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3)
2023(4737)
2022(4302)
2021(3976)
2020(3680)
2019(8865)
2018(8725)
2017(17503)
2016(9829)
2015(11387)
2014(11619)
2013(11602)
2012(11075)
2011(10081)
2010(10262)
2009(9640)
2008(9861)
2007(9135)
2006(7681)
2005(6949)
作者
(29718)
(25120)
(24960)
(23963)
(15671)
(12053)
(11632)
(9902)
(9238)
(8859)
(8447)
(8311)
(8098)
(7925)
(7919)
(7828)
(7793)
(7334)
(7272)
(7251)
(6335)
(6177)
(6096)
(5680)
(5669)
(5664)
(5599)
(5512)
(5124)
(5098)
学科
(43828)
经济(43790)
(25499)
管理(24934)
方法(22873)
数学(20624)
数学方法(20471)
(19909)
企业(19909)
(11911)
(10810)
中国(9843)
(9448)
(9109)
贸易(9107)
(8852)
地方(8146)
农业(7674)
(7595)
业经(7548)
(6669)
(6648)
财务(6635)
财务管理(6614)
企业财务(6220)
(6055)
银行(6030)
(5944)
金融(5942)
理论(5890)
机构
大学(147567)
学院(145856)
(61282)
经济(59986)
管理(54204)
研究(49732)
理学(46784)
理学院(46234)
管理学(45405)
管理学院(45123)
中国(36889)
科学(31473)
(30838)
(28906)
(27024)
(26404)
研究所(24147)
业大(23785)
中心(23365)
农业(23154)
(22189)
财经(21809)
(19693)
经济学(19436)
北京(19402)
(19080)
师范(18874)
经济学院(17745)
(17407)
(17061)
基金
项目(94346)
科学(72550)
研究(67651)
基金(67308)
(58715)
国家(58250)
科学基金(48508)
社会(41756)
社会科(39460)
社会科学(39442)
(37207)
基金项目(35978)
教育(31807)
自然(31465)
(31456)
自然科(30701)
自然科学(30688)
自然科学基金(30153)
编号(28191)
资助(28185)
成果(23403)
(21650)
重点(21461)
(20370)
(19163)
课题(19110)
科研(18636)
教育部(18245)
大学(18162)
创新(17971)
期刊
(65339)
经济(65339)
研究(40328)
(25908)
中国(25887)
学报(25419)
(21840)
科学(21676)
大学(18459)
学学(17434)
农业(17326)
管理(17040)
教育(14326)
技术(12321)
(11792)
金融(11792)
财经(10963)
经济研究(10553)
业经(10330)
(9854)
问题(9418)
(9414)
(8015)
技术经济(7953)
(7831)
统计(7381)
理论(7334)
商业(7104)
世界(6810)
实践(6654)
共检索到210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继永  
以特定政治人为核心聚合起来的粉丝社团是韩国政党政治的新现象,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对推动韩国政党政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治粉丝社团中,文化共享型与个人追随型社团政治色彩相对淡薄,而政党支援型、运动支援型等政治倾向型社团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发挥着类政党的作用。年轻人的政治心理、政党有意推动、轰动效应、政治偏好、市民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粉丝社团的成因。在政治生活中,这些社团发挥着宣传工具、党内制衡、代言工具和政治后备军的作用。同时,粉丝社团在发挥着政治"造星"功用的同时,也因过度竞争和论功行赏等试图影响政治的消极面而备受质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生  
以2002年11月驻韩美军装甲车轧死两名女中学生事件为导火索,韩国国内出现了强烈的反美情绪,接着发生的蜡灯示威,引起“韩美同盟危机论”,形成强烈的以驻韩美军为中心的“反美舆论”。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飞速前进的中韩关系的发展,在韩国社会及政治外交领域出现了要求以中韩亲近替换韩美同盟的呼声。其原因主要有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国内政治的需求、驻韩美军调整问题、韩日关系的恶化以及中韩关系的崛起等五个方面。面对这种现象,我国应该审时度势稳妥推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韩国《限制垄断及公平交易法》(以下简称《公平交易法》)颁行于1980年,此后分别于1986年、1990年、1992年和1994年进行了数次修正。最新一次全面修正是1996年12月11日,其修增幅度为历次之最,共计89个条文,包括修正新增或删除的条款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岗  
试析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程岗(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410001)1997年7月,由于泰铢的持续暴跌引发了韩元的暴跌,并进而导致韩国迅速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关于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目前已有很多分析家和学者作出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岗  
试析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程岗1997年7月,由于泰铢的持续暴跌引发了韩元的暴跌,并进而导致韩国迅速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关于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目前已有很多分析家和学者作出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外汇储备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岗  
