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0)
- 2023(8570)
- 2022(7194)
- 2021(6736)
- 2020(5939)
- 2019(13783)
- 2018(13253)
- 2017(26206)
- 2016(14207)
- 2015(16265)
- 2014(16435)
- 2013(16645)
- 2012(15513)
- 2011(13754)
- 2010(14207)
- 2009(13779)
- 2008(13330)
- 2007(12060)
- 2006(10292)
- 2005(9282)
- 学科
- 济(57166)
- 经济(57115)
- 管理(44643)
- 业(44186)
- 企(35367)
- 企业(35367)
- 财(31070)
- 方法(27918)
- 融(26682)
- 金融(26680)
- 数学(25194)
- 数学方法(25024)
- 银(24581)
- 银行(24559)
- 行(23661)
- 中国(22475)
- 农(20195)
- 务(16613)
- 制(16597)
- 财务(16590)
- 财务管理(16539)
- 企业财务(15734)
- 地方(14550)
- 贸(13701)
- 贸易(13693)
- 易(13402)
- 财政(12987)
- 业经(12237)
- 农业(11567)
- 中国金融(11131)
- 机构
- 学院(200674)
- 大学(199072)
- 济(86287)
- 经济(84480)
- 管理(75080)
- 研究(64679)
- 理学(64083)
- 理学院(63450)
- 管理学(62518)
- 管理学院(62154)
- 中国(57884)
- 财(49782)
- 京(40634)
- 科学(38278)
- 财经(35707)
- 农(35589)
- 所(33640)
- 中心(33017)
- 经(32118)
- 江(30694)
- 研究所(29874)
- 业大(29230)
- 农业(28135)
- 经济学(27875)
- 财经大学(26162)
- 北京(25733)
- 经济学院(25523)
- 州(24736)
- 范(23200)
- 师范(22959)
- 基金
- 项目(126150)
- 科学(97532)
- 研究(93264)
- 基金(90504)
- 家(77474)
- 国家(76816)
- 科学基金(65261)
- 社会(58515)
- 社会科(55635)
- 社会科学(55615)
- 省(50175)
- 基金项目(47888)
- 教育(42189)
- 划(41188)
- 自然(40807)
- 自然科(39829)
- 自然科学(39816)
- 自然科学基金(39115)
- 编号(38797)
- 资助(38058)
- 成果(32072)
- 重点(28418)
- 部(28329)
- 发(27504)
- 创(26439)
- 课题(26165)
- 性(25041)
- 科研(24823)
- 创新(24820)
- 教育部(24306)
共检索到308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小川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和类别,比较了国内外金融理财产品的定义模式,认为我国应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统一定义,在具体立法技术上可以参考日本的模式。
关键词:
金融理财产品 特点 类别 概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昕琦
理财纠纷法律问题分析2013年以来,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利益界定不清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法律方面的风险。目前,理财纠纷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预期收益纠纷型;第二,私自代售型;第三,银保理财产品纠纷型。目前,对于相关法律问题,我国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云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部分销售及回款较好的企业来说,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后仍存在大量流动资金结余。这些流动资金或短暂结余,或长期留存,如何为这些资金找到流动性及收益性兼具、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途径,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其利率相对定期存款较高,有些有保本承诺,有些收益率固定或浮动,有些期限固定或不定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资金状态及风险偏好的需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超
保理(保付代理)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满足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需求、拓宽公众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用风险的分散与传递过程中,交易主体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扩散到投资者身上。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保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法律的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建议以及如何实施对该类产品监管的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瑞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根据分析结果修正模型。模型分析得到互联网金融理财投资者的态度和购买意向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流动性、感知易用性、期望收益等因素促进投资者选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理财起点和感知风险抑制投资者选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理财产品 选购决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云翔
本文针对现有金融产品市场中理财类产品定价风险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展开探讨。研究以理论分析为推手,通过自主论证的方式,提出一种具有随机性风险的金融理财产品定价方案。随后,将此方案具体应用到实证对象企业,通过对其已有理财产品定价分析,确定了隐藏的风险,并提出了对应的整改策略。由此,为金融理财行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随机性 金融理财产品 定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云翔
本文针对现有金融产品市场中理财类产品定价风险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展开探讨。研究以理论分析为推手,通过自主论证的方式,提出一种具有随机性风险的金融理财产品定价方案。随后,将此方案具体应用到实证对象企业,通过对其已有理财产品定价分析,确定了隐藏的风险,并提出了对应的整改策略。由此,为金融理财行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随机性 金融理财产品 定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怡庆 蔡继东
近年来,带有明显集合理财特征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迅速发展。本文对我国金融调控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金融调控是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主要外部冲击,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也影响金融调控的效应。在分析了两者关系后,本文对未来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作出展望,同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调控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金融理财产品监管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监管领域。对于效果导向型监管、将理财产品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将标准化理财产品视为金融工具以及设立独立的理财投资者保护机构等问题,在我国还未形成监管共识。因此,相关监管和立法机构需要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范围、行业治理、违法行为惩戒、投资者保护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规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理财产品 制度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金融行为监管已成为国际监管的共同发展方向。《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市场行为监管机制》一书通过对行业监管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国际检验和监管手段等的研究,以优化市场行为监管手段达到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在内容的安排上该书共分为十二部分,通过阐述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行为监管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效运行行为监管手段。笔者在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法律保护"(JB13150S)、2013年闽江学院院级社科研究项目"理财产品消费者法律权益保护研究"(YSY13007)的研究过程中,认真仔细地阅读了该书,认为它立足新时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利
法律性质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认定的模糊及自相矛盾已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并正阻碍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清晰界定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已迫在眉睫。要准确界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就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界定法律性质的需要出发,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根据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的权利义务等特征,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具体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强
依据物权法定原则和《物权法》的规定,理财产品质押面临着法律依据不足、权利性质不清和公示方法不明等问题,导致其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本文从分析理财产品质押的实质要件和法律障碍入手,指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问题和现实操作方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效力风险缓释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办理理财产品质押融资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徐元 方良东
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核心,是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理财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这些年来我国理财产品市场虽取得了极大发展,但还存在各种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模糊不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规制和投资者保护处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卫星 魏丽
基于2015—2019年发行的3—6个月理财产品数据,本文实证检验流动性需求对金融产品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紧缩时,银行会缩短理财产品募集期,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在银行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银行流动性考核时点,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也显著缩短;发行自国有大型银行、起投金额较低以及保证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募集期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长的募集期并没有得到收益补偿,募集期对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银行间流动性 募集期 实际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