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9)
- 2023(11107)
- 2022(9489)
- 2021(8710)
- 2020(7559)
- 2019(17221)
- 2018(16727)
- 2017(31897)
- 2016(17787)
- 2015(20093)
- 2014(20061)
- 2013(19406)
- 2012(17785)
- 2011(16035)
- 2010(15920)
- 2009(14814)
- 2008(14725)
- 2007(13214)
- 2006(11108)
- 2005(9587)
- 学科
- 济(69789)
- 经济(69710)
- 管理(49851)
- 业(48209)
- 企(39282)
- 企业(39282)
- 方法(35055)
- 数学(31003)
- 数学方法(30780)
- 财(19350)
- 农(19017)
- 中国(18428)
- 学(15928)
- 贸(15195)
- 贸易(15192)
- 易(14756)
- 业经(14734)
- 农业(12742)
- 地方(12553)
- 务(12378)
- 财务(12364)
- 财务管理(12334)
- 制(12099)
- 企业财务(11705)
- 理论(11055)
- 技术(10668)
- 和(10453)
- 环境(10404)
- 银(10188)
- 银行(10133)
- 机构
- 大学(260243)
- 学院(253577)
- 济(101577)
- 经济(99563)
- 管理(96017)
- 理学(84689)
- 研究(84684)
- 理学院(83674)
- 管理学(82092)
- 管理学院(81646)
- 中国(60539)
- 科学(54923)
- 京(52940)
- 农(51081)
- 财(45095)
- 业大(44000)
- 所(43537)
- 农业(41057)
- 研究所(40240)
- 中心(38881)
- 财经(37289)
- 江(36754)
- 经(34006)
- 范(33966)
- 师范(33522)
- 北京(32526)
- 经济学(31933)
- 院(29994)
- 经济学院(29234)
- 州(29028)
- 基金
- 项目(176737)
- 科学(138260)
- 基金(128469)
- 研究(123300)
- 家(114302)
- 国家(113308)
- 科学基金(95886)
- 社会(79223)
- 社会科(74984)
- 社会科学(74958)
- 省(69710)
- 基金项目(69330)
- 自然(63780)
- 自然科(62376)
- 自然科学(62351)
- 自然科学基金(61271)
- 划(59728)
- 教育(58276)
- 资助(50992)
- 编号(48570)
- 重点(40267)
- 部(39342)
- 成果(39176)
- 创(37684)
- 发(37387)
- 科研(35015)
- 创新(34979)
- 大学(34653)
- 计划(34279)
- 课题(33684)
- 期刊
- 济(103092)
- 经济(103092)
- 研究(69902)
- 学报(48992)
- 中国(45854)
- 农(45022)
- 科学(41092)
- 大学(36610)
- 财(35388)
- 学学(33716)
- 管理(31216)
- 教育(30343)
- 农业(30245)
- 融(18696)
- 金融(18696)
- 财经(18514)
- 技术(18425)
- 业经(17680)
- 经济研究(17497)
- 业(16391)
- 经(15912)
- 问题(14306)
- 版(14089)
- 科技(12700)
- 商业(12645)
- 业大(12513)
- 技术经济(12245)
- 贸(11932)
- 理论(11008)
- 图书(10896)
共检索到35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孔垂谦
在西方,政党作为以掌握政权为主要目标的政治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党为掌握政权或维持政权,必然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大学施加影响或干预。本文旨在对西方政党作政治学分析的基础上,透视其影响大学的必然性、间接性和有限性。
关键词:
政党 影响 大学 必然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维强 廖媛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学间的竞争虽然表现出了诸多的市场逻辑,但其背后隐藏的政治逻辑同样不能忽视。在"985工程"的运行中,教育部、地方政府和大学都成为拥有自身利益的主体,"985工程"的启动加剧了中国大学间的竞争,既有非常积极的一面,但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竞争 985工程 政治逻辑 市场逻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金太军 赵军锋
国家审计的实践发展呼唤建立国家审计一级学科。国家审计学科建设既受到国家审计实践属性影响,又受到国家审计科学研究纲领制约。国家审计的实践属性是政治性与技术性的结合,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国家审计的学科定位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应用型学科;学科属性是一门独立的、与政治学学科联系密切的、属于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学科设置除了包括常规的"国家审计学科、社会审计学科、内部审计学科、审计技术与方法"之外,还应增设"审计政治学、审计管理学和国际审计学科"共七个二级学科;同时,积极完善国家审计学科规范和方法论,即大力培养国家审计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通过多方合作、多学科融合与多元方法综合,形成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合力。这七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国家审计学科建设论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志明
旅游发展中各种利益诉求与问题的日渐凸显,是政治介入并不断侵蚀旅游的关键性因素。把发展旅游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促进政治与旅游的有机统一,是旅游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政治包含政治实践和政治分析两个层面,本文从后者探讨了旅游政治的基本涵义及其产生的基本动因、旅游政治的价值与功能、影响旅游发展的政治要素以及旅游政治的基本架构。
关键词:
旅游政治 政治分析 旅游发展 旅游政治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中日韩三国是东北亚的近邻,彼此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既有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历史上,唐朝的白村江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中朝联军击败丰臣秀吉的入侵,清末的甲午战争等,中日之间每次战争都与朝鲜半岛紧密相关。2015年对中日韩三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朝鲜半岛光复、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5周年,也是二战后韩日建交50周年。如何从政治与经济的相关性、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认识日本政治右倾化特别是"安倍政治学"对中日、韩日关系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宏
