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0)
- 2023(6335)
- 2022(5749)
- 2021(5308)
- 2020(4919)
- 2019(11730)
- 2018(11950)
- 2017(24575)
- 2016(13585)
- 2015(15845)
- 2014(16102)
- 2013(16353)
- 2012(15766)
- 2011(14390)
- 2010(14765)
- 2009(14178)
- 2008(14207)
- 2007(13103)
- 2006(11541)
- 2005(10597)
- 学科
- 济(59405)
- 经济(59347)
- 业(36166)
- 管理(34724)
- 方法(29604)
- 数学(26434)
- 数学方法(26250)
- 企(25987)
- 企业(25987)
- 中国(18501)
- 农(17975)
- 财(15546)
- 贸(14626)
- 贸易(14622)
- 易(14285)
- 制(12887)
- 农业(11878)
- 银(11361)
- 银行(11333)
- 学(11119)
- 融(10898)
- 金融(10894)
- 行(10858)
- 业经(10672)
- 地方(10429)
- 和(9226)
- 务(8247)
- 财务(8230)
- 财务管理(8201)
- 出(7918)
- 机构
- 大学(208068)
- 学院(205615)
- 济(90892)
- 经济(89050)
- 管理(76927)
- 研究(70441)
- 理学(65409)
- 理学院(64693)
- 管理学(63765)
- 管理学院(63379)
- 中国(55087)
- 京(44203)
- 财(43520)
- 科学(40998)
- 所(36924)
- 农(34785)
- 财经(34389)
- 研究所(33169)
- 中心(31965)
- 经(31013)
- 江(30687)
- 业大(29347)
- 经济学(29044)
- 北京(28619)
- 农业(27686)
- 经济学院(26573)
- 范(26334)
- 师范(26099)
- 财经大学(25312)
- 州(24573)
- 基金
- 项目(124772)
- 科学(96524)
- 研究(92589)
- 基金(89464)
- 家(76995)
- 国家(76371)
- 科学基金(63597)
- 社会(57921)
- 社会科(54891)
- 社会科学(54871)
- 省(47623)
- 基金项目(47349)
- 教育(42871)
- 划(40819)
- 自然(39438)
- 编号(39242)
- 自然科(38423)
- 自然科学(38408)
- 资助(37785)
- 自然科学基金(37700)
- 成果(33374)
- 部(29115)
- 重点(28115)
- 发(27401)
- 课题(26459)
- 创(25055)
- 教育部(24857)
- 性(24112)
- 科研(24047)
- 人文(24010)
- 期刊
- 济(100487)
- 经济(100487)
- 研究(63245)
- 中国(38171)
- 财(32494)
- 农(31399)
- 学报(30427)
- 科学(27597)
- 管理(25998)
- 大学(22733)
- 融(21932)
- 金融(21932)
- 学学(21312)
- 农业(20957)
- 教育(19118)
- 财经(17271)
- 技术(16872)
- 经济研究(16591)
- 业经(16142)
- 问题(14900)
- 经(14850)
- 贸(14263)
- 国际(13354)
- 理论(11434)
- 业(10986)
- 技术经济(10925)
- 商业(10817)
- 统计(10434)
- 实践(10273)
- 践(10273)
共检索到31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江景
劳动力的国际间流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充分利用,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掣动力。对于我国这么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傅江景
一、我国劳动力向国际转移的动因 1.国际间比较利益的巨大差异是驱动劳动力向国际转移的最原始动因。 资源的最优配置规律表明:资源总是从效率低的区位向资源配置效率高的区位转移。劳动力作为生产资源的一种也是从低价产业或地区流向高价产业或地区。从理论上讲,在充分竞争的国际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出入境自由、无垄断),只要劳动力流向境外的劳动收益(设为G)同在国内的劳动收益(设为g)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大于由转移劳动力所引发的成本W(如交通费、手续费、安置费、收集信息等)即G>g+W时,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就会涓涓不息。只有在劳动力转移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转移才会达到均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江景
作者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国际转移的动因、形式和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我国劳动力转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即克服小农经济意识,封闭、保守、安于平稳的观点;把人才视为私有财产的狭隘思想,制订适应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移民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江景
试论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傅江景劳动力的国际间流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充分利用,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掣动力。对于我国这么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来讲,科学地分析其转移动因、方式和特点并针对转移过程存在的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江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我国劳动力在国际流动中存在的渠道窄、规模小、层次低和转移可逆性以及缺乏有效管理等特点和问题,我国应在加快人才的国际流动、推动和加大合法移民的力度和规模以及进一步开拓国际劳务合作等方面做出努力,才能有效地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
WTO 劳动力 国际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农民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使农民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的积蓄,也为传播先进的城市文明和先进文化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渠道。文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社会经济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阻碍"三农"问题的解决、给城市就业带来更大压力、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等。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不利的影响就不能真正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不能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消极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红忠
农民工政策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政府放松其农民工政策,将促进城市化进程,但城市政府必须支付庞大的显性成本,而能够降低城市政府显性成本的农民工政策有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即造成城市化滞后,加剧城乡和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农民工 显性成本 机会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颖
文章基于制度需求—供给模型,用外生制度因素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演进过程,提出劳动力要素的产权界定是自由转移的前提,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在公平的市场中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供给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度。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制度均衡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诗华
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的关键。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劳动力价格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制度创新等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赋
本文的立论基于如下判断:(1)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两大最重要的变化。前者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形式,后者是农村产业结构演进的核心内容。(2)经济体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过是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因此,只有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雅楠
国际劳动力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受到各国针对外国劳动力流动政策壁垒影响,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受到限制。文章利用收益函数和间接贸易效用函数,探讨外国劳动力流入的工资、数量和技术转移问题与东道国外国劳动力流动壁垒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上证明国际劳动力流动壁垒的形成机理,从而说明各国在设计外国劳动力政策时,主要以此三方面为主要考核因素,保护东道国居民福利。
关键词:
工资 技术转移 国际劳动力流动壁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良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实现人口最终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人口彻底转移现象却十分缓慢,分析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特点,对于实现人口城镇化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