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5)
- 2023(8522)
- 2022(7397)
- 2021(6753)
- 2020(6003)
- 2019(13960)
- 2018(14033)
- 2017(28270)
- 2016(15292)
- 2015(17779)
- 2014(18077)
- 2013(18400)
- 2012(17735)
- 2011(16561)
- 2010(16891)
- 2009(16382)
- 2008(16163)
- 2007(14849)
- 2006(13454)
- 2005(12407)
- 学科
- 济(89297)
- 经济(89228)
- 管理(40822)
- 业(37993)
- 方法(35185)
- 数学(31832)
- 数学方法(31644)
- 企(28769)
- 企业(28769)
- 中国(22099)
- 地方(19509)
- 农(19344)
- 财(17157)
- 学(15956)
- 制(15147)
- 业经(14914)
- 贸(14557)
- 贸易(14550)
- 易(14078)
- 地方经济(13292)
- 银(12887)
- 银行(12853)
- 农业(12409)
- 行(12368)
- 融(12287)
- 金融(12285)
- 和(11200)
- 环境(10878)
- 体(10428)
- 务(9356)
- 机构
- 大学(242044)
- 学院(240461)
- 济(113874)
- 经济(111648)
- 管理(87959)
- 研究(85577)
- 理学(74517)
- 理学院(73678)
- 管理学(72572)
- 管理学院(72120)
- 中国(66301)
- 财(51964)
- 京(50812)
- 科学(49736)
- 所(44902)
- 财经(41113)
- 研究所(40297)
- 农(39503)
- 中心(38054)
- 经济学(37188)
- 经(36998)
- 江(36756)
- 经济学院(33447)
- 业大(33300)
- 北京(32822)
- 农业(31297)
- 范(30151)
- 财经大学(30143)
- 师范(29893)
- 院(29430)
- 基金
- 项目(143956)
- 科学(111774)
- 研究(105525)
- 基金(103771)
- 家(89518)
- 国家(88806)
- 科学基金(74287)
- 社会(67869)
- 社会科(64324)
- 社会科学(64303)
- 省(55448)
- 基金项目(54361)
- 教育(47873)
- 划(46524)
- 自然(45631)
- 自然科(44469)
- 自然科学(44452)
- 资助(43990)
- 自然科学基金(43646)
- 编号(43131)
- 成果(36209)
- 部(32955)
- 发(32567)
- 重点(32508)
- 课题(29604)
- 创(28688)
- 教育部(28172)
- 国家社会(28093)
- 科研(27446)
- 人文(27294)
- 期刊
- 济(133394)
- 经济(133394)
- 研究(77467)
- 中国(44660)
- 财(39463)
- 农(35853)
- 学报(35498)
- 科学(32166)
- 管理(32055)
- 大学(26454)
- 融(25562)
- 金融(25562)
- 学学(25084)
- 农业(23640)
- 经济研究(22791)
- 财经(21771)
- 技术(20577)
- 业经(19594)
- 教育(18921)
- 经(18834)
- 问题(18304)
- 贸(15173)
- 技术经济(14454)
- 统计(13785)
- 理论(13030)
- 国际(12795)
- 商业(12661)
- 业(12048)
- 策(11577)
- 世界(11559)
共检索到37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桑百川
试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桑百川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部分地抵销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意义。对付经济的周期波动,不仅是过去,也是现今与未来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弄清产生经济周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虽然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其根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浩
文章以我国改革以来东西部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比较为例,得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空间差异是:1995年是改革之后东西部经济波动的一个转折点,在1978~1995年期间东部的波幅大于西部的波幅,而1996~2004年期间则刚好相反。造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空间差异的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出口、产业结构等。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空间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正负(古典)型变成了增长型。本文的分析虽然要提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周期,但重点是针对1978年以后的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爽
文章以第三产业为参照,从二阶导数和非对称性等角度对第二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大、对政策敏感以及增长方式粗放等原因,其比例的增大会加剧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GDP有着杠杆冲击效应;而通过对第三产业波动的分析发现,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以及就业容纳效应强等原因,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大对经济波动有着缓和作用。因此要优化我国第二产业的结构,提高工业增长效率,并大力推进我国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和"软扩张"。
关键词:
产业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延军
在利用H-P滤波法分离经济变量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的基础上,运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研究了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等需求因素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且为正;投资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且为负;净出口的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总体波动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玉春 王雅婷 万里虹
通过对比我国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图发现,保险周期并不是严格顺经济周期持续,而是在总体上顺周期特征下,保持保险业市场波动的自身特点,其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我国保险市场波动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保险业自身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此外,寿险与产险两大市场的波动性受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一致,保险监管部门应始终监测并充分考虑分险种市场的不同波动特征,以提高逆周期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保险周期 经济周期 波动形态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杰 王立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走势看好,但在短期内呈现周期性波动。必须把握这种波动性从而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按照实际产出的构成成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净出口),使用方差分解法。从全期样本和滚动样本两方面探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减弱的成因,并针对可能扩大经济周期波动的潜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波动性减弱 成因 方差分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结构失衡和调整的影响。本文在科学界定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这一典型事实后,基于波动周期阶段分别对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失衡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由此,本文提出了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实现我国产业优化调整和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失衡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坤 陆尚瑜
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从已经经历的十轮经济周期看,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变迁、低效的政府投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助于熨平我国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制度变迁 政府投资 经济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颖 唐晓彬 武一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琦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文洁 陈磊 徐聿枫
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际GDP增长率视为经济周期波动,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测算我国2005—2023年31个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分析其时变特征,借助时变一致度指数和FMM聚类,从周期阶段视角深入探究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变动原因,并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期内,我国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其中,2011年2季度至2019年4季度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经历了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稳定的阶段性下滑;2020年后,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快速提升,并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在多个时间段,存在与其他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有较大差异的关键省份。产业结构异质性可能是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二,在同步性下降阶段,各省份周期阶段的时间错位程度有所增加,但形态特征差异才是下滑的主要因素。以各省份平均周期阶段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除湖北因新冠疫情影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外,剩余省份被划分为短周期低波动和长周期高波动两类。前者所含省份普遍有相对更强的经济韧性或更多元的产业布局,后者所含省份通常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影响较大或产业结构布局相对单一。属于同一类别的省份并无显著的地域特征。第三,实证研究表明,地理距离的拉近并不能显著提升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放松地域限制后,属于同一周期阶段形态特征类别的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更高。经济规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相似度、物价水平差异、财政政策差异和对外贸易差异均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产生影响。但在同步性的上升、下降和稳定阶段,具有显著影响的宏观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提升在任何阶段均会显著提高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基于此,应坚持推动各省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区域内周期差异化省份的协调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金融加速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姜诗章 高铁梅
从1991年进入回升期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现在已经越过1993年的峰顶,开始缓慢地向本轮波动的谷底回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次经济周期,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预计将在今年达到谷底。1.在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经济仍然蕴含着强劲发展势头,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仍将处在高位上,形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首次高位谷底。我们利用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199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1996年的预测结果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2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200亿元,比上年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