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1)
- 2023(10909)
- 2022(9273)
- 2021(8291)
- 2020(6998)
- 2019(16236)
- 2018(15899)
- 2017(30406)
- 2016(16629)
- 2015(18995)
- 2014(19303)
- 2013(19456)
- 2012(18629)
- 2011(17418)
- 2010(17939)
- 2009(17248)
- 2008(17307)
- 2007(16062)
- 2006(14544)
- 2005(13444)
- 学科
- 济(93818)
- 经济(93738)
- 管理(51267)
- 业(43101)
- 方法(35840)
- 企(35420)
- 企业(35420)
- 数学(30182)
- 数学方法(29910)
- 学(23474)
- 中国(22612)
- 地方(21357)
- 农(20020)
- 环境(18248)
- 财(18016)
- 业经(17710)
- 和(15085)
- 理论(14763)
- 制(14131)
- 地方经济(13988)
- 农业(13516)
- 贸(12857)
- 贸易(12851)
- 划(12778)
- 易(12343)
- 融(12315)
- 金融(12312)
- 资源(11914)
- 银(11640)
- 银行(11610)
- 机构
- 大学(271989)
- 学院(267739)
- 济(118181)
- 经济(115728)
- 管理(97809)
- 研究(95607)
- 理学(82874)
- 理学院(81891)
- 管理学(80553)
- 管理学院(80037)
- 中国(70975)
- 科学(58624)
- 京(57844)
- 财(53210)
- 所(50512)
- 研究所(45705)
- 农(43510)
- 财经(42445)
- 中心(42261)
- 江(41712)
- 经(38173)
- 经济学(38131)
- 范(38096)
- 师范(37794)
- 业大(37421)
- 北京(36945)
- 农业(34231)
- 经济学院(34102)
- 州(33064)
- 院(32820)
- 基金
- 项目(165876)
- 科学(129445)
- 研究(121350)
- 基金(119394)
- 家(103781)
- 国家(102925)
- 科学基金(86872)
- 社会(78627)
- 社会科(74415)
- 社会科学(74388)
- 省(64377)
- 基金项目(62294)
- 教育(55043)
- 划(53783)
- 自然(53763)
- 自然科(52296)
- 自然科学(52275)
- 自然科学基金(51316)
- 资助(49270)
- 编号(48917)
- 成果(41538)
- 重点(37873)
- 发(37469)
- 部(37059)
- 课题(33867)
- 创(33133)
- 国家社会(32978)
- 教育部(31605)
- 科研(31423)
- 创新(31110)
- 期刊
- 济(139999)
- 经济(139999)
- 研究(84611)
- 中国(51352)
- 学报(44156)
- 财(42517)
- 科学(39610)
- 农(38796)
- 管理(35008)
- 大学(32178)
- 学学(29895)
- 教育(27246)
- 农业(25690)
- 财经(23405)
- 技术(22471)
- 经济研究(22364)
- 融(22184)
- 金融(22184)
- 经(20349)
- 业经(19749)
- 问题(18807)
- 图书(15962)
- 技术经济(15410)
- 贸(13969)
- 统计(13896)
- 业(13617)
- 资源(13615)
- 版(12902)
- 理论(12577)
- 世界(12375)
共检索到41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象枢 张平
本文试图运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核算、企业绿色经济行为、绿色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际绿色经济合作等问题。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理论基础 环境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克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拓展的基点,为此,本文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点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特点,提出了本学科构建的理论起点,即“人口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外部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之冲突以及其经济人假定拓展。
关键词:
经济人 理性 稀缺性 外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红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南林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目前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意义和发展途径上,其理论体系很不完善。本文在追溯"低碳经济"的历史、列举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低碳经济"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引出研究"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提升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基础理论 经济学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欢欢
以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从其诞生的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启蒙的关联入手,在理解绿色经济的同时,将其理念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进行关联分析,着重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论述,寻求绿色经济实践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发掘并弘扬经典理论的现代价值。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对目前出现的误区进行简要反思,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和改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大春 张敏新
低碳经济是世界关注焦点,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发展模式主导。然而,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途径,没有对低碳经济理论进行探讨。没有完善低碳经济理论会导致对实际指导失误。构建低碳经济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经济史中探寻低碳经济理论根基,"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以造福人类为使命的科学和个人福利是完全依存于全人类福利的,这些经济学思想中全世界思维可以作为低碳经济思想源头。通过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气候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比较,借鉴和吸取其理论。最后,对低碳经济理论对经济学影响价值进行探讨,这些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理论基石,引导...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理论基础 经济学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素琴
低碳经济是近代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在20世纪末才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直至21世纪初才正式以"低碳经济"走入人们的视线。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但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节奏,把握经济发展的命脉,需要从理论这一基本层面出发,认识低碳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挖掘其经济价值。本文从低碳经济起源及其内涵引申到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和其他学科的比较,阐述低碳经济的经济价值,以此来梳理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质和价值意义,为低碳经济的研究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福利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2017年,学者们仍然主要沿着过去的传统分别研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方面,主要集中研究了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资源经济学方面,从过去以研究能源为主开始向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等更多资源领域延伸;环境经济学方面,在继续深化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和环境规制研究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渗透到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发展路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已经设立20周年之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永平,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贵州财经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7个省部级课题、4个部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双玉 许英杰 曾群 胡静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新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这些建议是:统一并完善教材体系;理论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的运用,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注重表现形式和手段多样性,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付宏 刘亚飞
2014年11月8日,以"十三五时期的民生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青年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这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湖北经济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出席并参加了讨论。现将主要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红平,王金营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不仅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导言 ,经济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对策的应用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沧萍 穆光宗
本文构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 ,认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是新的学术生长点 ,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方法论上 ,作者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譬如 ,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问题 ,人口的活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意识问题 ,以及小区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关键词: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系统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丽艳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了“生态人”价值判断标准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