现代社会中的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主要有:竞争关系表现在二者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合作关系。通常出现在现代民主国家,这种关系的确立是以强大的政党和强大的民间组织为前提;冲突关系主要出现在处于从专制向民主转型的威权国家,政党通过各种方式禁止新兴民间组织的存在;依赖关系分为双向依赖和单向依赖。双向依赖主要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政党和民间组织互相依靠。单向依赖有民间组织对政党的依赖,这类关系主要存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政党对民间组织的依赖,这类关系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央权威较弱和政党整合力较差的第三世界国家。
关键词:
政党 民间组织 竞争 合作 冲突 依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华
通过对我国现行大学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传统行政体系与传统行政文化的互动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使得我国大学治理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稳机制,容易陷入一种循环不前的状态。基于政治学的分析视角,大学内部治理权力的失衡是其症结所在。治理权力之间越位、错位或失位的状态是一种相对劣势的均衡。究其根源,在于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公共领域对社会领域的侵犯,公共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冲突。因此,规范大学治理中各项法定权力的边界及运行,实现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劣势均衡向优势均衡转变,是现代大学治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可行尝试。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政治学 权力制衡 治理权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喜平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白钢
在过去的25年,我们走的是一条非均衡发展的道路,通过超常规、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我们创造了“经济奇迹”。在为GDP的高速增长欣喜之余,我们也越来越受到就业、三农、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困扰,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诸多矛盾并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内部及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等成为当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独特背景。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刚 郝煜华
本文将当今世界主要政党的财政类型概括为捐赠型、党费型、党产型、国家补贴型和混合型等,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捐赠型、国家补贴型、混合型三种不同政党财政的资金来源与制度缺陷,最终引出有关政治文明和政党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政党政治 政党财政 财政类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郭艳
"台湾主体性"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才在台湾岛内兴起的一种政治和社会思潮。"台湾主体性"的流行既有其客观基础,更是主观建构的结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台湾主体性"已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分歧仍相对严重的台湾民众的基本共识,并成为民进党上台执政、其意识形态霸权形成以及国、民两党在统"独"政治光谱上从极化转为温和区隔的重要基础。"台湾主体性"高涨导致国、民两党的两岸论述日益趋同,两岸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不利于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等高层次议题的顺利展开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震 金璐
本文针对中国金融开放中内外失衡问题,结合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态势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政府进行如此政策选择的原因,并对于现有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金融开放中优先对外开放的国际案例作了评析,指出其成败得失;而后结合金融生态链理论用中国企业融资渠道的实证数据分析了中国的现实金融需求,指出目前的金融制度供给不适应现实需求的发展,因此加快对内开放,完善金融生态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并结合国内外"民间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内外失衡 政治学 金融生态链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谢志恒 张经纬
埃及政党政治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发展。埃及是一个青年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青年在埃及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埃及固有的历史、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尤其是纳赛尔以来新型威权主义主导的政治传统和代际矛盾,制约着埃及青年的政治参与。政党作为埃及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不仅未能使埃及青年实现政治理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政治参与。青年政治参与问题正日益成为影响埃及民主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