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1)
- 2023(17004)
- 2022(14760)
- 2021(13875)
- 2020(11520)
- 2019(27022)
- 2018(27161)
- 2017(52046)
- 2016(28546)
- 2015(32427)
- 2014(32894)
- 2013(32579)
- 2012(30653)
- 2011(27785)
- 2010(28238)
- 2009(25847)
- 2008(25699)
- 2007(23011)
- 2006(20095)
- 2005(18145)
- 学科
- 济(121276)
- 经济(121144)
- 管理(80278)
- 业(77248)
- 企(62889)
- 企业(62889)
- 方法(53587)
- 数学(45869)
- 数学方法(45383)
- 农(33561)
- 中国(33372)
- 地方(28921)
- 财(28512)
- 业经(27031)
- 学(26974)
- 农业(22660)
- 贸(21696)
- 贸易(21679)
- 制(21348)
- 理论(21173)
- 易(20931)
- 和(19393)
- 银(18937)
- 银行(18874)
- 环境(18354)
- 融(18210)
- 金融(18207)
- 技术(18111)
- 行(18050)
- 务(17525)
- 机构
- 大学(414070)
- 学院(412636)
- 济(163562)
- 管理(160266)
- 经济(159774)
- 研究(141220)
- 理学(137824)
- 理学院(136195)
- 管理学(133867)
- 管理学院(133114)
- 中国(105549)
- 京(89587)
- 科学(89086)
- 财(74815)
- 所(72677)
- 农(71385)
- 研究所(66096)
- 中心(64238)
- 业大(63080)
- 江(62634)
- 财经(59277)
- 北京(57224)
- 范(56889)
- 师范(56319)
- 农业(55936)
- 经(53706)
- 州(50974)
- 院(50680)
- 经济学(48432)
- 师范大学(45392)
- 基金
- 项目(274064)
- 科学(213207)
- 研究(201157)
- 基金(195011)
- 家(169653)
- 国家(168146)
- 科学基金(143061)
- 社会(123375)
- 社会科(116655)
- 社会科学(116624)
- 省(108590)
- 基金项目(103840)
- 教育(93612)
- 自然(92996)
- 划(91094)
- 自然科(90732)
- 自然科学(90707)
- 自然科学基金(89072)
- 编号(84099)
- 资助(80725)
- 成果(69180)
- 重点(61510)
- 发(61090)
- 部(60217)
- 课题(58502)
- 创(56507)
- 创新(52638)
- 科研(52175)
- 教育部(51198)
- 大学(51025)
- 期刊
- 济(185047)
- 经济(185047)
- 研究(122658)
- 中国(83176)
- 学报(66530)
- 农(65238)
- 科学(60810)
- 管理(58298)
- 财(56771)
- 教育(51974)
- 大学(49573)
- 学学(46280)
- 农业(44984)
- 技术(37755)
- 融(36396)
- 金融(36396)
- 业经(31227)
- 经济研究(28772)
- 财经(28719)
- 经(24459)
- 问题(24387)
- 业(23652)
- 图书(23486)
- 技术经济(20704)
- 理论(20142)
- 科技(19554)
- 版(19399)
- 商业(19107)
- 实践(18432)
- 践(18432)
共检索到615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近年来,行为合约激励理论力争突破现有经济学激励理论研究的迷思,开始尝试将影响信念、偏好和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引入到代理双方的行为博弈分析之中,力图搭建一个能够解释激励行为异质性的合约框架。本文对行为合约激励理论研究的起源、主要发展及其实践意蕴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行为合约激励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行为合约 激励 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占小军
激励问题的存在,催生了多种激励理论。对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可从研究方法、激励对象、激励主体、激励方式等视角进行把握。随着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来临和加剧,已经形成的激励理论已经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激励困惑,促使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激励理论的构建。
关键词:
激励 激励理论 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发展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关注县域推进同时,更加突出省级统筹;在采取保护型、补偿型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发展型举措;兼顾义务教育发展外延式评价,更加注重内涵式评价;持续促进义务教育内部均衡,更加注重调适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飞 文跃然 谢安
薪酬分配不仅是货币报酬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对员工的价值贡献要进行全面认可与激励。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梳理了认可激励计划的产生和发展,然后结合中小型企业幸福时代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案例,通过介绍其在认可激励上的理念、特色、做法,期望为其他公司实施认可激励计划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认可激励 薪酬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晓峰 刘华伟
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迫切要求中国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人口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导向。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民高品质生活为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归宿、服务于民族复兴战略的新型人口发展理念。中国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物质财富积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教育体系完备叠加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优势、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的要素集聚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以人为本和孝亲敬老价值观的文化优势。为了利用好、巩固好、发展好这些优势,中国应当构建涵盖科教文卫、生育支持、劳动力就业、老龄化、人口安全等领域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武祥
行为金融理论基本假设股票市场并非理性。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并非理性,股票定价往往偏离公司真实价值。行为金融以及管理决策行为的研究推动了行为公司金融(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的兴起和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魏光兴 覃燕红
合约理论继承了经济学传统自利偏好假设,却忽略了公平偏好等行为心理因素。为此,在借鉴行为经济学描述公平偏好的FS模型基础上,把公平偏好引入最优激励合约设计的标准框架,以行为合约理论为工具,通过建立离散产出和离散努力模型,研究设计公平偏好下的最优激励合约。分析结果发现,引入公平偏好之后的一级最优和二级最优激励合约都是线性结构的,并且其斜率会随着公平偏好增强而增大,但不会超过0.5。这不但得到了线性结构的激励合约,而且得到了与实证研究结论相一致的关于激励合约斜率性质的理论分析结果,从而为激励合约线性结构提供了一种较合理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浩
文章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深入研究股权激励合约特征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期权益和短期权益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激励效应,并且短期权益的激励效应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权激励制度设定行权限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与限制性股票相比,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更强;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激励效应越强;相对于一次性股权授予,持续激励的激励效应更强。(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合约特征对全要素生产率和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更强。(3)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促进股权激励合约特征的激励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中具有积极治理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合约特征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基于教师发展的视角来诠释,教师信念是教师人生的精神支柱、教师职业的奉守信条、教师文化的核心要素、教师行为的隐性向导和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信念的构建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非常具体的实践问题。教师信念建构之实践策略包括:在学习共同体愿景的塑造中,促进教师信念的培育;在反思性实践中,促进教师信念的确立;在合作性交流中,促进教师信念的提升;在行为更新中,促进教师信念的变革。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教师信念 实践建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数字经济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经济存在严重信息非对称、数字信任及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因而需要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以应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挑战。区块链技术对数字确权、助推数字信息流动与交易、解决数字经济“新基建”壁垒等具有一系列优势,由此提出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传统产业数字转型模式基本思路与具体实施策略:加快区块链技术核心创新研发,构筑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经济产业;建立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加快行业标准制定,打造区块链生态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抢占区块链技术发展高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辽钢 刘健西
20世纪初期,人们就开始关注于研究如何调动组织中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并沿着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种研究思路基于“经济人假设”,形成了近年来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模型;另一种思路则打破了“经济人假设”,开始研究人的本性,形成了各种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进入新世纪,流程再造、团队管理、知识管理、人本管理等管理方法和哲学的兴起将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新环境下,激励理论研究将呈现什么趋势?本文最后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与预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鹰
奖励作为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得到普遍而广泛的运用,但由于人们对奖励的有关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实践中出现误用、错用、滥用等偏差。正确把握奖励的本质,厘清奖励的作用与机制,了解奖励实施的适用性性特征,运用实践智慧,强化实践反思,使奖励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对于深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探索奖励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人的绿色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人的绿色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