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7)
- 2023(7718)
- 2022(6780)
- 2021(6561)
- 2020(5722)
- 2019(13573)
- 2018(13795)
- 2017(26041)
- 2016(15446)
- 2015(17862)
- 2014(18388)
- 2013(17753)
- 2012(17005)
- 2011(15675)
- 2010(16178)
- 2009(15044)
- 2008(15118)
- 2007(13958)
- 2006(12389)
- 2005(11323)
- 学科
- 济(57691)
- 经济(57641)
- 管理(34199)
- 业(32702)
- 方法(28502)
- 数学(25938)
- 数学方法(25698)
- 企(23809)
- 企业(23809)
- 中国(22747)
- 教育(20027)
- 农(16978)
- 财(14527)
- 学(14261)
- 贸(12285)
- 贸易(12279)
- 制(12026)
- 易(11910)
- 地方(11200)
- 理论(11115)
- 农业(10675)
- 银(10197)
- 银行(10174)
- 业经(10162)
- 行(9740)
- 融(8923)
- 金融(8921)
- 和(8720)
- 发(8614)
- 技术(8165)
- 机构
- 大学(227230)
- 学院(221313)
- 济(85882)
- 经济(83710)
- 研究(79637)
- 管理(75665)
- 理学(64460)
- 理学院(63535)
- 管理学(62232)
- 管理学院(61794)
- 中国(55081)
- 京(50502)
- 科学(48406)
- 财(41508)
- 所(41455)
- 范(39492)
- 师范(39239)
- 研究所(37527)
- 农(36443)
- 中心(35141)
- 江(34908)
- 教育(34064)
- 北京(33213)
- 财经(32835)
- 师范大学(32160)
- 业大(31457)
- 经(29559)
- 农业(29006)
- 院(28154)
- 州(27724)
- 基金
- 项目(135471)
- 科学(106204)
- 研究(104148)
- 基金(94063)
- 家(81151)
- 国家(80395)
- 科学基金(66553)
- 社会(62337)
- 社会科(58805)
- 社会科学(58786)
- 教育(55477)
- 省(53899)
- 基金项目(49865)
- 划(47751)
- 编号(45901)
- 自然(41575)
- 自然科(40497)
- 自然科学(40482)
- 成果(40373)
- 自然科学基金(39724)
- 资助(38895)
- 课题(34358)
- 重点(32172)
- 部(32152)
- 发(30597)
- 年(27960)
- 教育部(27603)
- 创(27397)
- 性(27165)
- 项目编号(26967)
共检索到339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颖慧 薛澜
我国高等教育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第一 ,从全国范围来看 ,高等教育并不存在东、西部分布的严重不均衡。第二 ,从全国各个行政区划角度分析 ,各个区内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则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我国高等教育分布的调整工作 ,重点应该放在尚无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十分薄弱的中小城市及县级市。对于中西部的高等教育投资则要集中在改善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创造更适合各类人才施展身手的外部环境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空间分布 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迎春 张红路
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不仅综合地反映出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成果,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但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财政投入 高等教育 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康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包容度的一个核心指标。高等教育要从促进社会包容的角度去把握人才培养和学术服务的社会责任,促进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阐述社会包容思想及其理论基础,介绍美国、澳大利亚政府与高等教育机构共同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主要举措,剖析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包容性增长"所面临的挑战,论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包容之道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包容 包容性增长 社会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劳昕 薛澜
本研究从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高等教育规模(高校在校生数)入手,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呈多中心分布结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资源集中程度较高;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与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且近年来西南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较快,使得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呈均衡化发展态势;由东北往西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在省内及区域间的公平配置,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区域公平 空间分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分省数据,采用高校数、学生数、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生均经费等五种指标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GIS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基尼系数测算及分解结果表明,以总量指标衡量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距要远远高于相对指标衡量的地区差距;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3)极化测度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极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空间分布 非均衡 极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卫东 姜巍 刘展宏 周保华
基于引力模型、复杂网络模型和区位熵分析,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省际间的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高等教育吸引力差别巨大,60%以上省份的高等教育引力低于各省平均引力水平,传统的教育大省如北京、江苏、山东、上海仍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最具引力的区域。省际间高等教育强引力主要出现在全国性的高等教育中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地域接近和引力规模接近的省份之间则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平衡。高等教育引力网络中有效连接较少,主要集中在少数省份,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引力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联系更为紧密。西部省份网络联系稀疏,多为点对点的联系。从专任教师区位熵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和陕西专门化优势明显,而作为高等教育大省的江苏和山东在高等教育分工体系中的区位熵仅为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空间联系 引力模型 复杂网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云鹏
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准确特点是差序格局,而非阶梯分布或中部凹陷。阶梯分布或中部凹陷的不足源于其判断标准。差序格局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是教育功能的变化、国家政治的干预和地方文化的推动。
关键词:
资源 差序格局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燕燕 王孙禺 王敏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强的发展路径依赖。从其发展历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其中,政府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的关键主导因素,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国家体制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五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亚伟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空间分布图和全局Moran指数,直观地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和空间正相关特征,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阶梯层次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创新水平普遍较高,而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普遍一般,西部地区创新水平则较为低下,并且这一空间相关程度整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Moran指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红霞 杨应德
采用空间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民办高等教育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集聚特征,属性值高的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形成高值集聚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产值呈低值分布,形成低值集聚区;同时,一些省份经济欠发达,但教育发展水平较好,这与当地政府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有关。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空间统计 空间分布 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侯龙龙 薛澜
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首位规模、首位比和分布系数等一系列指标对我国1997年和2002年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和城市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我们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在行政区内的分布状况仍基本保持原有的不均衡状态。表现在2002年与1997相比,各行政区内首位规模急剧扩大,同时,首位比超过0.5的城市数量增加;从分布系数的指标来看,各行政区内相对于人口分布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高等教育各行政区内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比较均衡。除了个别省份外,从1997年...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空间布局 行政区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李晓波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分流进入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区域的高校的比例构成与纵横联接方式。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分流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流层次、类型、形式与地域结构 ,主要问题是在流层结构、流向结构、流型结构、流域结构等四个方面表现出分流结构失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实行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近年来,政府拨款总量快速上涨,但其在高等学校总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却不断下降。今后增加经费的重点是除学费外的其他社会投入。研究型大学要努力增加科研收入、地方高校要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努力使捐赠成为大学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继续发挥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作用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模式,加强对中央财政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积极推动省级财政按有关生均标准对地方高校进行拨款;在有效调整高等学校自身吸引社会投入的政策方面,高校要树立成本意识,同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拨款 社会投入 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诚
文章认为 ,在新旧世纪之交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 ,国民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以及教育事业本身亟待走向良性循环等新的形势和要求 ,给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因而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占得先机 ,赢得主动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佳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