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5)
- 2023(15746)
- 2022(13411)
- 2021(12382)
- 2020(10433)
- 2019(23985)
- 2018(23770)
- 2017(44918)
- 2016(24422)
- 2015(27622)
- 2014(27835)
- 2013(27564)
- 2012(26033)
- 2011(23839)
- 2010(24041)
- 2009(22297)
- 2008(22092)
- 2007(19756)
- 2006(17340)
- 2005(15893)
- 学科
- 济(120662)
- 经济(120546)
- 管理(65779)
- 业(63789)
- 企(50870)
- 企业(50870)
- 方法(47914)
- 数学(41884)
- 数学方法(41352)
- 中国(31127)
- 农(29338)
- 地方(29081)
- 学(26520)
- 财(25199)
- 业经(24436)
- 农业(19991)
- 贸(19270)
- 贸易(19259)
- 制(19116)
- 易(18552)
- 融(17373)
- 金融(17366)
- 银(17188)
- 银行(17144)
- 地方经济(16962)
- 理论(16840)
- 和(16778)
- 环境(16692)
- 行(16495)
- 务(15222)
- 机构
- 大学(360799)
- 学院(359914)
- 济(153428)
- 经济(150320)
- 管理(133843)
- 研究(127724)
- 理学(114232)
- 理学院(112825)
- 管理学(110726)
- 管理学院(110041)
- 中国(95759)
- 科学(79021)
- 京(77000)
- 财(68823)
- 所(66113)
- 农(62525)
- 研究所(59959)
- 中心(57890)
- 江(55555)
- 财经(54457)
- 业大(53050)
- 范(49602)
- 经(49215)
- 师范(49063)
- 农业(49056)
- 北京(48678)
- 经济学(47795)
- 院(45245)
- 州(43899)
- 经济学院(42720)
- 基金
- 项目(234293)
- 科学(183828)
- 研究(169430)
- 基金(169198)
- 家(147779)
- 国家(146530)
- 科学基金(124878)
- 社会(107509)
- 社会科(101851)
- 社会科学(101826)
- 省(92400)
- 基金项目(88951)
- 自然(80468)
- 自然科(78601)
- 自然科学(78573)
- 教育(78513)
- 划(77792)
- 自然科学基金(77159)
- 资助(69865)
- 编号(68281)
- 成果(56294)
- 发(54787)
- 重点(53519)
- 部(51786)
- 创(48116)
- 课题(47955)
- 创新(45074)
- 科研(45015)
- 国家社会(44422)
- 教育部(44188)
- 期刊
- 济(176679)
- 经济(176679)
- 研究(108065)
- 中国(72077)
- 学报(58160)
- 农(57112)
- 财(53952)
- 科学(53055)
- 管理(50037)
- 大学(43608)
- 学学(41006)
- 教育(38966)
- 农业(38854)
- 融(33626)
- 金融(33626)
- 技术(33142)
- 经济研究(28539)
- 业经(27726)
- 财经(27634)
- 经(23843)
- 问题(23013)
- 业(20671)
- 技术经济(19230)
- 统计(18545)
- 贸(18029)
- 图书(17651)
- 版(17440)
- 世界(16982)
- 商业(16592)
- 理论(16380)
共检索到548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经济人"假设关注个人的利益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能力,而马克思在刻画个人时还特别强调了社会关系对个人行为选择的约束。笔者立足于对马克思相关观点的理解,探讨秉承斯密个人主义思想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对"经济人"假设的继承和发展,试图揭示这一个人观念进一步发展遇到的困惑。遵循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西方学者要从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出发,解释约束其实现自身利益的因素形成和变迁的原因,从而不得不面对引入另一种个人行为模式的尴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其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都是基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而中国社会的文化伦理和现实环境却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中国经济学人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很难做出相应贡献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其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因此,中国经济学的实质发展贵在思维本土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崇正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的伦理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我认为正是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马克思经济学远远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本文现对此做一探讨,就教于经济学界同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家旭 郭艳 仲深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创造了巨大的供给,相对于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我国的需求一直不旺,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是创造需求的主要动力,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我国城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朝明 韩文龙 杜辉
文章认为,西方经济学沿着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其利用资源稀缺、成本-收益、理性选择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分析范式来解释现实活动中的人,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变成了约定主义的物本经济学。后来加入了制度变量和伦理道德的因素,但其研究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距甚远,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确立了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核心研究地位。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重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在理论上存在严重悖论,经济人假设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研究方法论更具有科学性。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研究目标是推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和分享剩余"。增加和分享剩余的评价方法是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洛平
从分配理论看西方经济学方法的局限性孙洛平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莫过于分配理论了。尤其在长达十年之久的“两个剑桥学派之争”中,不同分配理论之间的对立和不可调和性更得到了充分展示。本文要表明的是,西方经济学中不同分配理论对立的根源在于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嵩
本文旨在从马克思对斯密相关观点的批判以及他本人的论述中揭示他独特的个人观念,认为马克思也承认自利性和理性行为特征,他所持有的个人观念与"经济人"假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马克思主张把人们在彼此间结成的依赖和制约关系也看作是个人的行为特征之一,正是这种对个人理解上的分歧构成了两种理论体系关于个人行为选择认识上的分野。
关键词:
马克思 个人观念 经济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春华 吴易风
西方经济学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这一理论虽然在某些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但是后者在理论基础、理论深度、哲学观以及研究内容等诸多方面均远胜于前者。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发,不仅能把握住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的前提条件、物质基础、内在本质、外在压力以及根本动因,而且还能在引进外资、扶持民族品牌、重视产业安全方面获得重要的政策启示。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并非只是西方经济学所专属的研究领域,马克思经济学对之能做出更为科学的解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华 吴易风
加速原理并非西方经济学所独有的理论成果,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早已闪烁着这一原理的思想火花,《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此也是公开承认的。就马克思经济学加速原理而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是其成立的基本前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促使投资规模的日益增大是其核心机制,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作用是其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加速原理后发现,前者无论是在逻辑起点、内在机制、适用范围等方面,还是在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方面,均比后者更具科学性;特别地,前者并不局限于分析资本主义投资加速扩张的过程,而是贯穿于对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挖掘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加速原理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弥...
关键词:
加速原理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广迪
萨缪尔森、罗宾逊夫人以及瓦卢法克斯等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在其所编著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从总体上看,他们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介绍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也是比较公正的。了解他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对待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对于全面把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英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是商品,而西方经济学却认为是资本。劳动力究竟是商品还是资本,该如何认识劳动力的价值,以及劳动力的质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差异,而且无论劳动力是商品还是资本,都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为本",而不是以"人民为本",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