会(123372)
社会科(116750)
社会科学(116717)
(103721)
基金项目(100700)
自然(92224)
自然科(90154)
自然科学(90133)
自然科学基金(88561)
教育(86223)
(84524)
资助(77514)
编号(77128)
成果(60472)
(57602)
重点(57400)
(56139)
(55486)
课题(52349)
创新(51329)
国家社会(50694)
科研(49874)
教育部(49462)
期刊
(185236)
经济(185236)
研究(109975)
中国(73932)
(70932)
(61631)
管理(59732)
学报(54517)
科学(54072)
农业(47595)
(43907)
金融(43907)
大学(43382)
学学(41669)
业经(36383)
技术(35148)
教育(32154)
财经(29433)
经济研究(26837)
(25391)
(25230)
问题(24646)
技术经济(20994)
统计(18955)
(18448)
现代(18215)
(18180)
资源(18040)
世界(17827)
科技(17598)
共检索到577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海峰  曹佳  
本文以吉林、江苏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试点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增强农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稳定农作物产量和农户收入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各方面的作用只是对部分地区和部分农户比较显著,还必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完善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婷  肖海峰  
本文主要依据本项目研究小组所做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对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分析表明:农户对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较高,政府的保费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户的保费负担,但农户对保障水平、保险责任、出险获赔的及时性和合理性等评价不高。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必须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步天  林乐芬  
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对农业保险产生多样化的需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本文基于江苏省2300户稻麦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从保险需求者角度对江苏省稻麦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异质性主体农业风险程度具有显著差异;(2)现行农业保险制度满足经营主体基本需求;(3)单一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多元化主体需求;(4)异质性特征对农业保险产品效果的影响具有差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明华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下的被动式发展,还是农户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主动式发展,这是判断农业保险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农业保险大国向农业保险强国转变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中国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对其14个区县585户粮食种植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P神经网络进行保险购买决策模拟。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与农户风险管理内在需求交互作用下的混合决策,但是制度诱导依然是农业保险的主要驱动力。据此,应从农户的风险认知、保险认同的提升入手,结合保险市场的险种与服务创新,使得农业保险可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目标相匹配;同时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举措相融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丹  刘从敏  
本文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地区6个地市740个农户为样本,从保险经营视角切入,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指标,运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的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商业保险投保经历、保单条款理解能力、保额满意程度、保险公司防灾防损服务水平对农户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呈正向影响,社会救济对农户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呈负向影响,并依据相应影响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刚  黄圣男  钱成济  
本文基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340份被访农户作物保险购买状况的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纯收入、保费补贴与逆向选择对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纯收入、政府保费补贴与逆向选择均对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纯收入越高、政府保费补贴越高,农户作物保险参与意愿越强,保费支付意愿越高;相较于风险偏好类型农户,风险规避类型农户对作物保险保费的支付意愿较低,存在着逆向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农户收入、加大保费补贴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伟岸  李欣然  
在构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部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五省以及全国近年来农业政策保险相关数据并赋值,运用DEA模型对赋值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中部地区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方面的绩效评价进行客观研究。研究发现中部省份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成果方面落后于全国水平,并根据实证结果,结合我国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措施及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佳  肖楠  
本文以河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政策在增加产量、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只对部分农户比较显著,未被广泛认可,不具有长效作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补贴政策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创新信贷担保和抵押方式,加强对奶牛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奶牛养殖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千  秦涛  潘焕学  陈荆  
基于福建林农问卷调查,对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分析表明:林农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开展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较高,但林农对森林保险的保险责任、保险金额和灾后理赔的评价不高,林农对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并不强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善槐  邬志辉  何圣财  
对吉林省试点地区的调查表明,新农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在获取方式上符合农民的思维,在缴费额度上对绝大部分农民不构成经济负担,在保障水平上可以基本达到"保基本"的目标,并且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年轻农民的参保意愿相对偏低,一小部分农民缴费困难,"与子女捆绑"的参保方式有违农民的意愿等。为此,本文提出应该强化年轻农民的养老意识,设置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实时监测各年龄段的人口数、物价指数等参数,完善配套服务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元凤  柴智慧  
为了了解农户对农业保险赔款作用的主观感受,探索影响农户评价保险赔款作用的因素,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500多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应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了不同特征农户对农业保险赔款作用的评价,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评价保险赔款作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耕地规模与质量的农户对保险赔款作用的评价具有明显的差异;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耕地规模、农户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认知对其评价保险赔款的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农户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和其家庭的耕地质量对其评价保险赔款的作用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乐芬  陈燕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883户已获理赔的养殖户的实地调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目前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际推广中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评价,并实证检验影响农户理赔评价的各类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理赔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其中小农户改进空间更大;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对两类农户支持较好;农业保险弥补成本能力设计不足主要是由于保险金额确定不合理;农户对理赔效率较满意,但网点设立不足。中央补贴影响、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对农业保险认知特征、参加农业培训频率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评价理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政策支持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乐芬  陈燕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883户已获理赔的养殖户的实地调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目前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际推广中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评价,并实证检验影响农户理赔评价的各类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理赔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其中小农户改进空间更大;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对两类农户支持较好;农业保险弥补成本能力设计不足主要是由于保险金额确定不合理;农户对理赔效率较满意,但网点设立不足。中央补贴影响、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对农业保险认知特征、参加农业培训频率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评价理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静  孙雯莉  翟莹  
本文以吉林省3个试点县市245个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申请难易程度、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金额满足程度、耕地面积、是否具有非农专业技能、是否认可出现贷款逾期时土地将被暂时流转出去、能接受的贷款利率等6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有显著正相关;正规借款金额满足程度、所在村流转土地难易程度两个变量与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是推动土地收益评估,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和市场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配套平台建设,在相关利益主体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李永乐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状况、景观环境和心理状况5个维度构建失地农民福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土地征收前后农户福利水平的变化,并实证检验引起农户福利差异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征地后农户福利水平有所提高,总模糊指数从0.375上升到0.421。但地区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苏州市和南通市样本农户福利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24.7%和9.5%;宿迁市农户福利水平则有所下降。2征地后农户福利水平的变异系数从0.224上升到0.439,个体间福利分化趋于严重。3征地补偿形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非农就业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征地时间对农户福利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作用程度递减;征地面积占比、家庭人口抚养比重和劳动力平均年龄对农户福利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作用程度逐步减弱。切实提高农户福利水平,降低失地农民内部福利变化差异性,需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多元化征地补偿方式、加强失地农民就业指导培训和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着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