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2)
2023(6579)
2022(5939)
2021(5385)
2020(5061)
2019(11646)
2018(11625)
2017(22973)
2016(13090)
2015(14876)
2014(15142)
2013(15421)
2012(14602)
2011(12919)
2010(13154)
2009(12393)
2008(13318)
2007(12111)
2006(10214)
2005(9281)
作者
(39433)
(33099)
(32944)
(31503)
(21140)
(15904)
(15354)
(12929)
(12297)
(11862)
(11168)
(11106)
(10596)
(10497)
(10486)
(10475)
(10341)
(9787)
(9603)
(9572)
(8388)
(8192)
(8096)
(7548)
(7464)
(7438)
(7406)
(7367)
(6792)
(6731)
学科
(54052)
经济(53982)
管理(40448)
(39535)
(33358)
企业(33358)
方法(28765)
数学(25502)
数学方法(25248)
(22054)
(16412)
财务(16394)
财务管理(16346)
企业财务(15560)
(13735)
(12580)
中国(12086)
(10433)
(10229)
贸易(10226)
业经(10039)
(9932)
地方(9474)
(9059)
银行(9033)
农业(8974)
(8546)
金融(8544)
(8328)
(8261)
机构
大学(193613)
学院(191268)
(77500)
经济(75842)
管理(71358)
研究(63267)
理学(60667)
理学院(59944)
管理学(58835)
管理学院(58461)
中国(49994)
(41019)
(40753)
科学(40195)
(36316)
(34173)
财经(31351)
研究所(30614)
业大(30276)
(29952)
中心(29729)
农业(28898)
(28155)
北京(26018)
经济学(24208)
(23915)
师范(23612)
(23307)
财经大学(23084)
经济学院(22103)
基金
项目(120839)
科学(92994)
基金(87002)
研究(85722)
(76146)
国家(75521)
科学基金(63324)
社会(52336)
社会科(49579)
社会科学(49560)
(47060)
基金项目(46114)
自然(41976)
自然科(40910)
自然科学(40896)
自然科学基金(40171)
(39978)
教育(39785)
资助(37021)
编号(35169)
成果(29631)
(27418)
重点(27260)
(25197)
(24348)
科研(24148)
课题(23884)
教育部(23105)
计划(22970)
大学(22945)
期刊
(83455)
经济(83455)
研究(54981)
(37385)
中国(35254)
学报(33377)
(31725)
科学(28039)
大学(24352)
学学(23030)
管理(23001)
农业(20785)
(19323)
金融(19323)
教育(16294)
财经(15990)
技术(15386)
(13504)
经济研究(13219)
业经(12729)
财会(12245)
(11613)
问题(11593)
会计(11126)
(10779)
统计(10368)
技术经济(10237)
理论(9639)
(9545)
(8882)
共检索到28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都是业务权益理论,但侧重点不同。损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在确认财务报表项目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顺序完全相反。我国制定所得税会计具体准则时,应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樊琦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实现了公司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立法理念的变革。在资本信用理念下,人们关注利润表和资本项目,资产负债表成了利润表的附表;而在资产信用立法理念下,人们从企业的资产负债出发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资产负债表较之利润表,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曜  方利  
由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概念晦涩难懂、原理不够清晰,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难度较大。从数学角度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说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原理与方法,可使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相关概念更加清楚,原理更浅显、易懂,且易于操作。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钟骏华  
新所得税准则规定我国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具体计算有关所得税项目时,笔者总结出一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天唯  
权益理论下的业主理论决定了所得税性质的费用论。以此为起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观下的全面收益出发,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分配。笔者意图用浅显易懂的逻辑分析与推导,解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繁复的计算原理与程序,以期能够多帮助人们深化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学习与理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海蓉  李君  
随着"兼容"多种计量属性、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与税法的游戏规则渐行渐远,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即所得税会计差异日益扩大,如何顺利地实现二者的衔接与协调,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关系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与征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美玲  区永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产生会计和税收差异,企业往往通过这种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进行避税。通过以沪深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总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阳  
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在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按税法规定对企业收益、费用或损失因确认和计量不同产生的差异,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既可以选择递延法,也可以选择利润表债务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端莲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新准则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的有关规定,较原所得税会计的有关规定,更符合有关“资产”和“负债”会计要素的定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向增先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并将其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费用。而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中,企业需要将会计利润按税法规定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这种差异是由于收益、费用在会计和税法规定的口径不同而形成,称永久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主要考虑暂时性差异,对兼有两种差异的会计核算和规范运用存在缺漏。本文立足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分析资产负债债务法对兼有两种差异的运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梅新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孟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所得税准则必须在应确认差异范围的界定及差异的确认和转回等方面给予充分明确的规定。然而,目前所得税准则所倡导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却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其所定义的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界定差异严重束缚了差异的确认范围且自相矛盾,对可确认差异也缺少必要的内涵解释,对于"可抵扣亏损"等特定差异的会计处理没有给出明确的规范,给会计实践带来了困惑和不便。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娟  夏汉生  
为了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立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