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0)
2023(8559)
2022(7363)
2021(7070)
2020(6170)
2019(14519)
2018(14509)
2017(26603)
2016(15929)
2015(18235)
2014(18800)
2013(18104)
2012(17128)
2011(15786)
2010(16285)
2009(15155)
2008(15432)
2007(14272)
2006(12392)
2005(11349)
作者
(45604)
(38314)
(38147)
(36608)
(24393)
(18293)
(17743)
(14960)
(14685)
(13918)
(13054)
(12992)
(12167)
(12157)
(12144)
(12135)
(12106)
(11343)
(11285)
(11040)
(9723)
(9665)
(9478)
(8799)
(8713)
(8700)
(8679)
(8652)
(7799)
(7674)
学科
(56531)
经济(56470)
(37413)
管理(36412)
方法(29413)
(28053)
企业(28053)
数学(25963)
数学方法(25654)
中国(22362)
教育(20313)
(15951)
(15862)
(15594)
理论(13349)
(12000)
(11444)
银行(11412)
(11050)
保险(10956)
(10922)
贸易(10919)
(10792)
(10588)
业经(10550)
(10273)
金融(10269)
农业(10234)
地方(10158)
(9599)
机构
大学(232756)
学院(225288)
(83851)
经济(81730)
研究(80784)
管理(78550)
理学(66754)
理学院(65808)
管理学(64347)
管理学院(63882)
中国(58257)
(51294)
科学(49928)
(42200)
(41951)
(39721)
师范(39432)
(39117)
研究所(38534)
(36550)
中心(36412)
教育(35019)
北京(33440)
财经(33111)
业大(33102)
师范大学(32323)
农业(31066)
(29946)
(28399)
(28209)
基金
项目(142066)
科学(111670)
研究(107632)
基金(99754)
(86709)
国家(85873)
科学基金(71507)
社会(64616)
社会科(60735)
社会科学(60713)
教育(57538)
(55915)
基金项目(52071)
(50086)
编号(46523)
自然(45756)
自然科(44662)
自然科学(44643)
自然科学基金(43859)
资助(41676)
成果(41418)
课题(35041)
重点(33727)
(33677)
(30754)
教育部(29109)
(28843)
(28564)
(28381)
项目编号(27689)
期刊
(90362)
经济(90362)
研究(77147)
教育(54337)
中国(51733)
学报(36643)
(34396)
(32695)
科学(32481)
大学(28023)
管理(25267)
学学(24787)
(23160)
金融(23160)
农业(22873)
技术(21766)
财经(16448)
(14003)
经济研究(13766)
业经(13303)
职业(13057)
(12733)
问题(12078)
(11356)
理论(10873)
图书(10858)
(10609)
论坛(10609)
技术经济(10584)
统计(10525)
共检索到345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卜玉华   于金申  
未来教育在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未来理念取向塑造着人们对待未来教育的价值取向、行动方式与伦理姿态,并会带来不同的现实影响。从我国及国际范围看,人们的未来教育理念取向有多种类型,难免造成共识难以达成和行动难以一致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厘清不同类型的未来教育属于哪一类未来理念类型以及每类理念类型意味着什么。依据“人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感受水平”和“人们追求变化的行动水平”,可将未来教育的理念类型分为六类:预测型、规划型、场景型、素养型、批判型和涌现型。目前,前四类已经成为现实行动,后两类更多是思想主张。每种未来教育的理念类型各有其判断依据、行动方式、优势与风险。因此,需要对未来教育的理念类型进行分析,并建议未来教育应负责地持有如下伦理姿态:诚恳地对待“已知”与“未知”,学会“两条腿”走路;大胆探索,并警惕风险,清晰责任边界;把握好外部逻辑与内在逻辑的关系,尤其应以生命成长为逻辑原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晨东  黄巨臣  
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伦理风险关乎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风险社会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源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彰显于技术与人文的交汇与融合,最终经由人对教育和技术的理性反思而生成。具体而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存在以价值取向冲突为表征的伦理目标失衡、以人机界限模糊为表征的伦理主体失调、以道德责任推诿为表征的伦理规范失控和以技术工具主义宰制为表征的伦理行为失序等样态。立足于伦理风险的生成,基于共同利益整合不同目标、基于职能定位协调不同主体、基于诚信修养约束伦理规范、基于科学评价进行行为引导是规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现实选择,从而使数字化转型服务于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斌  张满  沈岩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复杂系统工程,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工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及其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价值,深入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实践发展及动因。进而通过调查揭示析了目前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永光  张艳梅  王晓锋  
基于价值和价值伦理理论,认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阶段存在注重住院服务数量而非医疗服务质量、以医院为中心而非各类卫生机构密切配合、激励机制不当等三方面的问题。我国下一步医改应努力同时实现三个价值目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服务体验和医疗卫生费用可负担。为实现上述三个价值目标,文章从提供"一体化服务"、转变医院功能定位、改变激励机制、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增强公众参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怀斌  刘剑虹  
"两山"理念深刻关切当代中国发展进程及其重大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义制高点。这一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主线,从面向社会整体的伦理建构、人的自由本质及其社会历史性体现、实践理性运用与美好生活的价值规定等方面作出了理论贡献。其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价值;美好生活之实践论价值;对"中心论"、"技术批判论"、"资本批判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主要生态理论形态的批判性价值。其实践维度体现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应注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保障作用,培育生态德性的文化自信力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宝龙  
