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0)
2023(6457)
2022(5606)
2021(5265)
2020(4581)
2019(11133)
2018(10855)
2017(21810)
2016(11854)
2015(13708)
2014(14139)
2013(14196)
2012(13496)
2011(12358)
2010(12502)
2009(11914)
2008(12377)
2007(11500)
2006(9977)
2005(9276)
作者
(35965)
(30233)
(30197)
(28982)
(19104)
(14458)
(14072)
(11856)
(11423)
(10823)
(10230)
(10164)
(9632)
(9612)
(9578)
(9402)
(9279)
(8858)
(8817)
(8655)
(7533)
(7486)
(7354)
(6905)
(6849)
(6812)
(6726)
(6684)
(6154)
(6033)
学科
(52957)
经济(52906)
(30789)
管理(30669)
方法(27551)
(25468)
企业(25468)
数学(23808)
数学方法(23618)
(18321)
银行(18176)
(16893)
(16616)
(13017)
(12867)
中国(12789)
(11952)
金融(11950)
(11662)
(11012)
贸易(11006)
(10685)
(10620)
制度(10614)
业经(10194)
业务(9758)
理论(9354)
地方(9312)
农业(8518)
(8482)
机构
大学(181688)
学院(178032)
(76689)
经济(75023)
管理(67898)
研究(59627)
理学(57752)
理学院(57098)
管理学(56210)
管理学院(55867)
中国(52246)
(38238)
(36515)
科学(35567)
(32711)
(30947)
财经(29146)
中心(28931)
研究所(28116)
(27726)
(26374)
农业(26258)
业大(25905)
经济学(24826)
北京(24221)
(22927)
师范(22713)
经济学院(22581)
(22432)
(22243)
基金
项目(111122)
科学(86401)
研究(80890)
基金(80532)
(69489)
国家(68942)
科学基金(58322)
社会(50691)
社会科(48051)
社会科学(48032)
(42648)
基金项目(42560)
教育(37857)
自然(37324)
自然科(36430)
自然科学(36416)
(36291)
自然科学基金(35787)
资助(33961)
编号(33525)
成果(27916)
(25656)
重点(25147)
(23692)
(22756)
课题(22523)
教育部(22074)
科研(21701)
大学(21416)
创新(21265)
期刊
(82795)
经济(82795)
研究(55867)
中国(32819)
(30643)
金融(30643)
(29053)
(28735)
学报(27649)
科学(24936)
管理(22517)
大学(20473)
学学(19271)
农业(17367)
教育(17018)
财经(15214)
技术(14526)
经济研究(13368)
(12993)
业经(12366)
问题(11622)
理论(10403)
(10162)
(9847)
技术经济(9519)
实践(9439)
(9439)
国际(9190)
商业(8776)
统计(8579)
共检索到27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赖建平  
本文对西方学者有关跨国银行何以出现的理论作了简明的概括,重点是对J.H.Dunning根据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金融服务业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进行解释,指出了银行等金融服务性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殊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晓军  章永奎  
银行跨国业务的空前发展客观上提出了探讨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演进的内在源泉与成长机制的要求。起源于分析传统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跨国公司理论 ,如垄断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生产折衷理论等 ,能否解释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动因?本文试图从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出发 ,推导出能适用于解释跨国银行成长的理论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伟杰  宋焱  
商业银行一般可以通过代表处、办事处、分支行、代理行及附属行等不同的组织模式实现跨国经营,概括起来可分为分支行和附属行两大类。而在实际中,由于经济责任、竞争环境、东道国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产生影响的四类因素,并应用全球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在东欧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数据,建立离散因变量模型,研究各类因素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对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模式选择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伟杰  胡剑  
跨国银行的本质在于其业务开展的跨国界性,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却千差万别。从理论的角度,商业银行可能出于维持客户、重整本国银行业、实施新的业务发展战略、被动适应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做出跨国经营的决策。而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出于追随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力扬  武康平  
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跨国银行的大量介入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跨国银行对母国和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文献多是定性讨论或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进行经验分析。而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简洁的一般均衡模型加以探讨,并且利用数值模拟,使模型结果更显直观。从研究方法上讲,文章对跨国银行介入的规范分析做了一定的尝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奕  
并表监管虽已公认为跨国银行监管的一项核心原则,在国际银行监管实践中亦得到频繁适用,但国内学界对并表监管的研究尚未深入,有关并表监管专题研究的著述、论文尚不多见,因此对并表监管的涵义、特征、实施条件及与其它监管模式的界分等重大理论问题均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混淆。本文拟对并表监管的上述基本范畴作一廓清,以确立该问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力扬  武康平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国安  
随着银行的跨国扩张和国际金融创新浪潮的高涨,一国对跨国银行的单独监管难以奏效,由跨国银行倒闭引发的银行信用危机乃至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各国监管当局逐渐形成共识:舍联合监管别无他途。以划分各国监管责任、统一各国监管标准和协调各国监管行动为主要目标的巴塞尔委员会及其协议、建议、报告和原则因此应运而生,欧美、日本等国均以巴塞尔协议的原则和标准为基础出台各自的监管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万解秋  陈莉  
银行的跨国并购是商业银行实行全球化经营的重要战略,也是其拓展业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壮大规模,增强银行竞争力的可行途径。本文旨在比较国外成熟的跨国并购行为与中国刚起步的跨国并购行为特征,并以此来分析中国在即将加入 WTO的背景下,银行跨国并购应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鲁明易  汤华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保险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起来,但它在各国间的发展程度和模式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比较了银行保险在各国不同的发展状况,从文化、制度和市场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太明  
本文讨论了银行跨国并购的各种风险,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银行制定合理的跨国并购方案有所借鉴,以保证银行跨国并购后获得良好的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志敏  曾斯璐  
旨在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区位选择。影响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因素可分为引导效应、区位优势因素、风险因素三类;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三类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影响程度,得出"引导效应"因素影响较大、"区位优势"因素有一定影响的结论;并且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提出了不同的区位选择构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乾志  
银行跨国并购是世纪之交国际银行业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银行跨国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银行跨国并购各个阶段的风险, 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的合理性的一面。同时指出: 只有成功地规避银行跨国并购各个阶段的风险, 银行跨国并购才能够取得成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翔  毛育新  杨金同  
在研究跨国银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中,有两大分支:一曰内部化理论,一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这两个假设前提下的内部化理论认为,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是跨国银行同一国当地银行竞争的条件;跨国银行能够通过明显的产品差别创造短期优势,通过可以预见的产品差别创造长期优势;区位优势是国际化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自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产生以来,它们之间的争论就从未间断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