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2)
- 2023(9377)
- 2022(8046)
- 2021(7197)
- 2020(6343)
- 2019(14746)
- 2018(14455)
- 2017(27925)
- 2016(15315)
- 2015(17641)
- 2014(17928)
- 2013(18144)
- 2012(17579)
- 2011(16450)
- 2010(16761)
- 2009(15942)
- 2008(15682)
- 2007(14315)
- 2006(12845)
- 2005(11823)
- 学科
- 济(85985)
- 经济(85903)
- 管理(41004)
- 业(37450)
- 方法(32942)
- 企(29441)
- 企业(29441)
- 数学(29273)
- 数学方法(29042)
- 地方(19961)
- 中国(18661)
- 学(18502)
- 农(18088)
- 财(16308)
- 业经(14936)
- 地方经济(13409)
- 制(13356)
- 贸(12740)
- 贸易(12735)
- 易(12252)
- 农业(12151)
- 融(11655)
- 金融(11653)
- 和(11092)
- 银(10798)
- 银行(10756)
- 环境(10669)
- 行(10283)
- 体(9675)
- 理论(9493)
- 机构
- 大学(242951)
- 学院(238434)
- 济(107918)
- 经济(105731)
- 研究(90867)
- 管理(85212)
- 理学(72436)
- 理学院(71471)
- 管理学(70169)
- 管理学院(69717)
- 中国(67447)
- 科学(56221)
- 京(52476)
- 所(49093)
- 财(47189)
- 农(46717)
- 研究所(44516)
- 中心(39922)
- 江(37576)
- 业大(37510)
- 农业(37210)
- 财经(37161)
- 经济学(34534)
- 北京(33764)
- 经(33542)
- 范(31766)
- 院(31643)
- 师范(31381)
- 经济学院(30884)
- 州(28995)
- 基金
- 项目(150309)
- 科学(116495)
- 基金(108625)
- 研究(105488)
- 家(96325)
- 国家(95536)
- 科学基金(79187)
- 社会(67084)
- 社会科(63419)
- 社会科学(63397)
- 省(58079)
- 基金项目(56672)
- 自然(51408)
- 自然科(50177)
- 自然科学(50153)
- 划(49958)
- 自然科学基金(49269)
- 教育(48461)
- 资助(45866)
- 编号(41289)
- 成果(35035)
- 重点(34765)
- 发(33953)
- 部(33812)
- 创(30273)
- 课题(29773)
- 科研(29158)
- 计划(28598)
- 创新(28467)
- 教育部(28409)
- 期刊
- 济(126572)
- 经济(126572)
- 研究(75732)
- 中国(48039)
- 学报(42449)
- 农(42246)
- 科学(37237)
- 财(36889)
- 管理(31701)
- 大学(31264)
- 学学(29401)
- 农业(28122)
- 融(23181)
- 金融(23181)
- 教育(22828)
- 经济研究(21337)
- 技术(19936)
- 财经(19721)
- 业经(17528)
- 经(17105)
- 问题(16488)
- 业(15394)
- 技术经济(13764)
- 贸(13526)
- 世界(13150)
- 国际(12483)
- 统计(12469)
- 版(11640)
- 商业(11076)
- 理论(11066)
共检索到371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秀清
战后初期,美国在日本先后设立了“救济基金”和“复兴基金”,对这两种基金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是中国的日本史、日本经济史学界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探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经研究认为,“美国占领地区救济基金”的设立旨在控制日本的对外贸易;“美国占领地区复兴基金”的设立旨在直接控制日本经济和左右日本政治。这两种基金最终都成了日本的“债务”,它实质上是美国的一种变相资本输出。
关键词:
战后初期 救济基金 复兴基金 作用 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联合
冷战结束后 ,由于内因与外因的交相作用 ,美国外交决策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统外交权力相对削弱 ,国会外交影响显著扩大。尽管这一变化并未根本改变总统主导外交政策的局面 ,但国会的积极介入还是对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总统 国会 外交 “复兴” “私有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成宏
日本投降后,美国进驻韩国并直接催生了战后韩国政治体制,李承晚并没有让新独立的韩国建立起有效的政治、经济秩序。相反,却重新启用了日本占领时期的旧官员,以之打压左派进步人士,并把李氏王朝时期的旧官僚体制与作用重新恢复。由美国移植到韩国土壤中的民主制度很快就走上了畸形发展之路,这种由美国培植的政治体制深刻影响了韩国后来的政治制度,为韩国军人长期干政埋下了伏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继朝
新世纪初期(1),在中国大陆迅速崛起,美国整体实力衰弱,日台政局变动的复杂背景下,日本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安全互动态势逐渐走向明晰化,日台安全关系呈现出新的重要变化。对于新世纪初期日台安全关系的转变,作为日台安全保障的主导者,同时也作为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外部作用力量,美国无疑在其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新世纪初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为了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所谓核心安全利益,美国对日台安全关系施行了一种"双重规制"策略,集中体现为美国对待"美日台安全同盟"的微妙态度。一方面,面对中国在亚洲迅速崛起的态势,美
关键词:
美国 双重规制 离岸平衡 日台安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继朝
新世纪初期(1),在中国大陆迅速崛起,美国整体实力衰弱,日台政局变动的复杂背景下,日本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安全互动态势逐渐走向明晰化,日台安全关系呈现出新的重要变化。对于新世纪初期日台安全关系的转变,作为日台安全保障的主导者,同时也作为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外部作用力量,美国无疑在其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新世纪初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为了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所谓核心安全利益,美国对日台安全关系施行了一种"双重规制"策略,集中体现为美国对待"美日台安全同盟"的微妙态度。一方面,面对中国在亚洲迅速崛起的态势,美国一定程度上支持"美日台安全同盟",促使日本与台湾强化相互安全关系来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另一方面,为了顾及中美关系发展大局,美国又对"美日台安全同盟"持一种"谨慎"态度,保持对日台安全关系发展的一定限制,尽量不让日台在军事安全方面过于亲近,以免刺激中国大陆,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均衡态势。
关键词:
