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7)
2023(9759)
2022(8429)
2021(8138)
2020(6901)
2019(16537)
2018(16165)
2017(30917)
2016(16706)
2015(19503)
2014(19523)
2013(19672)
2012(18835)
2011(17271)
2010(17310)
2009(16202)
2008(16411)
2007(14762)
2006(12737)
2005(11663)
作者
(49189)
(41243)
(41144)
(39294)
(26415)
(19832)
(19035)
(16169)
(15535)
(14622)
(14135)
(13665)
(13247)
(13197)
(13102)
(12853)
(12429)
(12221)
(11950)
(11795)
(10247)
(10231)
(10061)
(9351)
(9349)
(9347)
(9186)
(9037)
(8299)
(8296)
学科
(76392)
经济(76318)
管理(42854)
(42714)
方法(34846)
(33282)
企业(33282)
数学(30558)
数学方法(30324)
(24390)
贸易(24378)
(23701)
中国(22076)
(20252)
(16478)
地方(15678)
业经(14383)
(14273)
(13807)
农业(13220)
(11935)
银行(11911)
(11619)
金融(11616)
(11480)
(11354)
(11069)
环境(10932)
关系(10706)
(9908)
机构
大学(251897)
学院(249445)
(114105)
经济(112006)
研究(93214)
管理(91742)
理学(78261)
理学院(77297)
管理学(76165)
管理学院(75667)
中国(71047)
科学(54219)
(54191)
(48784)
(47933)
研究所(43679)
(41767)
中心(40981)
财经(39230)
经济学(36434)
(36219)
(35651)
北京(35080)
业大(34523)
(33587)
师范(33332)
(33135)
经济学院(33044)
农业(33038)
财经大学(28922)
基金
项目(159674)
科学(124921)
研究(117433)
基金(116815)
(102246)
国家(101491)
科学基金(84658)
社会(75213)
社会科(71368)
社会科学(71347)
基金项目(60808)
(58543)
教育(53691)
自然(52863)
自然科(51551)
自然科学(51533)
(51312)
自然科学基金(50640)
资助(49106)
编号(47273)
成果(39398)
(37333)
重点(36650)
(35890)
课题(32992)
(32598)
中国(31996)
教育部(31985)
国家社会(31914)
创新(30658)
期刊
(123836)
经济(123836)
研究(77005)
中国(47779)
(37965)
学报(37587)
(36238)
科学(35663)
管理(32673)
大学(28191)
学学(26371)
农业(25964)
教育(24603)
(23459)
金融(23459)
经济研究(21634)
(21464)
技术(19778)
国际(19467)
财经(19463)
业经(18722)
问题(18064)
(16874)
(15737)
世界(15571)
技术经济(12642)
商业(11802)
资源(11489)
统计(11468)
图书(11341)
共检索到379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维江  
本文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的自贸区战略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一项完整的国家自贸区战略包括价值观、伙伴遴选标准、有利于长期竞争力的条款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自贸区战略应以合作导向及削减贫困为道义基础,按照离岸一体化原则遴选潜在伙伴,同时推动基础设施有关议题成为FTA谈判的横向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秋沅  
一、欧盟自由区海关法律制度的演进过程与当前架构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在不同的国际/国别立法中的称谓不同。我国称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则称为"自由区"。(一)欧盟自由区海关制度的复杂演进过程1.第一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协调成员国自由区制度的早期指令1968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壮  
背景1969年世界管理大会上的一次民意测验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企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金融(finance),而大多数日本企业的回答则是人事(personnel)。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精髓是以人为本。虽然美国大型企业早在40年代就建立了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渝  张俊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文章分析了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是推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动力,但是以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仍是发达国家服务业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回顾了服务业比重提高的理论解释,最后给出了针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政平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涉及多领域的自贸协定。中新自贸区建成九年多来,双边贸易、投资、劳务合作、旅游等增长迅猛,并且两国于2017年启动了中新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以中新自贸区为例,可以发现中国自贸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政平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涉及多领域的自贸协定。中新自贸区建成九年多来,双边贸易、投资、劳务合作、旅游等增长迅猛,并且两国于2017年启动了中新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以中新自贸区为例,可以发现中国自贸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启荣  任飞  
本文利用GTAP模型,从宏观与行业两个层面,模拟分析日欧自贸协议、美欧自贸协议、美日自贸协议以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地区)加入日本与美欧签订的自贸协议这4种情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分析了中国促进技术进步,以应对上述4种自贸协议影响的效果。结论如下:上述自贸协议不但引致中国的GDP、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下降,外贸顺差扩大,还使得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与总产出水平下降,而且随着参与自贸协议国家(地区)数量的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受到的影响也随之扩大;中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减轻甚至可以消除美日欧自贸协议对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的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应瑞瑶  沈亚芳  
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转基因产品层出不穷,然而在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的进程中,与其相关的国际贸易争端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引起美欧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发展转基因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汉斌  
本文通过对美、日、欧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和研究,归纳出其各自的改革措施:美国通过放松规制使铁路货运基本市场化运营,但政府通过鼓励兼并使铁路货运做到了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兼顾,美国铁路客运公司则要靠政府补贴生存;日本国铁的分割民营化改革较成功,绩效得到改善,财政负担减轻;欧盟通过"网运分离"来试图在线上部分引入竞争,并兼顾线路公司的自然垄断属性。美、日、欧铁路改革举措给予我国的启示是:在产业组织方面应兼顾规模经济与竞争环境;政府对铁路行业介入程度应随经济发展阶段及具体的国情、路情而呈现出不同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鹏  孙东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筠筠  
商业方法对电子商务发展所具有的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使得各国对是否给予专利保护做出了不同的制度选择。从美、日、欧对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其更多的是从其产业政策角度在司法判例中对专利保护范围做出新的诠释,从而使其专利保护紧密配合市场需要,美、日、欧的这一做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勋培  曹凝蓉  陈兵洲  孔迅  
欧、美、日合作金融体制的特点及其启示王勋培,曹凝蓉,陈兵洲,孔迅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如何构建我国合作金融体制已成为近期内金融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研究欧、美、日合作金融体制的演进及现行特点,对推动我国合作金融体制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谭黎阳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对它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不仅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考察全球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从历史意义上讲,现代企业制度的萌芽是在在中世纪的欧洲,其长足发展却在开国相对较晚的美国,日本又因“奇迹”性的经济成长而成为东方模式的样本。鉴于此,本文选取欧洲、美国和日本作为分析的对象,力图在比较中理清思路、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