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5)
- 2023(10401)
- 2022(8914)
- 2021(8180)
- 2020(7170)
- 2019(16406)
- 2018(16369)
- 2017(32315)
- 2016(17669)
- 2015(20045)
- 2014(20035)
- 2013(19955)
- 2012(18683)
- 2011(17019)
- 2010(17156)
- 2009(16255)
- 2008(16288)
- 2007(14944)
- 2006(13072)
- 2005(11758)
- 学科
- 济(74427)
- 经济(74346)
- 业(47739)
- 管理(47356)
- 方法(36899)
- 企(35496)
- 企业(35496)
- 数学(32919)
- 数学方法(32706)
- 贸(24602)
- 贸易(24593)
- 易(23929)
- 中国(22274)
- 农(22036)
- 财(19198)
- 学(14782)
- 制(14751)
- 业经(14455)
- 农业(14452)
- 地方(12872)
- 银(12712)
- 银行(12654)
- 行(12070)
- 务(11470)
- 财务(11453)
- 融(11451)
- 金融(11449)
- 财务管理(11421)
- 企业财务(10683)
- 出(10682)
- 机构
- 大学(267799)
- 学院(266181)
- 济(115809)
- 经济(113679)
- 管理(98739)
- 研究(90996)
- 理学(85582)
- 理学院(84606)
- 管理学(83285)
- 管理学院(82799)
- 中国(68006)
- 科学(56521)
- 京(55510)
- 农(52549)
- 财(52272)
- 所(47921)
- 业大(43810)
- 研究所(43692)
- 财经(42444)
- 农业(42358)
- 中心(40960)
- 江(38750)
- 经(38506)
- 经济学(36840)
- 北京(34780)
- 经济学院(33865)
- 范(32567)
- 师范(32110)
- 院(32008)
- 财经大学(31412)
- 基金
- 项目(174485)
- 科学(135084)
- 基金(126844)
- 研究(121790)
- 家(112774)
- 国家(111851)
- 科学基金(93197)
- 社会(78091)
- 社会科(74105)
- 社会科学(74079)
- 省(67668)
- 基金项目(67609)
- 自然(60959)
- 自然科(59537)
- 自然科学(59511)
- 自然科学基金(58470)
- 划(57946)
- 教育(55674)
- 资助(51978)
- 编号(48615)
- 重点(39695)
- 部(39242)
- 成果(39113)
- 发(37649)
- 创(36148)
- 科研(34537)
- 创新(33873)
- 计划(33534)
- 教育部(33090)
- 课题(32996)
- 期刊
- 济(120572)
- 经济(120572)
- 研究(74689)
- 学报(47985)
- 农(46633)
- 中国(46219)
- 科学(40700)
- 财(38676)
- 大学(34810)
- 学学(33318)
- 管理(32753)
- 农业(31249)
- 融(24097)
- 金融(24097)
- 经济研究(21114)
- 财经(21017)
- 教育(20816)
- 业经(20279)
- 贸(19763)
- 技术(19756)
- 问题(18401)
- 经(18021)
- 国际(17145)
- 业(16541)
- 商业(14306)
- 技术经济(13398)
- 版(13260)
- 理论(13024)
- 统计(12570)
- 业大(11747)
共检索到384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伟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和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了国际贸易学术界极少涉及的我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的特殊关系,以期给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霓裳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燕飞 蒲勇健
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在劳动就业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中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联动;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可持续发挥需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劳动就业 城乡劳动力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金晓祺 项松林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产出约束、资本约束的视角下,分别对全部行业样本、资本密集型行业样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样本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重要因素,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但是,对外贸易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影响不同,出口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进口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因此,增加出口特别是增加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对稳定国内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坤望 冯冰
考虑到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在影响机制上的差异性,本文重点探讨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增加在我国工业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中所起的作用并区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控制了劳动收入占比与贸易的联立关系之后,本文发现进口贸易的作用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则表现出弱负向作用。此外,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也是我国工业部门劳动要素分配地位弱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我国深受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每年要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物种进入我国的通道主要是对外贸易。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保护生物安全的关系,并在对外贸易领域极积采取措施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保护我国的生物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磊 张媛
文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06年期间29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对外出口对不包括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劳动分配比例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对外出口和对外进口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和就业效应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的估计结果与不包含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估计结果类似,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对劳动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对外贸易对所有29个省级单位劳动分配比例的总效应为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辉
通过对我国工业制品对外贸易的定量分析,本文发现我国主要专业化于低污染型产品的生产,在污染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净进口型贸易,因此我国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污染产业转移 贸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凯 朱启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经济增长率连年保持在10%左右,这其中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对外贸易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GD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邱瑞
文章应用VAR理论、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78~2007年30年间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和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而且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与第二产业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尤为明显。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VAR模型 协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树文 孙彦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研究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黄媛媛
美国外贸法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等措施全方位保护工人及其所在的企业、产业,明确规定国会、总统、商务部、国际贸易法院等国家机构保护劳动就业权的作为义务,同时授予劳工组织等主体享有保护工人劳动就业权的权利。我国外贸法应当将保护外贸关联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作为首要立法宗旨之一,明确各机关保护职工劳动就业权的积极作为义务和责任,防止外国政府滥用贸易政策法律和各种新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刘士彬
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机电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机电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进口和出口贸易都对机电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系数小于进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显著性大于进口贸易;从短期来看,出口和进口贸易对机电产业短期就业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从动态影响来看,机电产业的出口冲击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最显著,进口冲击对就业的影响一直不明显;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高,进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小。
关键词:
中国 机电产业 进口 出口 就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同锐 周申
后危机时代,出于国内政经团体的利益诉求与制造业"再回归"政策,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倾加剧,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出口减少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动荡,对中国劳动就业造成影响。文章试图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分析美国贸易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产生的影响,认为短期内,贸易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不再明显,贸易保护反而对美国自身不利,文章据此提出了应对特朗普新政府贸易保护的相关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同锐 周申
后危机时代,出于国内政经团体的利益诉求与制造业"再回归"政策,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倾加剧,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出口减少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动荡,对中国劳动就业造成影响。文章试图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分析美国贸易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产生的影响,认为短期内,贸易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不再明显,贸易保护反而对美国自身不利,文章据此提出了应对特朗普新政府贸易保护的相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