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4)
- 2023(13353)
- 2022(11340)
- 2021(10302)
- 2020(8989)
- 2019(20753)
- 2018(20472)
- 2017(39889)
- 2016(21842)
- 2015(24501)
- 2014(24508)
- 2013(24740)
- 2012(23143)
- 2011(20900)
- 2010(21026)
- 2009(20044)
- 2008(20362)
- 2007(18712)
- 2006(16661)
- 2005(14900)
- 学科
- 济(97774)
- 经济(97651)
- 业(92960)
- 企(75105)
- 企业(75105)
- 管理(71782)
- 农(47767)
- 方法(43084)
- 数学(34472)
- 数学方法(34196)
- 农业(31569)
- 业经(31186)
- 财(29321)
- 中国(22645)
- 务(20702)
- 财务(20685)
- 财务管理(20651)
- 制(20141)
- 企业财务(19496)
- 地方(19340)
- 技术(18356)
- 贸(17949)
- 贸易(17943)
- 学(17377)
- 易(17373)
- 和(16766)
- 策(16583)
- 理论(15665)
- 划(15466)
- 体(15077)
- 机构
- 学院(324583)
- 大学(318601)
- 济(135692)
- 经济(132931)
- 管理(126885)
- 理学(109127)
- 理学院(107946)
- 研究(107509)
- 管理学(106278)
- 管理学院(105694)
- 中国(84406)
- 农(73508)
- 科学(67237)
- 京(67085)
- 财(61019)
- 农业(57284)
- 所(56100)
- 业大(54847)
- 江(51994)
- 研究所(50666)
- 中心(50520)
- 财经(48295)
- 经(43636)
- 北京(41534)
- 州(40836)
- 经济学(40194)
- 范(39627)
- 师范(39192)
- 院(37773)
- 省(36535)
- 基金
- 项目(211102)
- 科学(165896)
- 研究(152781)
- 基金(152631)
- 家(133281)
- 国家(131958)
- 科学基金(113143)
- 社会(97398)
- 社会科(91808)
- 社会科学(91778)
- 省(85672)
- 基金项目(81875)
- 自然(73941)
- 自然科(72195)
- 自然科学(72169)
- 自然科学基金(70933)
- 划(70059)
- 教育(68299)
- 编号(62585)
- 资助(61378)
- 成果(49261)
- 重点(47074)
- 发(46798)
- 部(46515)
- 创(46167)
- 业(45678)
- 创新(42492)
- 课题(42215)
- 科研(40727)
- 国家社会(39473)
共检索到48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新
广东的蔗糖业 ,在本世纪 3 0年代以前仍然处在传统时代的水平。民国以来广东农业界学者在蔗糖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对 3 0年代广东地方当局的产业决策产生影响。 3 0年代广东的工业化运动 ,奠定了工业支持农业的基础。机器糖加工业迅速发展 ,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甘蔗栽培业的技术进步。在 3 0年代前期广东糖加工业和甘蔗栽培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迥异于传统时代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
近代工业 近代农业 广东蔗糖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玲洲
近代以来,传统社会中的城乡关系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新型关系。乡村在以农业资源支持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在以不同的方式促成了乡村的变迁。高阳织布业依靠天津提供的技术和棉纱,实现了"技术革命"和"原料革命",依靠天津提供的市场与金融服务构建起产销体系,而得以兴盛和发展。这表明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以及城乡间产业结构的重塑是乡村工业变迁的动力所在。从城乡关系变动的角度思考近代乡村工业的变迁,探索其内在逻辑,对当今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乡村工业 天津 高阳 织布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凤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开启了各个领域的嬗变和转型,农业亦不例外。江苏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在农业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领头羊的重要角色。但苏北地区的农业转型却缓慢而艰难。究其原因既有其本身所特有的,亦有和当时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所共有的,这些特有和共有的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股严重阻碍苏北农业转型及其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强大反作用力。近代苏北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启示极其深刻,正确分析和总结当为今天江苏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方案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
苏北徐海 农业转型 原因 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国壮
在近代四川糖业区域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成为业糖者从事糖业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近代川省业糖者融资活动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抗日战争以前,蔗农多通过"卖预货"及"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生活;制运糖商多属殷实,贷入资本不多,如需融资,多依赖于商业资本,较少与金融业发生关系,但这也不否认其与传统金融业(钱庄、票号、当铺)发生联系,即比期借款及异地划汇。之后,国家合作社贷款增加了蔗农融资渠道,制运糖商与近代金融业的关系日渐密切,业糖者经营活动严重依赖近代金融业的资金贷放。在业糖者融资过程中,商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资本是糖品向外运销的驱动力,促进了糖品生产价值的实现,但并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荣华 李杨瑞 梁天锋 谢春斌 温国泉 唐茂艳 陈雷 王强 张晓丽 Tran Van Quang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甘蔗种植 糖业生产 农业生态区 越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在军