韩国金融危机的猛烈爆发,有着深刻的内外因素。本文从政府干预经济模式、过份依赖出口、取消外资限制、产业趋同化及僵硬的外汇制度5个方面,分析了其深层原因,使人们对韩国这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典范”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并认为韩国经济要重振雄风,至少需2至3年时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继庆  
韩国政府通过实施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国际旅游产品营销等措施,提升了文化旅游大国形象,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和韩国已互为对方重要的客源市场。韩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钟乃仪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韩建交加快了韩国对华投资和贸易的速度,之后的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时期,中国为稳定亚洲货币而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加大了其规模。在投资引导下,贸易中严重偏于以原材料和零部件为主的结构特征,虽使韩连续保持巨额的对华贸易顺差,但也同时提高了和中国经济的联系程度。针对如何看待以对外投资刺激贸易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模式,笔者认为,投资国不应只顾虑到外来投资会提升受资国竞争实力、加深依赖甚至产生“飞镖效应”,而应从本国贸易顺差、产业结构升级乃至合作利益的角度出发,认识到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共赢原则的必然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晞  
在网络时代,伟大品牌与平庸品牌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品牌粉丝群。数量巨大的粉丝完善和推动着品牌的持续成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湘莲  付红军  冯伟  
采用新鲜的魔芋粉加入马铃薯淀粉进行魔芋粉丝的研制。对魔芋粉丝的制作工艺过程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不同条件下制作的魔芋粉丝进行了感官鉴别和评分。得出最优制作工艺为:马铃薯淀粉100 g、加水量为100 g、新鲜魔芋粉用量为6.5 g,葡甘聚糖浓度2.74%~3.28%。制作工序为:选择原料(淀粉、魔芋)→糊化→膨胀→成丝定形→晾晒→成品。用这种工艺制出的粉丝品质最佳,具有良好的蒸煮性和复水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素兰  
随着经济发展与互联网平台的优化,消费者群体不仅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也依托社交平台获得了更强的互动性。而在粉丝消费的群体中,女性粉丝群体占据了更大比重,她们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丰富粉丝消费文化。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围绕新媒体展开对国内女性消费文化的研究。首先对粉丝消费文化展开概述,其次对新媒体背景下女性粉丝文化的内容进行阐述,最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女性粉丝消费文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恺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娱乐消费规模扩大,中国偶像产业也日益发展壮大,粉丝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但是在其强劲发展之时也衍生出了许多诸如非法集资,数据造假等问题,对低龄粉丝群体的基本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粉丝经济并加以合适的引导成为当今需要重视的问题,文章将通过文献查阅、PEST分析方法研究其运营模式、发展历程,并对他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镇涉  
韩国是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继新加坡后第二个申请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本文就韩国申请加入经合组织的背景、目的和得失进行分析。 一、经合组织改革调整与韩国 1995年3月29日,韩国驻法国大使向总部设在巴黎的经合组织秘书长帕耶递交了韩国外交部长孔鲁明要求加入经合组织的申请书。这是韩国政府提出要求加入该组织的正式申请。早在1994年经合组织曾向韩国表示,一旦韩国提出申请加入该组织它将予以充分的考虑。因此,孔鲁明的申请书是韩国和经合组织围绕韩国加入该组织的程序谈判的开始。人们预计,从1995年下半年起举行具体谈判到1996年底,大体要用1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韩国加入该组织的全部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徐苹苹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依据中韩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考量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侧面说明了中国官方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的态度,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后果更多地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奇  张庆锋  
文章介绍了韩国IT产业的发展过程及重要的政府计划 ,分析了韩国IT产业迅速崛起的原因 :政府积极有效的扶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卓有成效的企业研究机构、完善的高新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自行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