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3)
2023(17166)
2022(14781)
2021(14142)
2020(11536)
2019(27461)
2018(27082)
2017(49552)
2016(27552)
2015(31693)
2014(31736)
2013(30988)
2012(29247)
2011(26781)
2010(27290)
2009(25060)
2008(24938)
2007(22335)
2006(19787)
2005(18196)
作者
(78685)
(65713)
(65705)
(62646)
(42001)
(31802)
(30073)
(25559)
(25193)
(23590)
(22445)
(22424)
(21150)
(21132)
(20624)
(20558)
(19739)
(19385)
(18939)
(18890)
(16734)
(16280)
(16126)
(15123)
(14841)
(14840)
(14737)
(14539)
(13320)
(13160)
学科
(117240)
经济(117117)
(65907)
管理(65633)
(48770)
企业(48770)
方法(48045)
数学(42766)
数学方法(42061)
中国(39421)
(35451)
地方(28823)
(25041)
(24456)
农业(24251)
业经(24100)
(22925)
贸易(22906)
教育(22786)
(22183)
(20405)
理论(19431)
(18449)
金融(18446)
(18317)
银行(18284)
(17712)
(17449)
环境(17094)
(17044)
机构
大学(391765)
学院(387927)
(159601)
经济(156096)
研究(145637)
管理(139109)
理学(118341)
理学院(116695)
管理学(114294)
管理学院(113543)
中国(107395)
科学(87809)
(87224)
(74806)
(71783)
研究所(67892)
(65867)
中心(65223)
(61864)
师范(61367)
(59988)
北京(56913)
财经(55966)
业大(55233)
(52014)
农业(51319)
(50811)
师范大学(49971)
经济学(49354)
(48246)
基金
项目(250575)
科学(197020)
研究(188276)
基金(178213)
(155971)
国家(154336)
科学基金(129847)
社会(117285)
社会科(110823)
社会科学(110795)
(97690)
基金项目(92433)
教育(91477)
(84632)
自然(81392)
自然科(79330)
自然科学(79307)
编号(78185)
自然科学基金(77860)
资助(74264)
成果(66641)
(58703)
重点(58189)
课题(57245)
(56749)
(51512)
教育部(48720)
国家社会(48130)
创新(48063)
(47502)
期刊
(182909)
经济(182909)
研究(126714)
中国(91778)
教育(68949)
(61201)
学报(59952)
科学(56418)
(54486)
管理(50939)
大学(46055)
农业(42087)
学学(41729)
技术(37113)
(36326)
金融(36326)
经济研究(29703)
业经(29028)
财经(27509)
问题(23910)
(23906)
(23865)
(21057)
图书(20945)
世界(19801)
统计(19353)
国际(19174)
技术经济(18920)
(18851)
论坛(18851)
共检索到61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柳  宾秀玲  黄荣  鞠敏敏  莫福升  
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自然演进过程大致包括“均等性教育—有效性教育—特殊性教育”等三个相互融合、彼此交叉的阶段。女童教育自然演进过程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从局部看 ,新的过程往往显示出鲜明的开创性 ;从总体上看 ,过程之间又显示出强烈的继承性。注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阶段性特点 ,能够帮助我们在女童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选用最适合的女童教育对策 ,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现实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14年我国将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倾斜。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印发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同时,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补充数量。继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立  沈莹  城所哲夫  
如何改善城市贫困地区的居住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共通的紧急课题,涉及到城市化、贫困消减与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先进事例的介绍概观了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地区居住环境改善事业的发展动向,指出如何使贫困层实现"自我发展"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地区居住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德华  邹杰  毛中根  
本文基于2013年CHIP数据,运用截面数据双差法,评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二片地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政策效果,对此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小学与初中校舍、购置教学设备等措施,该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增智"的目标:受益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0.7年左右;但工程的"增收"效果却十分有限,受益儿童成年后收入并未显著提高。计量分析发现,工程虽能提高受益儿童成年后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但未能提升其外出务工概率;可能受限于本地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成年后留在本地的受益群体从事非农职业的概率反而显著降低。这说明,中国的"扶教育之贫"政策,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但要达到教育扶贫"增收"的根本目标,还需要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发展本地第二、第三产业等政策与之配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研究雷起荃,赵曦缓解贫困和逐步消除贫困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不发达地区经济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国民经济空间发展的协调化和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在整个90年代,谋求地区经济的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哈巍  罗蕴丰  徐晓雯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工程")是1995年开始实施的全国性教育扶贫工程,但目前却少有严谨的量化实证研究。本研究使用1994-1997年的县级教育经费和县级财政面板数据,利用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工程"对县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工程"显著提升了项目县的教育基建支出,且对农村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教育事业费支出上,"工程"显著提升了项目县城乡中小学(除农村初中外)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显著降低了项目县城乡中小学(除农村初中外)的生均人员经费支出,这可能是由于"工程"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所导致的结构偏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彩云  傅王倩  
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发达国家贫困地区教育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费投入上,实行差异性的经费分配机制;在师资配置上,采取优惠政策、交流轮岗、定向培养等多种措施;在扶贫监管上,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和行动计划管理模式。鉴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应加强立法,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实施差异性的经费分配制度,建立贫困学校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对象精准;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确保师资保障精准;完善教育扶贫项目的监管制度,实行分层评估,确保扶贫成效精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恒昌  
亚洲发展中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头号难题:农村女童教育曲恒昌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进一步的考察表明,农村女童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主任拉贾·辛要先生曾尖锐指出:如果哪一个国家实现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桂珍  
本文在调研贫困地区中职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贫困地区中职生"打工式"就业的意义,总结了以职业教育为主导的劳务输出模式的优势,提出了贫困地区中职生"打工式"就业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中林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贫困的国家和人口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在全世界大约60亿人口中,有13亿贫困人口,比五年前增加了3亿。其中亚太地区有8亿穷人;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纯阳  
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处于欲罢不能、欲办还休的两难境地,办学成本高昂。高中招生市场上则出现境遇两重天的局面,少数重点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垄断之势,结果以一校之兴换来的却是一县教育之衰。教育收费水平远远超出了农户的支付能力,农户对现有教育投资成本形成高水平预期,因而降低了教育投资的热情。"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不适合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在县级财政能力严重不足而向上级政府寻求转移支付的渠道又不宽敞的现实条件下,降低教育这种公共品的质量或者增加农民教育负担就势成必然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安雪慧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家庭、学校的社会文化资本对儿童教育参与程度以及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教育期望、学业自信、学业努力和学校情感问题对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影响并不亚于我们以往所研究的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家庭、学校的社会和文化资本因素以及学校课堂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期望、学业自信、学业努力程度的提高和学校情感问题的解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时,不能单纯考虑儿童的家庭经济和人力资本特征,还要考虑与家庭、学校相关的一些社会文化资本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社会、文化资本以及学校环境的改善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业成就,从而达到发展贫困地区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李萍  
教育投入是否均衡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由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要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四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扩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付转移规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地方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三是优化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重点教育项目的建设;四是拓宽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国光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反贫困的重要途径,尼日利亚在这一过程中做了系列尝试,包括优化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改革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扩大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为同类实践提供一定参照,值得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