以近代上海永安公司为例,对家族企业治理进行了个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永安公司股权极为分散、华侨股占绝大多数,股东、董事和高级经营管理者与郭家关系都较为密切,因此郭家在持有股份较少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对公司的全面控制。另外还对公司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永安公司主要经营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制定了以货币激励为主的有利于自身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了治理效率。
关键词:
永安公司 家族企业 控制 激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早 王文
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一个相对集权的体制中,为规避潜在的风险,民营企业通常会采取"消极适应或积极适应"两种发展形式。"以牺牲企业对外部(技术、市场)变化适应性为代价换取产权安全"的消极适应型发展的直接后果是使得政府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努力受挫。与消极适应型发展模式不同,一些民营企业会选择积极适应型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寻求官方庇护的政治方式来确保创新收益安全,企业发展与滋生腐败之间极易发生联系。"‘腐败’成为企业发展‘润滑剂’"现象的出现,侵蚀了国家政治体制,加剧了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不满,客观上加大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体制"怪圈"的形成,既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又极可能引发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聂新鹏 王晋臣
1990年代以来 ,广西蔗糖业快速发展 ,初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糖量连续 1 0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 ,已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料生产、食糖加工和销售中心。我国加入WTO后 ,面临全面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广西蔗糖业生产水平还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掘 ,通过实施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 ,全面建设“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 ,适当调减种植面积 ,主攻单产和蔗糖分 ,同时大力推进制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 ,加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 ,降低制糖成本 ,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广西将继续保持我国主要产糖区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
规模化 广西 蔗糖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涛 梁贤 刘德源 梁秋明
广西连续14年全国产糖第一。文章分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蔗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蔗糖产业内部两方面探讨了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优化原料蔗生产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完善"订单农业+价格联动"利益联结机制等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本文讨论1932年开始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危机中,民族企业发生的"奇异"行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高度萎缩、大量企业停工改组以致倒闭的状况下,民族纺织工业在总体上不但没有缩减生产规模,反而在极力扩大。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端①,但是"九.一八"后,在已形成日本经济、军事对华全面侵略和控制的总格局下,民族纺织工业丧失对国内市场的自主权;为应对在华日本纺织势力的压迫,他们不能不谋求最后一线生存机会。这应是导致民族纺织工业行为奇异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近代 棉纺织业 列强主导 民族企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利平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政治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化的研究体系创建的时代。本文以社会科学中两大分支学科社会学和民族学为例,探讨以国立研究机构和教会大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两种职业化的研究范式:一种为精美化的范式,强调对学术源流的史的考察和文献材料的挖掘和考证,强调与传统的衔接;一种强调现在和历史的差异,强调田野调查以及杜会服务。这两种范式催生了关于国族想象的两套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这一时期关于民族身份认同的讨论中相互辉映。本文着重从知识传播的视角,梳理了德国民族志、美国芝加哥城市社会学以及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在形塑这两种知识以及知识人形态中的影响,以期理解20世纪初期的政治社会变迁与知识...
关键词:
民族学 社会学 知识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绍刚
十七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糖业及对外蔗糖贸易(荷)陈绍刚一、序言十七世纪上半期在世界政治经济史上是一段特别的时期。在东方,中国政治上大变动,明清朝代交替;经济上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在西方,欧洲的对外扩张达到高潮,荷兰等国开始步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①。这一过渡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时期 ,由于列强控制下的中国近代海关的介入 ,在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 ,围绕财权分割和财源争夺 ,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和近代海关三者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剖析了这一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由此展示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要问题。
关键词:
晚清 财政关系 近代海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