文章以工程监理保险价格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工程监理保险实践当中的工程监理保险价格制定的方法和依据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指出了现行工程监理保险价格制定的不合理性及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建议保险公司对工程监理保险合同条款进行调整,同时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激励和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红星  
基于整合的个体道德问题决策模型,可以将高校会计伦理教育目标界定为提升道德敏感性、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强化道德动机、提高道德品质四个目标。前两个目标是会计伦理教育的重点,通过道德思维训练是可以直接预期的,而后两个目标则依赖于不同教育系统的交互作用来实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启军  苏勇  
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实践中,利益主体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出现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矩阵和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人们提供了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定性分析的输出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遂昆  郑珂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等会计舞弊行为丑闻频发,会计伦理失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舞弊是由相关主体所实施的集体舞弊行为,其产生的伦理根源:从个体伦理视角来看,在于会计人员面临会计伦理困境时存在伦理判断偏差和道德推脱倾向;从组织伦理视角而言,在于领导行为伦理欠缺,经营决策缺乏伦理考量和企业伦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深陷功利主义伦理氛围。防治会计舞弊不仅应关注会计人员个体的伦理道德修养,也必须重视组织伦理和领导行为伦理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生全  
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对课程改革的发起、推进和评价均具有重要影响。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一般包括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和混合型合理性几种类型,分别代表了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的规范、课程改革的条件和课程改革的手段诸要素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处理方式,因此,具有同等理论价值。此次课程改革由于在目标和理念上追求价值合理性,在条件和手段上却忽视了工具合理性,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又过分寻求工具合理性,结果造成不同合理性取向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和不匹配,最终导致课程文本在现实教育环境中遭遇无情挑战。应树立正确的课程批评观,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基础,在总结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运用后设伦理学对教育政策伦理进行分析发现,教育政策伦理在其含义理解、规范内容、与道德规范的关系、伦理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取向上在教育政策改革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上述教育政策伦理局限性几方面的分析,是按照先明确教育政策伦理是什么,再分析教育政策伦理的作用是什么,进而追问这种作用产生的原因这样的一种逻辑而展开的。研究教育政策伦理的局限性可以使人们在研究和运用教育政策伦理时,准确全面地把握教育政策伦理,全面发挥教育政策的作用,克服教育政策伦理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政策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显飞  
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包括基因工程)—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协同组合形成的"NBIC汇聚技术"时代的到来,人类增强自身的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出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uman Enhancement Technology,HET)。塔玛拉·加西亚(Tamara Garcia)与罗纳德·桑德勒(Ronald Sandler)(2008)把这类技术界定为"提高或增强人类的认知、生理、心理等的能
关键词: 伦理风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王旦  梁炜怡  柳晨晨  
智能时代ChatGPT强势崛起,生成式人工智能惊艳大众,引领人工智能走向场景落地,为教育领域变革带来巨大机遇。ChatGPT为教育创造有益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风险。本文阐述了ChatGPT的发展脉络和内涵特征,揭示ChatGPT教育应用存在的伦理风险,包括:数据隐私的泄露与滥用、机器算法的歧视与偏见、师生关系的弱化与破坏、学术公平的失信与失衡。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从道德伦理角度剖析“教育-ChatGPT”之间的最优关系,提出ChatGPT教育应用伦理困境的规避建议:唤醒大众意识与保护数据隐私,警惕惯性认知与防范算法偏见,把握任务重心与调节师生关系,规训道德行为与重塑学术公平,以此增强“教育-ChatGPT”的应用价值利益,共建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理性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传统观点将高等教育视为公共物品,把高等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来办,现行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正是这种定性,导致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高等教育财政困难。笔者认为,对高等教育性质的认识是理解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而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彦尊  
信息伦理概念的核心要素是"伦理"。信息伦理起源于米歇尔.福柯所分析的希腊语概念"自由演说"或言论自由。基于对信息伦理定义的考察,可以归纳出,信息伦理是信息制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行为规范,信息伦理与计算机伦理等新伦理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些新伦理均可以统一于"信息伦理"这一概念之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