美国 双重规制 离岸平衡 日台安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在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思想史上,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是从本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的。说到政府干预,总是首先要与一个事件和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或“大危机”,以及由此而造就的两位“改革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大萧条”是资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志宏
"二战"后,美国城市发展从原来的传统城市化,转入大规模的人口郊区化,郊区"卧城"大量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发展时期,产生了"边缘城市"与"无边缘城市"等城市空间新类型,同时也面临资源、居住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美国 边缘城市 无边缘城市 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嘉禔
1976年7月,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对正在庆祝建国二百周年的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陪同施密特总理访美并经常伴随其左右的高级官员中有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海因茨一奥斯本·费特尔。17年后,在他的《行动起来,为了德国走出困境》一书中,昔日的联邦德国总理依旧将首任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汉斯·伯科勒称为战后西德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战后联邦德国的国家事务中,工会的地位和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一飞
日本经济经历了二战后的经济腾飞和20世纪末的衰落。政府干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但一直困扰着学者们的是政府政策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新世纪,如何定位并发挥产业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的作用,仍是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日本 政府政策 经济萧条 经济学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权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有利于实现多元化经营、拓展生存空间、间接扩大收入来源、提高赢利能力、实现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等,但同时也要注意投资风险和操作风险,严格执行基金销售的适用性原则,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理念,适当分散投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邓兵
本文从国际体系及国家两个层次 ,对决定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诸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还较为弱小 ,不足以在全球甚或地区性问题上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 ;但是 ,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不容忽视 ,加之中美两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基本点上客观存在的根本差异 ,造成了美中之间的深刻对抗 ,进而决定了美国对华战略虽势必会随情势的变化而在协调矛盾的过程中有相应调整 ,但其“接触加遏制”的基本战略取向将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爱玲
环境污染损害事件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受害人的补偿。从兼顾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来看,我国应建立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制度。企业互助基金是由危险相近的企业或同行业的潜在污染企业通过缴纳基金份额形成风险基金,当其中某一企业因环境侵权而被索赔时,先由该基金支付赔偿,其后再对被索赔的企业追偿,体现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当加害人难以确定或加害人破产或者被撤销主体资格,而受害人又急需救助等特殊情形时,应通过政府救助基金对受害人予以及时有效的补偿。政府救助基金由政府主导建立,是政府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体现,可以对企业互助基金难以适用的部分环境损害予以一定补充赔偿。因此,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有机地构...
关键词:
社会化救济 企业互助基金 政府救助基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淑君
冷战以后,美国政府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美国的区域经济战略重心由西欧向业太转移,将亚太地区作为冷战后谋求海外经贸利益的主战场。我国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应充分利用冷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顺应经济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潮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努力发展同亚太各国(包括美国)的经贸关系,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丽云
目前社会保险基金规模已经超过社会保障基金总额的2倍以上,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情况却非常不理想,甚至有贬值的危险,这给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本文从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以及制度设计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力求找到制约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的真正原因,为《社会保险法》的制定提供支持。
关键词:
安全 收益 机构 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兵
在满足外汇储备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将一部分外汇储备剥离出来,成立主权财富基金以提高外汇投资收益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本文介绍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情况,驳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威胁论",并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运作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应该从心理上做好接纳中国作为投资者实质性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